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荷”相关结果1765

      来源:Material Views2018-04-20

      该团队通过电化学阻抗分析法观察到活化后的co3+的电荷转移电阻(rct)明显地小于未活化的co3+,这个结果可再一次证明电催化产氧反应的效能被大幅的提升。

      来源:新能源前线2018-04-18

      这种致密的膜对于储能装置中的电解质渗透和快速电荷转移动力学也不够理想。因此,开发出用于可折叠储能装置的完全可折叠石墨烯电极依然存在一定的挑战性。

      来源:能源学人2018-04-16

      近日,北京大学郭少军研究员及博士后张业龙将缺陷化学与锂硫电池有机结合,首次在锂硫电池体系中巧妙地引入正电荷硫空位这一概念,首次合成了富1t相mos2及富正电荷硫空位的mxene/1t-2h mos2-

      高能量密度补贴限制下磷酸铁锂如何破局?

      来源:上海有色网2018-04-13

      充电时,锂离子从feo6层面间迁移出来,经过电解液进入负极,发生fe 2+ fe 3+的氧化反应,为保持电荷平衡,电子从外电路到达负极。放电时则发生还原反应,与上述过程相反。

      三种电解质体系中锂离子的迁移机理

      来源: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2018-04-13

      对于锂盐而言,阴离子越大越有利于电解液的离子导电性及其自身的溶解,这是因为阴离子越大,越容易分散其负电荷并能防止阳离子的配对。

      光伏组件是如何影响屋顶光伏发电量的?

      来源:深圳古瑞瓦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18-04-12

      pid直接危害就是大量电荷聚集在电池片表面,使电池表面钝化。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2018-04-12

      在电力系统中,将给定时间内最低电荷以下部分的用电负荷称为基本负荷。水电、风电及光伏受到自然条件制约,发电量具有明显的波动性和间歇性,难以发挥基荷电厂的作用。

      商业锂离子电池研究:致命凶手之锂沉积副反应

      来源:清新电源2018-04-11

      它们从扩散传质或电荷转移的角度影响负极极化程度,从而对负极电位及负极反应造成影响。4....考虑到极化的影响,当平衡电位与过电位(来自欧姆电阻、电荷转移和扩散过程)之和相对于li+/li电对为负值时,就发生了锂沉积副反应。

      德国应化发表“锂电之父”又一力作 开钾离子电池新篇章

      来源:电化学前沿2018-04-10

      以电解液中钾盐采用kpf6为例,充电时,电子从正极材料进入外电路,为保证电荷守恒,电解液中的-离子嵌入正极与聚苯胺大分子链结合,同时在负极是电子迁入,电解液中的钾离子沉积在负极保持电荷守恒,放电时相反。

      锂离子电池负极表面固体电解质膜的多尺度计算模拟研究进展

      来源:材料牛2018-04-09

      图4介绍了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aimd)及经典分子动力学(ereaxff反应力场)预测ec还原反应路径的比较,能够准确描述电荷转移是经典md反应力场模拟方法在时间尺度上的精细化。

      锂空气电池可能是动力电池领域的未来挑战者 但非现在!

      来源:刘冠伟2018-04-09

      对于保护层的厚度选择,该文作者认为:太薄的保护层会导致电解液分解,厚的保护层又会导致大的电荷转移电势以及副反应,因此需要优化。经实验,发现10次循环制备的保护层厚度最为合适。

      产业化锂离子电池80℃高温存储研究

      来源:清新电源2018-04-08

      如图6和7测试了在80c温度下循环后并在室温下进行了额外循环的电池阳极表面和截面的sem图像,eis测试分析了电荷转移电阻,xps测试分析了电极表面的产物。...开始在80℃温度下观察循环过程中的电池参数,如图1,填充有标准电解质和1%vc电解质电池的电压分布不同,且具有不同的初始电压;在高初始电压下,电荷转移电阻会增大。

      来源:发酵环保化工知识圈2018-04-08

      82.7% ; 在0.1mpa下对0.5% 的料液超滤浓缩,浓度提高了4.9倍.纳滤膜浓缩纳滤,是操作压力和分离效果处于超滤和反渗透之间的一种压力驱动膜分离技术,分离原理主要近似机械筛分,同时纳滤膜本身带有电荷也起到了截留的作用

      高容量 价格低 锂硫电池技术研究风头正盛?

      来源:科学网2018-04-08

      由此获得的带正电荷的锂离子移动到电解液中。在为从手机到特斯拉汽车的诸多设备提供动力后,电子最终回到通常由不同金属氧化物混合而成的阴极。

      如何解决全固态电池中界面问题?

      来源: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2018-04-08

      固体电解质/电极界面存在难以充分接触、组分相互扩散甚至反应及形成空间电荷层等现象,造成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内阻急剧增大、电池循环性能变差。

      人造活性物SEI膜高效抑制金属枝晶生成

      来源:能源学人2018-04-08

      通过在碱金属表面沉积活性层不仅可以保护金属表面,同时还可促进电极的电荷快速转移。修饰活性sn层后,金属锂和钠负极仅仅界面电阻都急剧减低,而且与电解液的交换电流变得更高。

      厦门大学合成具优异性能负极材料——石墨烯包覆ZnO-Mn-C纳米片组装空心微球

      来源:能源学人2018-04-04

      图4.氧空位引起电荷转移现象的理论计算及其对循环过程中电子和离子迁移扩散的加速作用。...如图4所示,作者通过dft模拟计算了样品内部氧空位引起的电荷转移现象,并指出氧空位引起的面内局域电场有利于循环过程中锂离子和电子的扩散迁移,能够提高电化学反应动力学特性和高倍率循环性能。

      技术文摘|烟气除尘技术评述

      来源:中国炼铁网2018-04-02

      粉尘的荷电性质:由于天然辐射、离子或电子附着,尘粒之间或粉尘与物体之间的摩擦,使尘粒带有电荷。粒子的电荷性对纤维层过滤及静电除尘是很重要的。

      物尽其用:(002)晶面侧边富集MoS2纳米带作为高效锂离子负极材料

      来源:能源学人2018-04-02

      最后,作者也通过机理分析发现,基于这种结构的赝电容行为可以提高锂离子和钠离子嵌入和脱出过程中电荷转移速率,有助于提高材料的倍率性能循环稳定性和高-低温循环性能。...纳米带的综合性能优于非定向排列的m-mos2纳米片;2) 转化温度升高可获得更好的综合性能,例如700 ℃硫化的mos2纳米带拥有最高的比容量及循环稳定性(100次循环后容量500mah/g),更好的倍率性能,更低的电荷转移电阻

      新的设计原则为锂离子电池提供更优质的电解质

      来源:材料科技在线2018-03-30

      研究人员发现,声波能够穿过固体材料,通过声音振动可以揭示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分子如何通过晶格移动 ,以及它们如何在电池中实际的工作原理。...当带有负电荷的电子从电池的一极流向另一极(从而为装置提供电力)时,正离子以另一种方式流过电解质或夹在这些极之间,以完成流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