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基于我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碳卫星)的观测,科学家近日获取了全球碳通量数据集。这标志着我国已具备全球碳收支的空间定量监测能力,将助力盘点各地碳收支。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刘毅研究组联合中、英多位科学家,在学术期刊《大气科学进展》发表了相关研究论文。
刘毅介绍,利用大气浓度测量进而计算碳排放和碳吸收的方法,优势在于“看得广、看得清”,与侧重“看得准、看得全”的地面观测形成有效互补。研究者除了依靠卫星观测资料,还需通过先进的同化计算系统,模拟出大气二氧化碳传输过程和每个时刻、每个地方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并与卫星观测协调一致,得到一个最接近真实的碳通量数值。
“全球盘点有助于了解二氧化碳减排、增汇等行动对气候变化趋势的影响,卫星遥感将在全球统一、无偏差的碳收支核算中发挥重大作用。”刘毅说。
碳卫星于2016年发射,是我国首颗、全球第三颗专门用于监测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卫星。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能源行业碳排放量占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80%以上,电力行业碳排放量占能源行业碳排放量的40%以上。随着碳达峰碳中和不断推进,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带动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提高,电力碳排放水平对实现“双碳”目标的作用将更加凸显。电力二氧化碳排放因子(以下简称“电力碳排放因子”)主要衡量单位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四川省民用绿色建筑全寿命期碳排放计算导则(试行)》,本导则按照建筑领域碳排放计算边界,给出了建材生产及运输、建筑建造及拆除、建筑运行五个阶段的碳排放计算方法,用于民用绿色建筑设计期与运营期的全寿命期碳排放计算。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发布《四川省民用
11月28日,中交集团携手北京绿色交易所在青岛成功举办公司首单内部试点碳交易活动,这是中国基建行业碳交易领域的首次成功实践。中交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裴岷山,北京绿色交易所副总经理王辉军出席仪式并见证签约。在本次交易中,公司依托中交路建承建的广西全州至容县高速公路平乐至昭平段项目,成
山东省生态环境厅11月29日发布公开征求《关于开展碳足迹试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提出开展碳足迹核算试点,建设省级碳足迹因子数据库,开展产品碳标识认证和数据质量计量支撑试点,探索开展碳足迹场景应用、分级管理、信息披露和贸易绿色化水平统计监测等工作。选择工作基础好、产业集中
近日,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金驹煤电化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电站顺利通过“72+24”小时试运行,正式转入商业运营。这是国内首座在矿井投产前就成功运营的瓦斯电站。东大6兆瓦分布式瓦斯电站位于山西省沁水县郑庄镇东大村,紧邻东大煤矿主工业场地西北侧,于2023年5月25日开工。在东大煤矿建设过程中,晋
先说结论:新CCER在碳市场今年履约前大概率签不出来了。(来源:老汪聊碳中和作者:气候未来)截止到文章发布,公示结束的项目一部分正在申请登记,但还没有一个项目真正完成登记。而后面还有减排量核算报告公示和项目减排量登记两个步骤,现在已经11月底了,所以按正常流程来讲,新CCER的签发已经无法
10月份我国北方地区开始进入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关键期,各地有哪些重磅政策出炉,北极星大气网和你一起关注。生态环境部公示2024年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名单,其中大气治理领域新申报通过评审的环保装备规范条件企业11家,复核通过的已公告环保装备规范条件企业62家。碳排放领域,生态环境部发布
11月26日,由国务院国资委指导、中国华能和中国石油联合主办的中央企业CCUS创新联合体启动会在京召开,中央企业CCUS创新联合体正式启动。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局副局长王晓亮,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温枢刚,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戴厚良出席活动并讲话。中国石油集团党组成员、
一、培训项目背景2020年9月22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市场配额总量约40亿吨,市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方案提出,加快物流绿色化转型。制定绿色物流重点技术和装备推广目录,支持物流枢纽场站、仓储设施、运输工具等绿色化升级改造。开展绿色物流企业对标达标行动。支持开展物流领域碳排放核算及相关认证工作,构建物流碳排放
当前,绿色转型的要求已经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摸清、监测碳排放“家底”是推进“双碳”目标工作的前提,也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一环。看不见、摸不着的二氧化碳,如何统计排放?计量如何精确?今年以来,内蒙古电力集团开展内蒙古电网行业用电量规模分析研究工作,通过企业用电量数据测算能
林业碳汇是目前最经济的"碳吸收"手段,去除二氧化碳的成本大概在10-50美元/吨,其余途径成本均高于100美元/吨。此外,森林等植物群落"碳吸收"效果佳,林业碳汇单位产出较高。
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除了要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还有一个重要抓手就是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增加对二氧化碳的吸收。那么,什么是碳汇,生态碳汇包括哪些内容?
9月14日上午,长江新区起步区谌家矶再生水厂建设现场,10余台挖掘机不停忙碌,一个长201米,宽约130米,深约7米的主基坑雏形初现......
据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网今天报道,东京都立大学开发出能回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效率最高可达到目前使用的二氧化碳捕获物质10倍的方法。
7月26日,《全球人为源碳排放与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遥感评估科学报告》在北京发布。该报告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牵头编写,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评估了全球和主要国家的人为源碳排放和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情况。报告指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未得到有效控制,过去10年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持续上升,森林
11月24日,由第二次青藏科考队“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碳循环”科考分队自主研发的“贡嘎”大气碳反演系统日前通过“全球碳计划”认证,为国际碳收支评估提供中国系统与中国数据。记者从23日举行的第二次青藏科考“气候变化与碳循环”主题学术交流活动上获悉,“贡嘎”凭借其优越的反演精度,成功进入“全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生态系统功能与全球变化团队及合作者系统回顾了专用于大气CO2柱浓度监测的科学实验卫星的发展历史。从卫星平台、遥感数据处理和大气反演三个方面,总结了卫星遥感CO2的观测现状和对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评估的作用,提出未来需要加强研究的问题和方向。陆地生态系统碳汇是中
基于我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碳卫星)的观测,科学家近日获取了全球碳通量数据集。这标志着我国已具备全球碳收支的空间定量监测能力,将助力盘点各地碳收支。
“中国第一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中国碳卫星(TanSat)首个全球碳通量数据,助力中国双碳目标和全球盘点行动”透露,基于中国碳卫星的大气二氧化碳含量观测,研究团队利用先进的碳通量计算系统,已获取中国碳卫星首个全球碳通量数据集。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