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鉴衡认证2021-10-21
他强调,未来国家发展即将进入“碳约束”时代,碳排放量将成为各行业、各企业发展过程的重要考量因素,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规划,实施低碳战略是所有企业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
来源:远景能源2021-10-21
碳约束时代已经到来,国家电投和远景能源在战略方向上志同道合、优势互补,可以合力开发零碳资产,满足政府、企业对用能安全、经济和绿色的需求,推动零碳新工业体系的建立。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2021-09-17
马永生指出,在推进碳中和过程中,我国炼化产业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碳约束,需要打造绿色炼化产业,加快培育绿色低碳核心竞争力。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08-30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id:zgdlqygl 作者:翁爽)在应对气候变化过程中,碳约束已成为国际竞争与博弈的重中之重,作为碳风口下最重要的聚焦点,全国碳交易市场启动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和想象空间不言而喻
来源:大众日报2021-08-27
“双碳”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强化企业的碳约束非常必要,而绿色金融模式正是一个好“抓手”。近日,兖州农商银行向兖州银河电力有限公司发放3年期碳排放权抵押贷款1000万元。
来源:大众日报2021-08-26
来源: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2021-08-26
《倡议》指出,随着碳约束环境的不断强化、碳定价机制的不断完善,“排放有成本”“低碳得收益”“减排获资产”将成为历史大势和时代潮流。...综合运用信息公开披露、环境信用、行政执法等多重手段,推动温室气体纳管企业按时清缴、足额履约,确保纳管企业履约率,维护公平正义的碳约束市场环境。7.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1-08-06
“十四五”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时期,国家将出台更加严格的碳约束政策和碳减排措施,地方政府也将积极采取行动,确保“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1-08-04
来源:中国对外贸易杂志2021-07-28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正在迎来更为严苛的“低碳约束”,众多城市正面临着紧迫的能
来源: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2021-07-22
根据相关气候变化经济学模型的测度(如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德豪斯开发的dice模型),“碳达峰、碳中和”所代表的“碳约束”,必然会影响到经济社会各部门的发展。
来源:期货日报2021-07-18
国投安信期货分析师高明宇表示,通过市场化定价和传到机制,全国性碳市场将有效促进低成本减排企业发挥比较优势,最大程度降低双碳约束对经济增长和企业效益的冲击。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1-07-14
在中国发展面临严格的碳约束之下,能源领域首当其冲:可再生能源将大规模替代火电,电力系统的枢纽角色会更为突出;伴随大规模交直流线路及电力电子装备入网,动态行为将愈加复杂;在大规模新型负荷涌现的情况下,辅助服务与需求侧参与问题会变得更为迫切
我想大家的积极性之所以如此高,除了前景广阔、经济性持续增强之外,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碳约束的时代。
来源:风能专委会CWEA2021-07-12
之所以如此,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碳约束的时代。目前,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零碳”或“碳中和”目标,并为此积极采取行动。
来源:奇点能源2021-06-23
(来源:微信公众号“奇点能源”作者:强彦政 王康)1绿电采购需求激增1.绿电采购是企业降低电力消费间接排放的重要途径电力生产带来的碳排放占总能源消费排放的40%以上,随着双碳约束日益强化,企业均在寻求降低电力消费带来的间接排放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1-06-21
对此,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建议,第一,随着“双碳”目标的持续推进,全面碳约束时代已经到来,每个人、每个企业都要把碳作为一个重要的考量,碳排放将成为一个企业的重要竞争力。
来源:无知一熊2021-06-07
垃圾焚烧是必要的垃圾处理方法,在减碳约束下,需要通过工艺技术创新成为减碳方法。
来源:无知一熊2021-05-17
这是最基本的,别让生活垃圾影响人们生活安全;二是少花钱,不管是不是向垃圾产生者(排放者)征收垃圾排放费,实际上都是老百姓付费,必须少花钱地妥善处理垃圾;三是无害化处理处置,在追求绿色低碳时代,垃圾处理必须引入降碳约束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5-12
央行等三部委联合发布的《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首次统一了绿色债券相关管理部门对绿色项目的界定标准,同时更加科学准确界定了绿色项目标准,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等高碳排放项目不再纳入支持范围,使减碳约束更加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