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生态环境部2025-02-21
3.能源利用水平:如能耗强度、能源清洁低碳和安全高效利用水平等。4.资源利用水平:如水、土地等资源消耗情况,资源再利用水平等。
来源:能源新媒2025-02-21
与此同时,我国也将通过优化供能结构、推动产业节能、加强技术创新及完善政策机制等手段来持续降低能耗强度。...按2020年不变价格计算,2024年我国万元gdp能耗约为0.47吨标准煤,低于2023年的0.48及2020年的0.49,单位gdp能耗不断下降。能源消费具有刚性化特征,与经济增长紧密相关。
来源:亳州市人民政府2025-02-21
深入推进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亳芜零碳产业园获批建设,统筹推进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商贸流通等领域节能降碳,能耗强度下降0.3%,超额完成年度任务,提前三年完成“十四五”目标。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5-02-19
来源:嘉兴市人民政府2025-02-18
落实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要求,推进跨区域绿证绿电交易,全面淘汰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推动能耗强度稳步下降。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5-02-11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4%以上;城镇新增就业18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2%左右;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十四五”能耗强度下降目标
来源:西双版纳州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5-02-11
实施好重点领域节能降碳行动,深化用能预算管理,加强能效诊断结果应用,探索原料用能和可再生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新机制,确保完成“十四五”能耗强度下降目标。持续推进“无废城市”、林业碳汇开发。...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6%,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同比增长25.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1.3%,城镇新增就业10135人,粮食产量50.49万吨,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完成省下达任务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5-02-11
其中提到,2024年,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扣除原料用能和可再生能源后能耗强度同比下降5.3%。
来源:徐州市人民政府2025-02-06
未达到能耗强度降低基本目标进度要求的地区,在节能审查等环节对高能耗项目缓批限批。按照国家和省工作要求,“十四五”期间煤炭消费量下降5%左右。...鼓励火电企业通过改建大容量机组,降低发电煤耗,同时通过开展碳捕集利用改造等技术,进一步降低碳排放强度。原则上不再新增自备煤电机组,支持自备燃煤机组实施清洁能源替代。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2025-02-05
加强资源节约集约高效利用,鼓励通过购买绿电绿证增加可再生能源消费,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能耗强度下降目标。深化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开展项目环评分类管理试点。
来源:福建省发改委2025-01-23
为确保完成“十五五”期间泉州市能耗强度降低目标,请泉州市、惠安县人民政府节能主管部门加强辖区内新建项目的监督管理,严格控制高能耗项目,引进更多低能耗、高附加值项目。
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2025-01-23
能耗强度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并持续下降。累计成交绿证131.7万张,绿电交易量76.6亿千瓦时,外送量全国第一。...单位gdp能耗下降3%,提前一年达到“十四五”规划控制目标。2024年,内蒙古产煤、发电、外送电量均居全国第1位;绿电交易规模居全国第1位。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2025-01-23
深入实施钢铁、水泥等6大行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坚决完成“十四五”能耗强度下降目标。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5-01-22
,据此核算各地区能耗强度降低指标。...能耗强度趋于下降,但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创“十四五”时期新高。2024年,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能源消费结构显著优化。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5-01-22
能耗强度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并持续下降。累计成交绿证131.7万张,绿电交易量76.6亿千瓦时,外送量全国第一。...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为各类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5-01-21
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提前完成“十四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
来源:中国网山东2025-01-21
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提前完成“十四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pm2.5浓度改善5.18%,优良天数增加22天,国控地表水优良率优于国家目标,近岸海域水体优良率全国前三。
来源:鹤壁市人民政府2025-01-21
在确保完成能耗强度下降目标任务的前提下,以提高能源产出率为导向统筹做好重大项目能耗要素保障工作。实行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对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的重大投资项目实行即报即受理即转评估。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5-01-20
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27家、绿色工业园区3个,新能源装机占比提高到41.9%,风光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越煤电,1—11月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强度下降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