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能源计量”相关结果752

      来源:发展改革委、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8-09-02

      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装置检定和能源计量数据核查。...今年启动12个用能产品能效标准、8个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4个重点耗能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标准的制(修)定工作。

      来源:中国石油网2008-08-07

      八、能源计量与监控工程   在全面推广采用先进成熟的计量方式和计量器具,确保用能用水基础数据准确的基础上,重点在炼化生产业务建立能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用能用水数据采集、监控、分析、和管理的信息化,通过对能源相关量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8-06-17

      在公共机构节能方面,要制订实施能源消费定额,加强能源计量和监测管理,优先采购节能产品、设备等。   三是实施有利于节能的经济政策。...制(修)订12个用能产品能效标准、8个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4个重点耗能行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标准。   我国确定的下一步节能工作重点,一是加大重点节能工程和千家企业节能行动推进力度。

      来源:新华社、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2008-05-12

      这46项标准包括22项高耗能产品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5项交通工具燃料经济性标准;11项终端用能产品能源效率标准;8项能源计量、能耗计算、经济运行等节能基础标准。...国家标准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46项标准的实施将大大约束高耗能行业及领域的能源消耗,为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和规范市场秩序提供技术支撑。

      来源:国家电网报2008-03-18

      电能计量不但是供电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重要基础,而且在能源计量和节能减排计量分析中担任重要角色。...此次活动的目标是:建立体系完整、技术先进、管理科学、运转高效的国家电网计量体系;严格控制现场周期性检验检测工作计划,统一规范公司系统电能表选型招标,建立节能减排计量标准体系和工作机制,进一步提高政府计量管理部门和计量服务对象的满意度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08-03-18

      电力计量是电力安全生产和经营管理的重要基础,是电力市场主体之间、电力企业与电力客户之间贸易结算的手段,同时在能源计量和节能减排计量分析中也担负着重要角色。   ...近年来,不断强化计量组织机构建设,建立了完善的计量管理体系;持续加大计量装置改造投入力度,加强计量装置的检测工作,提升了计量装置的整体技术水平;全面开展计量检定队伍大练兵,进一步提高了计量优质服务能力;

      来源:漳泽发电分公司2007-12-19

      本次调研组分综合指标组、计划可靠性组、炉、燃、灰、硫组和电、热、能源计量组四个小组,专家组采用生产现场调研、查阅资料、座谈交流、数据收集分析等方式,在12天的时间里对漳电生产工作各个系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

      2006-04-21

      要按照《加强能源计量工作的意见》和《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配备合理的能源计量器具、仪表,加强能源计量管理。   ...据了解,国家质检总局将按照国家标准及有关重点耗能行业的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加强对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情况的检查。

      来源:质检总局网站、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07-12-06

      12月3日至4日,全国能源计量工作现场会在山西太原召开。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蒲长城在会上要求全国质检系统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节约能源法》,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再上新台阶。...蒲长城对下一步的能源计量和节能降耗服务工作提出五项要求:一要加强节能标准体系和认证监管体系的建设,加强对节能产品的许可证管理,加大对节能法规和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二要加强节能降耗服务体系建设,促进节能服务活动规范化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07-12-03

      该公司在能源计量工作中,以标准化管理为基础,不断完善和提高计量体系的运行水平;以能源计量为抓手,努力提高企业节能降耗工作水平;充分发挥九项监督功能,把能源计量和节约能源贯穿于新电公司的生产实践。

      2007-01-17

      能源计量管理制度、明确企业领导的职责,同时强化能源计量仪表的制造许可证制度等。...这项调研显示,大中型企业虽然普遍重视能源计量工作,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计量检测保证体系,但信息化程度普遍不高,能源计量数据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2007-01-17

      ,并重点帮助企业解决蒸气能源计量的设备选型、安装和使用、贸易双方计量结算以及热电厂的能源计量等方面的技术问题,并实现了从单一的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向为企业提供计量器具配备选型、在线检测以及企业能源计量状况的评判等专业技术服务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