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零碳2022-01-30
海洋中的蓝碳主要通过红树林、海草和其他藻类的光合作用来捕获碳,以生物量和生物沉积的形式储存在海底,具有固碳量巨大、固碳效率高、碳存储周期长等特点。2、与绿碳相比,蓝碳有哪些优势?...我们国家是渔业养殖的大户,世界第一,这个过程中,对固碳也有非常明显的作用。”王宏表示,针对蓝碳交易市场的形成,下一步要往两大方向发力:“一是推动现在已经被ipcc承认的三大蓝碳生态系统。
来源:亮报2022-01-27
东郁果业是农开区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园的龙头企业,采用荷兰高密度全光谱植物培育技术,幼苗生长不依靠太阳,全部由灯光照射促进植物光合作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嘉兴供电公司深入调研,根据东郁果业的用能特性,量身打造了一套氢光储充一体化新型智慧能源站,结合作物高密度培育的光合作用和碳捕集、碳封存技术,建成浙江全省首个“负碳”植物工厂。
来源:唐山海泰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2-01-24
02避免藻类泛滥海泰新能泰合双面组件安装在水面,遮挡了阳光,不仅控制水温,更可以有效抑制水中藻类的光合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水草生长,保证鱼类的生存空间及氧气,避免水藻污染。
来源:英大网2022-01-14
东郁果业是农开区国际农业科技合作园的龙头企业,采用了荷兰的高密度全光谱植物培育技术,幼苗生长不依靠太阳,全部由灯光照射促进植物光合作用。...为解决这一难题,浙江平湖市供电公司深入调研从“泥土到无土”、从“田头到舌头”的新农业业态,根据其用能特性,为他们量身打造了一套一体化氢光储充新型智慧能源站,结合作物高密度培育的光合作用和碳捕集、碳封存技术
来源:JIEI创新实验室2022-01-12
沼气会直接输进池中的中空纤维膜,其中co2可以穿过纤维膜的孔径进入水中,成为水中微藻的底物进行光合作用。这套工艺几乎可以将所有co2传递给微藻,也就是说沼气中的co2都不会排放到大气中。...又因为(污水厂)就在asu附近,我们过去多年和他们建立了良好的研发合作关系。” rittmann教授说。
来源:JIEI创新实验室2022-01-11
来源:新华网2022-01-10
下面第三张图左边的红线还是二氧化碳排放,绿线是我推导出来的二氧化碳被植物光合作用吸收掉的部分,约是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强;另外一部分即为蓝色线所表示的海洋对大气中增加的二氧化碳吸收量;最后剩下的是图中黄线代表的还留在大气中未被吸收部分
来源:北极星大气网2022-01-10
3.1生物质 biomass一切直接或间接利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质。注: 包括除化石燃料外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及由这些生命体排泄与代谢所产生的有机物质等。
来源:《现代化工》2021年第12期2022-01-06
溢油污染的危害主要体现在2方面,首先是溢油会迅速扩散形成油膜,影响海气交换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导致水体严重缺氧,威胁海洋生物生存,同时,油污附着在海洋生物上,对生物呼吸、捕食、繁殖等行为产生影响;二是石油中多环芳烃等有毒物质会导致海洋生物中毒和死亡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整理2021-12-30
竹子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可视为碳减排,该减排量通过相关单位核验后就成为竹林碳汇、并可通过市场交易平台进行交易。
来源:国家能源局2021-12-27
其中,生物质是指通过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各种有机体,是可转化成替代常规化石燃料的可再生碳源。生物质能作为绿色可再生能源具有总量丰富、分布广泛、污染低等特点,特别适合农村地区收集使用。...在新农村的建设中,太阳能采暖作为新民居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对于改善广大农民居住生活条件、提高农民对新能源的利用意识等方面能起到积极作用。
来源:中国能源网2021-12-13
“加之,各类农林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看,生物质能具有明显的负碳排放属性。”...但目前在国内,具有负碳排放作用的生物质能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很少有人提及。”废弃生物质材料增温效应巨大“废弃的农林生物质等原材料如不加以处理任其自然分解,便会产生大量甲烷和氧化亚氮。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12-13
“加之,各类农林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看,生物质能具有明显的负碳排放属性。”...但目前在国内,具有负碳排放作用的生物质能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很少有人提及。”
来源:能源研究俱乐部2021-12-02
中国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人口、经济规模悬殊,化石能源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形成的碳足迹迥异,总体上呈现碳足迹不断增大、北方大于南方、东部大于西部的发展格局;同时,中国南北纬度跨度大,自然环境植被光合作用固碳形成的碳承载力差异明显
来源:无知一熊2021-11-27
减碳就要减少石化燃料及其衍生品(包括衍生品废弃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下统称为石化类生活垃圾)的燃烧利用以减少二氧化碳输入大气的总量和加强光合作用及碳捕集、利用、封存以增大二氧化碳输出大气的总量。...二氧化碳的输入大气的根本途径是大气控制体之外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石化燃料及其衍生品的燃烧;二氧化碳的输出大气的最可靠的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生物质,再就是碳捕集、利用和封存。
来源:无知一熊2021-11-22
我们知道,二氧化碳的输入大气的根本途径是大气控制体之外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含碳燃料的燃烧;二氧化碳的输出大气的最可靠的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成生物质,再就是碳捕集、利用和封存。...减碳就要减少煤、油、气的燃烧利用以减少二氧化碳输入大气的总量和加强光合作用及碳捕集、利用、封存以增大二氧化碳输出大气的总量;这将提升生物质能作为煤、油、气的替代能源和生物质作为生产生活的替代原料的地位,
来源:无知一熊2021-11-18
目前最可靠的途径是增大光合作用的二氧化碳转化量,增大生物质及其他垃圾的物质利用比例以减少二氧化碳再次回到大气的量,其次是加强碳捕集、利用和封存。2.关于减碳的建议鉴于上述减碳的总体认识,减碳建议如下。...至于生物质燃料燃烧,因生物质的碳来自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燃烧生物质产生的二氧化碳回到大气,只是二氧化碳在大气内外完成一个循环;假如生物质燃烧利用的能量利用效率高至生物质燃烧利用机组
来源:立鼎产业研究网2021-11-11
光合作用使得森林发挥着碳汇的作用。在热带土地重造林的每棵树的成本仅为0.10美元,因此,低成本的林业碳汇构成了净零排放技术路径中负排放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反对将碳汇纳入气候公约谈判的声音认为以此能有助于在能源部门采取更严格的减排措施,但减排和负排放技术对“碳中和”的贡献作用并不矛盾。
来源:《能源评论》2021-11-02
9月23日,中国科学院介绍,该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提出了一种颠覆性的淀粉制备方法,不依赖植物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电解产生的氢气为原料,成功生产出淀粉。...二氧化碳已经是全球实验室的“常客”——2019年,科学家通过共同研究,设计出了一种多孔材料,其对二氧化碳分子有高度的亲和力,能快速将二氧化碳转化成有用的有机材料;2020年,有科学家宣布,可以在电和催化剂作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