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吸收”相关结果195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2-24

      而且,蓝碳有着更大的碳吸收速率和更高的储存密度,每年清除30%以上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海岸带植物生物量虽然只有陆地植物生物量的0.05%,但每年的固碳量却与陆地植物相当,因此是最有效的碳汇之一。...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

      什么是碳卫星?碳卫星如何监测全球CO2浓度?

      来源:环球零碳2022-02-15

      利用大气浓度测量进而计算碳排放和碳吸收的方法,优势在于“看得广、看得清”,与侧重“看得准、看得全”的地面观测形成有效互补。3碳卫星的观测成果有哪些?...在绕地球两极运行的过程中获取全球二氧化碳浓度信息,以准确展示人类活动与自然体系是如何排放和吸收这种温室气体的。

      来源:人民日报2022-02-09

      碳卫星通过利用大气二氧化碳吸收光谱的形态,来计算获得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进而计算碳排放和碳吸收。其优势在于看得广、看得清,与地面观测形成有效互补。

      来源:环球零碳2022-01-30

      而且,蓝碳有着更大的碳吸收速率和更高的储存密度,每年清除30%以上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海岸带植物生物量虽然只有陆地植物生物量的0.05%,但每年的固碳量却与陆地植物相当,因此是最有效的碳汇之一。...蓝碳的全称是“蓝色碳汇”,即海洋碳汇,是利用海洋活动及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储存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

      浙江温州鹿城区1700万生态碳汇系统能力提升项目山体远离修复工程筹备中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1-21

      生态碳汇是对传统碳汇概念的拓展和创新,不仅包含过去人们所理解的碳汇,即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过程,同时还增加了草原、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对碳吸收的贡献,以及土壤、冻土对碳储存碳固定的维持

      双碳政策下 企业的为与不为!

      来源:辰于公司2022-01-16

      (2)生态碳汇等“碳吸收”工程同步推进碳吸收路径主要包括提高生态碳汇能力和研发碳捕捉技术,目前主要以前者为主要落脚点。

      远光碳资产管理平台V1.0获评2021年度优秀软件产品

      来源:远光软件2022-01-14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全社会各行业明确了节能减碳任务,从宏观角度看,控制碳排放和增加碳吸收成为全社会实现“双碳”目标的两条关键路径,碳交易市场和绿色金融服务成为支撑各行业控制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从微观角度看

      朱云来:推动绿色技术转型 促进稳定经济增长

      来源:新华网2022-01-10

      下面第三张图左边的红线还是二氧化碳排放,绿线是我推导出来的二氧化碳被植物光合作用吸收掉的部分,约是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强;另外一部分即为蓝色线所表示的海洋对大气中增加的二氧化碳吸收量;最后剩下的是图中黄线代表的还留在大气中未被吸收部分

      双碳政策下 企业的为与不为

      来源:辰于公司2022-01-07

      (2)生态碳汇等“碳吸收”工程同步推进碳吸收路径主要包括提高生态碳汇能力和研发碳捕捉技术,目前主要以前者为主要落脚点。

      碳交易将如何影响新能源融资?

      来源:能源杂志2021-12-09

      我国碳减排的路径主要有:能源替代、节能减排、碳捕捉、碳吸收,受政策影响的下游行业产业链主要包括: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储能、节能改造等行业。

      来源:三峡集团2021-12-07

      “碳中和”则指在一定时间内经减排后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剩余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碳吸收等形式予以抵消,实现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碳达峰”和“碳中和”两者密切相关。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1-11-30

      东珠生态:林业碳汇是目前最经济的"碳吸收"手段,去除二氧化碳的成本大概在10-50美元/吨,其余途径成本均高于100美元/吨。此外,森林等植物群落"碳吸收"效果佳,林业碳汇单位产出较高。...根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测算,2010年至2016年,我国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吸收约11.1亿吨碳,吸收了同时期人为碳排放的45%。

      何谓减碳又如何减碳?

      来源:无知一熊2021-11-18

      提高绿化率,提高光合速率,加强二氧化碳吸收与转化。6)开发推广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至于生物质燃料燃烧,因生物质的碳来自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燃烧生物质产生的二氧化碳回到大气,只是二氧化碳在大气内外完成一个循环;假如生物质燃烧利用的能量利用效率高至生物质燃烧利用机组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11-12

      如果对气候变化完全不加遏制,塔克拉玛干沙漠流沙固碳能力将以每年1.2%的速度快速减弱,预计在2100年左右二氧化碳吸收/释放将达到平衡。...这一长期的隐匿过程与土壤盐/碱的化学固碳作用结合,分别主导了流沙中二氧化碳的释放和吸收过程。在释放和吸收的动态平衡中,吸收相对较强,使沙漠生态系统展现出固碳功能。

      碳减排支持工具来了!为何聚焦三大领域?

      来源:中证鹏元评级2021-11-11

      碳吸收端,一方面要发展碳捕集、封存与利用,另一方面要发挥森林、草原等碳汇的作用。...根据我们的“我国碳中和实现路径初步设计”,我国的双碳目标实现需要从碳排放端和碳吸收端共同发力。在碳排放端,根据国际能源署(iea)公布的我国各行业碳排放数据,电力和热力生产、工业是我国碳排放两大户。

      厘清定义:“双碳”的基本概念与产生背景

      来源:中大咨询能源Plus2021-11-05

      碳中和的目标就是在确定的年份实现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二氧化碳吸收量平衡。...其中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包括化石燃料燃烧、工业过程、农业及土地利用活动排放等,人类活动吸收的二氧化碳包括植树造林增加碳吸收、通过碳汇技术进行碳捕集等。

      来源:文汇网2021-11-04

      考虑到俄罗斯西伯利亚广阔的森林和北极地区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脱碳路线图”着重强调了森林的碳吸收能力。...为此,俄罗斯有必要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量,将推广新型农业技术和新的森林利用机制。俄媒认为,俄政府发布的《战略》是对普京“脱碳路线图”的具体阐释。

      实现中国“双碳”目标 水利行业可以做什么

      来源: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21-11-04

      碳中和是指通过减源、控碳和增汇等技术,使得碳排放和碳吸收之间达到平衡,实现近零排放。实现碳中和是控制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气候变暖的根本性途径。但是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时间窗口正在变得越来越窄。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11-03

      俄罗斯外贸银行表示,基于俄罗斯的能源技术和自然优势,如森林碳吸收能力,俄罗斯能够在能源结构转型中占据优势,包括实现突破性的技术创新和发展,如氢气生产和利用、新一代核电、水电、煤化工技术,以及林业和农业气候项目等...据了解,俄罗斯经济脱碳路线图草案,重视地方经济技术更新和基础设施完善,鼓励地方政府与商业机构增加低碳能源比重,并考虑进一步强化俄罗斯森林的碳吸收能力,同时还希望推动与各国和地区进行对话和磋商,以共同寻求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措施和方案

      来源:综合开发研究院2021-11-01

      随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实施碳排放总量控制,其目的就是保障“双碳”目标的实现:碳达峰要求碳排放总量达到最高值后逐渐下降,碳中和则要求碳排放和碳吸收总量基本互相抵消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