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相关结果148

      来源:中国能源网2022-09-28

      一方面,2021年中国汽车车队生命周期碳排放达到12.1亿吨,其中78.5%的碳排放来自燃料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还有21.5%的碳排放来自车辆生产、制造、运输和报废过程。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9-15

      根据中汽研的报告,纯电动车在燃料周期减碳贡献非常明显,同时动力电池在电动汽车生命周期碳排放占比高达40%,所以在全面电动化实现以后,动力电池自身减碳也尤其重要。”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9-15

      根据中汽研的报告,纯电动车在燃料周期减碳贡献非常明显,同时动力电池在电动汽车生命周期碳排放占比高达40%,所以在全面电动化实现以后,动力电池自身减碳也尤其重要。”

      九部门联合发布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2022—2030年)

      来源:科学技术部2022-08-18

      瞄准产品生命周期碳排放降低,加强高品质工业产品生产和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发,加快跨部门、跨领域低碳零碳融合创新。...到2030年, 形成一批支撑降低粗钢、水泥、化工、有色金属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的科技成果,实现低碳流程再造技术的大规模工业化应用。

      《方博碳讨室》:全国最大零碳改造建筑群如何落成?

      来源:国家能源网2022-08-15

      相关数据指出,2010~2020年建筑总量高速增长,由469亿平方米增长至688亿平方米;全国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总量为49.3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比重为 51.3%,建筑与园区成为实现“双碳”战略的主战场

      观点 | 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既不环保 也不低碳

      来源:水业碳中和资讯2022-08-05

      2.2 碳足迹评价案例污水处理厂生命周期碳足迹评价结果如图4所示。地下厂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约87.1 万t co2-eq,较地上厂高36.5%,其中,运行阶段碳排放量可达总量的95%以上。

      招商局积极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发布!(附完整报告)

      来源:招商局集团2022-08-01

      集团董事长、领导小组组长缪建民曾强调,集团和各重点二级公司要积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研究,把握工作主动,抓紧编制行动方案,实施生命周期碳排放绩效管理,力争在“十四五”末期提前实现碳达峰目标。

      来源:中国石化2022-06-29

      与传统石油基航空煤油相比,生物航煤生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最高可减排50%以上,该装置年设计加工能力10万吨,一年基本能消化掉一座千万人口城市回收来的地沟油,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约8万吨,相当于近5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

      服务国家战略 助力行业“双碳”|《城镇水务系统碳核算与减排路径技术指南》顺利通过专家评审会

      来源:中建环能2022-06-27

      《指南》立足于“双碳”目标下我国城镇水务系统发展,目的在于统一认识,厘清给水系统、污水系统、再生水系统和雨水系统核算边界与碳排放活动,标准化生命周期碳排放核算方法,指导水务系统有序开展碳排放核算与报告

      甲醇含碳 可以是零碳能源吗?

      来源:老汪聊碳中和2022-06-21

      我们知道,目前市场上95%以上的氢气仍然来自化石能源,其生命周期碳排放甚至会超过燃油,但这不妨碍人们把氢气认定为未来的零碳能源,为啥?因为我们已经确定未来的氢气将通过绿电电解水制成。

      来源:中国核工业2022-05-17

      核电运行稳定,换料周期长,是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间内唯一可以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的基荷电源,也是生命周期碳排放最少的电源,在清洁替代和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的转型中具有突出的优势。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4-28

      立足碳计算强化生命周期减碳受访专家指出,伴随着低碳理念不断深化、低碳建筑发展规模逐渐壮大,未来,建筑生命周期碳计量、碳核查会日趋严格。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4-28

      立足碳计算强化生命周期减碳受访专家指出,伴随着低碳理念不断深化、低碳建筑发展规模逐渐壮大,未来,建筑生命周期碳计量、碳核查会日趋严格。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4-28

      立足碳计算强化生命周期减碳受访专家指出,伴随着低碳理念不断深化、低碳建筑发展规模逐渐壮大,未来,建筑生命周期碳计量、碳核查会日趋严格。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4-27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2022年4月22日《动力蓄电池生命周期碳排放评价规范》团体标准工作组会议以线上方式在北京成功召开。...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教授欧训民以汽车与电池生命周期碳排放、碳定价影响分析为主题分享了研究结果。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4-14

      不仅是欧盟这样的国际组织,宝马、大众、奔驰、雷诺、沃尔沃等跨国整车企业,也逐渐开始向动力电池供应商提出生命周期碳排放要求。...除了在上游原料生产端减少碳排放之外,对废旧电池进行材料回收和梯次利用也是实现锂电池产业链碳排放管理的有效措施。孙逢春认为,通过改进制造技术和回收利用锂离子电池,可以大大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4-14

      不仅是欧盟这样的国际组织,宝马、大众、奔驰、雷诺、沃尔沃等跨国整车企业,也逐渐开始向动力电池供应商提出生命周期碳排放要求。...除了在上游原料生产端减少碳排放之外,对废旧电池进行材料回收和梯次利用也是实现锂电池产业链碳排放管理的有效措施。孙逢春认为,通过改进制造技术和回收利用锂离子电池,可以大大降低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来源:起点锂电大数据2022-04-13

      在电池生产端,远景建立了电池生命周期碳排放的监测与追踪体系,通过准确的碳足迹分析,制定合理的减排措施,同时探索更多有效的零碳解决方案,为企业以及产业链减排赋能。

      来源:杜栋2022-04-08

      据统计,建筑生命周期碳排放约占全社会碳排放的一半。这样看的话,我们就应该审视城市建筑是否为低碳建筑,是否为高耗能建筑?...城市实现“双碳”目标的控制对象城市的情况各不相同,碳排放的程度也不尽相同。

      王志轩:电动交通能源基础设施融合发展的几点建议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03-27

      我体会到我们要加强标准化队伍的建设,各个主体都应该积极支持标准化机构开展工作,改革完善标准化工作机制和流程,在制定标准的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完善车网互动系列标准,加快充电设施与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建设活动相融合,完善产品生命周期碳排放水平相关基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