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2-01
这表明,在频发的煤荒表象掩盖下,煤电矛盾才是病根所在。 尽管今年煤电谈判形式革新,鼓励煤价市场化,但电价的市场化形成机制并未最终形成。因此,“一边倒”式的谈判再次激化煤电矛盾。
来源:互联网2010-01-20
发电企业成本再度上升电价有上调压力 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完善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长达16年的煤炭价格管制宣告结束,政府彻底退出煤电谈判。...过渡期内,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调整发电企业煤价上涨比例,由煤电联动最高上限,适当控制涨幅。
2010-01-19
安信证券首席电力行业分析师张龙认为,政府在近几年已经逐步退出煤电谈判,过去几年谈判的煤价也是谈判双方自己确定,政府只是提供一个场地把大家组织起来,所以政府退出的影响没有想象得大。
来源:互联网2010-01-18
2009年12月15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完善煤炭产运需衔接工作的指导意见》,终止了一年一度的煤炭订货会,代之以煤电企业双方自主谈判,形成合同由中国煤炭市场网进行网络汇总。...省社科院一位研究员告诉记者,煤企之所以在煤电谈判中能够逐渐取得话语权,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省在应对金融危机中采取的“按需定产”策略。此举对于防止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协调市场供需起到了积极作用。
来源:互联网2010-01-06
黄腾称,2008年10月金融危机开始,各项经济指标都面临减速压力,铁路运力也较为富足,故此贯穿2008年12月至2009年10月份之前的煤电谈判主要集中在煤炭价格上。...离最后期限不到10天,缺少政府角色的2010年煤电谈判骤然加速,来自中国煤炭市场网的最新统计,至1月5日8时,全国煤炭运需衔接已初步汇总39063万吨,较前一天大增8367万吨,创合同汇总以来的天量
来源:互联网2010-01-05
地方干预 省内省外两重价 此次“衔接会”形式变革,被市场解读为行政力量将退出对煤电合同谈判的干预。不过,为了保障地方经济的发展,一些地方政府并没有放弃对本省煤电衔接的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