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硅碳负极材料”相关结果233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10-25

      该项目中,年产5000吨碳纳米管粉体对应道氏技术各碳材料基地在现有10万吨浆料产能规划基础上新增10万吨浆料产能,项目建成后,兰州基地将成为国内重要的碳纳米管导电剂一体化研发生产基地,以及技术先进的硅碳负极材料一体化研发生产基地

      来源:古田发布2022-10-11

      二期项目于今年2月动工建设,生产6万吨高端负极材料及动力电池高性能硅碳负极材料,正式投产后年生产可达15万吨,产值70亿元以上。...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福建杉杉科技有限公司二期投产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签约仪式在古田大甲举行。

      来源:中国能源网2022-09-13

      以及当下携手行业上下游,在纳米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纳米硅碳负极材料、大规模长寿命安全储能等领域开展深度布局,以多元化的技术路径推进风光储氢、源网荷储一体化、移动能源生态化的丰富实践。...集团依托在绿色电力、售电与用户侧能量管理、大规模长寿命储能等领域的优势,聚焦重卡、轻商、乘用车等高度适配换电场景,构建全新移动能源生态体系,致力于打通从源头的材料端开始,到清洁电力、车辆/电池运营,以及电池梯次利用

      7月储能融投资事件盘点:两家从事储能系统!6起金额超亿元!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整理2022-08-04

      深圳索理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高能量密度电池核心材料研发商,主要从事硅碳负极材料、固态电解质材料、锂金属负极材料等高能量密度电池核心材料和技术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07-15

      据了解,中试项目的内容是将硅碳负极材料进行中试实验,获得能够进一步产业化的中试技术。经过一年半的建设,现项目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调试和人员培训,基本具备了中试实验和对外服务的基础条件。...据悉,2020年3月,高平市和北京科技大学新材料技术研究院签订储能技术战略合作协议,并于9月成立了北科乾通储能科技研究院。

      来源:电池中国2022-07-05

      相比于碳酸锂,用氢氧化锂制取高镍三元材料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好的充放电性能。目前,特斯拉“炙手可热”的4680电池采用了高镍正极+硅碳负极材料,以及无极耳技术,能量密度高达300wh/kg。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07-04

      其中,一期项目主要建设7万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含10万吨石墨化加工),预计在2022年底先投产3至5万吨石墨化加工产能;二期项目主要建设5万吨硅碳负极材料(含5万吨石墨化加工)、5000吨碳纳米管粉体、

      来源:电池中国2022-06-06

      目前特斯拉的4680电池采用高镍正极+硅碳负极材料,以及无极耳技术,能量密度达300wh/kg,电池容量较目前方案提升5倍、输出功率提升6倍,搭载该电池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可提高16%,电池每千瓦时的成本可降低...值得注意的是,4680电池在结构及材料体系上均有改进,分析师认为

      推动储能技术装备产业化发展!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四五”规划印发

      来源:广州市人民政府2022-06-06

      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用锂电池正极材料、隔膜材料、电解液和其他配套材料,提升镍钴锰三元系、磷酸铁锂等锂电池正极材料比能量和能量密度,加大对高镍三元材料硅碳负极材料开展的电解液研发与生产,进一步提高锂电池包装

      来源:电池中国2022-05-05

      该项目总投资56亿元,其中作为二期项目的5万吨高端硅碳负极材料生产项目落地玉溪后,将建设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动力电池高端负极材料生产基地。...据业内测算,制造1gwh电池大约需求1000吨负极材料。显而易见,未来两大巨头对负极材料的需求都将非常巨大。实际上,早在今年2月“宁王”就已经出手。

      来源:起点锂电大数据2022-05-05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起点锂电大数据”id:weixin-lddsj)1、获多氟多领投 航盛锂能电解液项目加速推进企查查资料显示,航盛锂能成立于2021年8月,主要从事锂电池电解液和硅碳负极材料的研发...起点锂电大数据了解到,航盛锂能总部已布局电解液和硅负极材料,电解液规划产能为10万吨/年,其中一期3万吨/年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2022年第四季度投产,投产后公司电解液产能可达7万吨/年。

      来源:电池工业网2022-04-25

      近年来,随着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越来越高,石墨对电池能量密度提升的贡献逐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硅碳负极材料逐渐进入市场。...经行业机构测算,高镍811软包电池使用450mah/g的硅碳负极,全电池能量密度可以自280wh/kg提升至295wh/kg。而硅基负极厂商也已经开始瞄准动力电池目标客户。

      来源:电池中国2022-04-21

      目前特斯拉的4680电池采用高镍正极+硅碳负极材料,以及无极耳技术,能量密度达300kwh/kg,电池容量较目前方案提升5倍、输出功率提升6倍,搭载该电池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可提高16%,电池每千瓦时的成本可降低...他预计2022年,全球高镍在三元材料装机中的占比有望提升至50%左右。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4-21

      延伸阅读硅基负极主要是指石墨掺硅复合材料,掺杂产品包括硅碳负极材料及硅氧负极材料,能够大幅改善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被业内看作最具潜力的下一代锂电池负极材料

      新钠离子电池发布!已有十余家企业布局钠离子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04-19

      2022年3月31日,远信储能签订《姚安县新能源产业规划与投资合作框架协议》,将逐步引入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双向变流器、储能集装箱、电力电缆、金属机具加工、硅碳负极材料、正极材料等新型储能上游企业落户姚安

      Q1<mark>负极材料</mark>投扩产复盘

      来源:高工锂电2022-04-15

      此外,btr与针状焦山东京阳合资公司山东瑞阳在深圳启动年产4万吨硅基负极材料项目建设;湖南宸宇富基成立之初就将目光锁定在碳负极材料硅碳负极材料、一氧化硅以及纳米硅等新领域,并于一季度在广西玉林启动年产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2-04-12

      一期计划建设规模7万吨石墨负极材料(含10万吨石墨化加工),计划2022年5月底开工,计划建设周期16个月(不含3个月冬歇期);二期计划建设规模5万吨硅碳负极材料(含5万吨石墨化加工)、5000吨碳纳米管粉体

      来源:中国储能网2022-04-08

      “碳中和”目标下新能源行业高速发展,规模化扩张的战略机遇,利用姚安县、楚雄州丰富的新能源资源,发挥龙头企业“吸水”效应,逐步引入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双向变流器、储能集装箱、电力电缆、金属机具加工、硅碳负极材料...、正极材料等新型储能上游企业落户姚安,利用5年时间,实现绿色储能产业年产值不低于100亿元,打造姚安县“百亿级储能装备制造基地”,形成在云南省乃至我国西南地区有影响力和产业协同示范效应的“姚安绿色储能产业集群

      来源:云南省人民政府2022-04-07

      在磷镍锰系正极材料硅碳负极材料、电池辅助材料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驱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科技赋能产业创新的效果更加明显,钠离子电池、全固态电池、无钴材料电池、固液混合锂电池、金属空气电池等研发应用取得新进展

      一季度投资超5500亿元!锂电产业链投资热情高涨

      来源:电池中国2022-04-06

      目前在三元高镍领域,多家企业已经开始导入硅碳负极材料,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在磷酸铁锂领域,部分材料企业配合电池企业,通过研发磷酸锰铁锂材料,来提升磷酸铁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和低温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