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复合材料”相关结果152

      来源:钜大LARGE2018-08-03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进行了大量探索与尝试,其中硅碳复合材料就是很有应用前景的材料。

      来源:中信建投证券研究2018-08-02

      富锂锰基固溶体具有良好的环境相容性和较低的材料成本;鉴于相应电池可以使用石墨/硅碳复合材料作为负极,其和现有锂离子电池技术体系兼容性也较好。

      来源:中国化工报2018-07-24

      碳复合材料、石墨烯、碳纳米管等负极材料也都有企业在研发。隔膜技术含金量最高隔膜是锂电池材料中技术含量最高的高附加值材料,隔膜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电池的容量、寿命及安全性能。

      2018年我国负极材料行业市场份额及市场规模预测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2018-06-25

      因此硅碳复合材料综合了二者的优点,表现出高比容量和较长循环寿命。目前特斯拉已率先采用硅碳负极的动力电池,中国锂电池产业也在积极推进,硅碳负极由于综合性能优势,成为行业下一阶段应用趋势。

      硅-碳复合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专利技术分析

      来源:方象知产研究院2018-06-14

      内容提要:1.硅碳复合材料是目前最有前途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2.硅碳复合方式多种多样。3.什么形式复合的硅-碳复合材料最具发展前途?...总体上,硅-碳复合材料因具有良好的电子通道和促使sei膜稳定生长的环境,有望成为新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动力锂电池发展前景 预计未来5年年复合增速将达到30%-40%

      来源:中国报告大厅2018-06-06

      未来,随着各类新技术持续进步,包括硅碳复合材料、固态电解质等在内的新型材料有望在锂离子电池上面广泛应用,在可穿戴设备、特殊环境等特定应用领域将有可能出现新的颠覆性锂离子电池产品。

      深度解读后锂离子电池技术展望(下)

      来源:锂电联盟会长2018-05-03

      目前主要通过制备小尺寸的硫碳复合材料来解决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的导电性和导锂性问题。

      钛酸锂材料是否真的成为解决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障碍的密匙?

      来源:电子发烧友网2018-05-02

      而相比石墨、合金与硅碳复合材料,钛酸锂拥有诸多优势:首先,钛酸锂电池拥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在充放电的过程中锂离子在嵌入和脱嵌的过程中对钛酸锂材料的机构几乎没有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零应变材料。

      物尽其用:(002)晶面侧边富集MoS2纳米带作为高效锂离子负极材料

      来源:能源学人2018-04-02

      结合各种形式的碳材料,硫化钼与碳复合材料展现了优秀的电化学储能性质。为进一步提高硫化钼阳极材料的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结构控制,使二维硫化钼形成垂直排列的阵列结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转化温度升高可获得更好的综合性能,例如700 ℃硫化的mos2纳米带拥有最高的比容量及循环稳定性(100次循环后容量500mah/g),更好的倍率性能,更低的电荷转移电阻;3) 相比于其他报道的mos2和mos2/碳复合材料

      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来源:锂电联盟会长2018-03-29

      化学或电学性能的薄膜 .1.2高温固相合成高温固相合成是一种在高温(1 000~1 500 ℃ )下,通过固体界面之间的接触、反应、成核和晶体生长反应生成大量的复合氧化物的方法.高温固相合成应是制备硅碳复合材料一种常用方法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8-03-26

      碳复合材料的超高理论能量密度可以显著提升单体比容量,加上其具有低脱嵌锂电压、环境友好等优点,被认为是一下代替代石墨的理想负极材料。

      来源:能源学人2018-03-15

      图2 不同倍率下mof前驱体及其对应的金属硒化物与碳复合材料的扫描电镜图。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8-03-13

      传统石墨很难达到这一要求,而硅碳复合材料的超高理论能量密度可以显著提升单体比容量。

      负极材料:人造石墨主流 硅碳领航

      来源:锂电池news2018-03-05

      传统石墨很难达到这一要求, 而硅碳复合材料的超高理论能量密度可以显著提升单体比容量,有望成为未来主流负极材料。

      精确设计石墨烯笼实现锂离子电池非碳负极高体积性能

      来源:清新电源2018-02-08

      但是碳纳米材料本身的容量和密度较低,而且在碳材料结构设计常常引入过多的预留空间,大大降低了碳-非碳复合材料的密度,这些都极大限制了锂离子电池负极体积性能的发挥。

      锂离子电池用多孔硅/石墨/碳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8-02-05

      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多孔硅 / 石墨 / 碳复合材料相比纳米硅 / 石墨 / 碳复合材料有更好的循环稳定性。.../ 石墨 / 碳复合材料作为负极材料的性能。

      深度解析硅碳负极材料复合方式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8-01-30

      不同材料之间会形成不同的结合方式,硅碳材料的复合方式/结构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核桃结构图3.核桃结构硅碳复合材料核桃结构的硅碳复合材料是将硅颗粒做成多孔结构,然后将碳材料填充进多孔硅内形成的,如图3所示

      高能动力电池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科技日报2018-01-23

      项目组除制备出了一种高容量的富锂正极材料和两种高容量、高稳定富锂材料碳复合材料外,还制备出了高容量的锂电池负极材料。要让电池变成肌肉型男,在获得合理的正负极材料之余,还需要设计出可行的加工工艺。

      2018年硅碳负极用量将翻一倍 配套正极/电解液/粘结剂趋向成熟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8-01-08

      2018年硅碳复合材料用量将达2000-3000吨,同比增长一倍左右。公司硅碳电池主要用于高端数码。一家电池企业高层透露,虽然硅碳负极成本高,但用于终端产品的价格也高。

      锂硫二次电池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来源:新材料产业2018-01-05

      (2)硫/介孔碳复合材料介孔碳(mc)材料能够借助其优良的导电性以及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有效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改善电极材料的性能。...一、正极材料1.以导电碳为基体的硫/碳复合材料碳材料是改善导电性、提高活性物质利用率的理想材料,这是由于碳材料具有高的电导率、大的表面积、丰富的孔和窄的孔径分布以及与硫单质之间强的吸附能力。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