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全国碳交易”相关结果4073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1-23

      在陈明扬看来,随着我国实施碳排放“双控”、配额分配基准线逐步收紧、碳市场行业扩容、配额有偿分配机制建立、碳交易主体限制放宽等,碳价仍将保持上涨。但是,中短期内很难达到欧盟碳交易体系中的碳价水平。

      来源:中国石化报2024-01-23

      下一步,中国石化将持续提升碳交易和碳资产开发水平,进一步增强系统内控排企业低成本履约的保障能力。...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ccer)在北京绿色交易所启动,中国石化所属碳科公司、联合石化、燕山石化等企业受邀参加当日首批交易,为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中国政府网2024-01-23

      《方案》指出,在贸易结算、电商支付、碳交易、绿色电力交易等领域试点使用数字人民币,规范拓展数字人民币在财政资金使用中的应用场景。支持总部机构发展离岸经贸业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围绕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互衔接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率先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为全国制度型开放探索经验。

      来源:新华社2024-01-23

      在贸易结算、电商支付、碳交易、绿色电力交易等领域试点使用数字人民币,规范拓展数字人民币在财政...围绕建立与国际通行规则相互衔接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率先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实行更大程度的压力测试,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为全国制度型开放探索经验。

      恒华科技助力京能集团首座“能+超充”充电站建设

      来源:恒华科技2024-01-22

      为新型电力系统高效经济运行提供重要支撑;充电网+储能网+微电网将实现深度融合,成为新型电力系统新载体,这延伸出各种各样的场景,包括有序充电、微网光伏、移动储能、梯次储能、聚合售电、调峰调频、车网互动、虚拟电厂、碳交易

      来源:国能(泉州)热电有限公司2024-01-22

      此次培训包括碳市场与碳交易、火电企业碳核算方法、绿证市场及交易和绿电交易等内容。参训学员全面学习了全国碳市场的政策背景、规则设计及试点情况,并就具体工作的开展及对应的配额分配方案进行交流学习。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4-01-22

      近年来,青海支持建设新能源大数据、能源大数据和智慧双碳大数据“三大中心”,能源产业数字化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建成国内首个省级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为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提供了有力支撑。...据悉,青海省智慧双碳大数据中心是中国首个由政府授牌的省级双碳大数据中心,依托青海省能源大数据中心成立,承担该省碳排放数据的采集、挖掘、监测、分析、共享和应用,为该省碳排放监测、碳普惠、碳交易、碳金融、碳信用业务提供数据服务支撑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1-19

      截至2022年底,我国煤电装机总量约为11.2亿千瓦,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43.8%,仍然是我国的主体能源。...支持煤电与新能源企业共同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以热电销售为抓手,开拓能效提升、节能优化、碳交易、碳资产管理、能源数据管理等多种类型的能源服务,最终提供以客户为中心的全链条能源服务。四是积极开展技术创新。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1-15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汪鹏表示,与第一个履约周期相比,企业在碳交易市场的交易能力,以及通过碳市场优化配置减排资源表现有很大进步。...全国碳市场制度框架初步建立,制度规则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全面提升,数据质量大幅提高,企业减排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随着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将进一步扩大,碳市场影响力将显著提升。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1-15

      为低碳绿色发展助力截至2024年,我国碳交易市场已稳定运行两年有余,虽然碳交易规模不断提升,但在业界看来,碳交易市场仍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而在张文佺看来,对于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以及重点排放单位而言,《条例》为企业提供了开展碳资产管理的依据和动力。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1-15

      为低碳绿色发展助力截至2024年,我国碳交易市场已稳定运行两年有余,虽然碳交易规模不断提升,但在业界看来,碳交易市场仍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而在张文佺看来,对于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以及重点排放单位而言,《条例》为企业提供了开展碳资产管理的依据和动力。

      来源: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员会2024-01-15

      加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统筹推进全国碳交易市场下的ccer(中国核证减排量)碳汇交易、长三角区域碳普惠机制下的碳汇交易,探索和拓宽农业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路径。二是坚持协调推进。

      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3-12-28

      拓宽碳排放履约渠道,引入自愿减排项目,创新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机制,将碳排放量超过2万吨/年的工业企业全部纳入交易试点范围,涵盖15个行业160家企业,市碳市成交量在2021年全国碳交易试点市场中位列第二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3-12-27

      截至2022年底,我国煤电装机总量约为11.2亿千瓦,约占全国总装机容量的43.8%,仍然是我国的主体能源。...支持煤电与新能源企业共同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以热电销售为抓手开拓能效提升、节能优化、碳交易、碳资产管理、能源数据管理等多种类型的拓展服务,最终提供以客户为中心的全链条能源服务。

      2023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大会分论坛一: 双碳发展成果与创新专场圆满举办!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12-25

      她分析指出,中国的地方试点碳市场从2013年开始启动,全国碳市场从2021年7月开始正式交易,目前全国碳市场只纳入了发电一个行业,一段时间之内将是全国碳市场和地方碳市场并行的情况。

      “碳”寻新发展 角逐快车道——2023碳中和与绿色发展大会在京举行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12-22

      蒋兆理在致辞中表示,生态环境部始终将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作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政策工具,并在推动健全全国碳市场的交易制度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他指出,碳市场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联盟、国际绿色经济协会、上海电力大学、西安城墙管理委员会、基准方中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等权威团体和机构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在推动“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碳管理体系建设与碳交易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3-12-19

      目前,上海碳市场现货产品累计成交2.34亿吨,累计交易额超40亿元,国家核证自愿减排成交量稳居全国第一。今年,上海碳市场创新机制联动,拓宽行业范围,致力健全碳交易体系,扎实稳妥推进相关工作。

      全球掀起“自愿碳市场”保卫战 数万亿碳抵消市场何去何从?

      来源:环球零碳2023-12-14

      这次在迪拜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峰会(cop28),“国际碳交易机制”是关键议题之一。...目前全球碳市场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强制性碳市场,也叫履约市场,这类市场适用于法律强制要求减排的公司和行业,通常要求公司为每吨碳排放购买许可证,比如欧盟的碳排放交易体系(eu-est)以及中国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来源:氢动力北京科技服务有限公司2023-12-01

      创零碳经济,享氢能生活,广阔碳交易市场,大有可为。...北极星氢能网获悉,近期,周期内国家电投氢能大巴的碳减排总量经过第三方核证机构-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核证完毕,并即将由中和新兴作为交易代表完成核证并签发的碳减排量在北京碳市场完成交易,标志着全国首批氢能领域减排交易即将完成上市交易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3-11-30

      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推动相关政策落地,完善市场体系,做好绿色电力交易与碳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的有效衔接。...分布式就近就地开发已成为新能源发展的重要形式,2022年全国分布式光伏新增5111万千瓦,占光伏发电新增装机的58.5%。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