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动力电池企业”相关结果2964

      来源:高工锂电2020-07-08

      动力电池产能扩张趋于理性后,进入产业链的资本也呈现出新的特点:新一轮体量巨大的资本开始瞄准国内出货量排名靠前的动力电池企业。...从侧面看,国内动力电池经历前一阶段政策与市场的双重考验后,诞生了一批技术实力较强、具备一定产能规模、拥有成熟供应体系等综合实力较强动力电池企业,外资车企巨头此时入局可谓恰逢其时。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7-08

      全球多家车企、动力电池企业和科研院校都在致力于固态电池的科研攻关。...此外,全固态电池使用金属锂做负极,电池能量密度有望达到300—400wh/kg,甚至更高。业内普遍认为,全固态电池有望成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最近两年,动力电池技术路线日益多元化。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独家)2020-07-06

      动力电池企业年供货量首次达到5gwh的,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一次性奖励;氢燃料电池企业年供货量首次达到10mw的,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一次性奖励。...、动力电池等多方面政策,且多数都是直接给予企业现金奖励。

      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2020-07-06

      同时,排名前3和排名前10的动力电池企业动力电池装车量占总装车量比分别为71.7%和94.2%,行业头部企业已基本“垄断”了动力电池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

      来源:高工锂电2020-07-03

      总体来看,2020上半年锂电产业链订单签订情况主要有以下特点:动力电池领域,上半年动力电池企业与主机厂新签的巨额动力电池订单大幅减少,主要原因是受疫情影响导致国内外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受挫,主机厂和电池厂总体产能利用率较低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0-07-01

      动力电池企业年供货量首次达到5gwh的,给予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一次性奖励;氢燃料电池企业年供货量首次达到10mw的,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一次性奖励。...企业获得奖励后的下一年度,动力电池、氢燃料电池企业年供货量同比增长达到20%的,分别给予最高不超过200万元、100万元一次性奖励。

      来源:起点锂电大数据2020-06-30

      不过,在政策和终端需求推动下,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主机厂和动力电池企业布局换电模式, 新能源汽车换电渗透率也在逐步提升。据测算,目前国内仅出租车和网约车市场,换电模式市场规模即达到900亿元。...荣威新推出了代表中高端新能源汽车的r品牌,旗下的车型包括旗舰marvel系列、轿车er系列及suv等,新车将创新采用“可充、可换、可升级”的全新动力电池架构。可见,荣威新能源汽车也将推出换电模式。

      来源:电池中国2020-06-29

      以往,通信基站领域招标参与者主要是传统基站电源企业,而看到5g基站市场的蛋糕这么大,也有不少动力电池企业开始加入进来。如中国移动和中国铁塔的这两项招标就吸引了不少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的加入。

      固态<mark>电池</mark>进入“军备竞赛”阶段 2030年或迎大规模量产

      来源:盖世汽车2020-06-28

      在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中,清陶能源、宁德时代、赣锋锂业、辉能、北京卫蓝、卡耐新能源等走在固态电池研发前列。...与国际主流车企扎堆布局固态电池不同,国内布局固态电池的主力军是动力电池企业,传统车企仅有北汽集团与比亚迪两家布局,新造车企业的布局者相对更多。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0-06-28

      这也是国内首例被工信部约谈的动力电池企业。...北极星储能网获悉,6月24日,国家市场监督总局一汽汽车召回两款纯电动厢式运输车的通知,一汽汽车表示由于动力电池供应商江苏智航新能源制造过程中的原因、导致动力电池单体一致性差,存在引起动力电池自燃的安全隐患

      来源:华夏时报2020-06-28

      对松下来说,结盟丰田这也将为电池的稳定供给铺平道路。中国头部电池供应商抓牢基本盘相比较松下当下在华的命运,中国头部的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动力电池企业依然握有一定的主动权。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6-24

      宋伟博建议,对动力电池上游产业链审慎乐观,“电池厂寡头格局已经形成,其成本构成中材料部分占比很大,不排除动力电池企业进一步向上游材料拓展的可能。...“因此,对于充电类企业而言,投资视野应锁定在即生产又运营的企业,如此既有强大的行业话语权,又具备稳健的盈利能力。”“对动力电池上游产业链审慎乐观”“无人驾驶的进展一直局限于‘车’‘路’的配合不够。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6-24

      宋伟博建议,对动力电池上游产业链审慎乐观,“电池厂寡头格局已经形成,其成本构成中材料部分占比很大,不排除动力电池企业进一步向上游材料拓展的可能。...“因此,对于充电类企业而言,投资视野应锁定在即生产又运营的企业,如此既有强大的行业话语权,又具备稳健的盈利能力。”“对动力电池上游产业链审慎乐观”“无人驾驶的进展一直局限于‘车’‘路’的配合不够。

      来源:高工锂电2020-06-22

      为提前锁定市场份额,并保障企业的盈利水平,上游锂盐厂商与主流整车企业动力电池企业签订长单渐成趋势。boa下的定价基于成本、保险和运费,并通过定价公式与altura的生产成本相关联。

      凭价格优势拿下特斯拉 <mark>动力电池</mark>巨头宁德时代为什么这么强?

      来源:贝壳投研2020-06-19

      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前十动力电池企业出货量为101.4gwh,占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的86.9%,其中排名前三名分别为宁德时代、松下电器及lg化学。...三、对标锂电池企业,宁德时代的盈利边际有望持续改善与国内主要从事锂电池企业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相比,宁德时代的净利率并不突出,2019年,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的净利率分别为10.95%、0.97%

      <mark>动力电池</mark>行业上演拉锯战 中国<mark>电池企业</mark>尚未真正“走出去”

      来源:北京晚报2020-06-19

      而在同期的2019年5月,装车量前三的位置,还是由宁德时代、比亚迪及合肥国轩三家中国企业占据。外资动力电池企业迅速“上位”,与动力电池“白名单”的解除息息相关。...在业内人士看来,新能源车的热潮将带动动力电池行业全面爆发。眼下,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海外市场,一场动力电池企业的拉锯战,正在上演。■“狼来了”?

      报告丨一文看懂特斯拉产业链

      来源:中信建投2020-06-18

      特斯拉在相关方面的研究初步体现出了较强的竞争力(~4000次以上深充深放),而主要动力电池企业同样在此领域持续进行研发投入与成果转化。在不太远的将来,新能源汽车有望实现和燃油汽车的“同寿同权”。...多家企业进入特斯拉供应链,零部件内容涵盖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电机电控、白车身、底盘、中控系统等。另外,多家电池材料企业是松下、lg化学与宁德时代的供应商。

      大众汽车14亿投资固态<mark>电池企业</mark>!30天已砸下100亿

      来源:车东西2020-06-17

      此外,大众还在上个月以11亿欧元(约合87亿人民币)获得动力电池企业国轩高科26%的股份,成为了商国轩高科的大股东。...从大众的具体动作来看,大众已经在锂离子电池上做了很多准备,确保了大众电动汽车现阶段的动力电池供应。此外,大众还和固态电池企业建立了联系。固态

      来源:高工锂电网2020-06-17

      上述企业都将目光瞄准了当前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国,为lg化学、三星sdi、ski以及中国动力电池企业提供正极材料企业。...而随着韩系电池企业和中国电池企业大规模进军欧洲市场,在欧洲建设大型动力电池工厂,必然对本土锂电池材料供应产生强劲需求,从而给优美科、巴斯夫等欧洲正极材料巨头提供良好的发展机会。

      5月PACK装机量:CATL/特斯拉/BYD前三 国轩高科第8

      来源:起点锂电大数据2020-06-17

      5月实现配套装机的动力电池pack企业共有83家,其中排名前10的动力电池企业分别是宁德时代、特斯拉、比亚迪、正力蔚来、威马汽车、广汽乘用车、重庆长安、国轩高科、一汽大众和蜂巢能源,10家企业合计市场份额达到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