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热失控”相关结果1521

      来源:电池联盟2020-06-18

      此外,在模组层面,想要运用大电芯模式,必然要用到极简的设计,而现有的分隔距离,在圆柱小电芯热失控的技术上得到了很大的保证,如果要做到无钴化,在逻辑上也行得通。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0-06-17

      由于以上原因,在极端情况下动力电池包可能存在热失控和起火风险,存在安全隐患。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将免费为召回范围内车辆采取以下召回措施,以消除安全隐患。...北极星储能网获悉,国家市场监管局6月15日公告,因动力电池包可能存在热失控和起火风险,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决定自2020年7月1日起,召回2017年12月1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生产的部分力帆650ev300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6-17

      “众所周知,安全事故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致命隐患,而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的本质是电池热失控。而在近年发生的电动车起火事故中,搭载三元锂电池的电动车起火次数远高于磷酸铁锂电池。”...而孙华军也通过了一组数据展示了磷酸铁锂材料与三元锂材料在安全性上的区别:“在500℃的温度下,磷酸铁锂材料结构仍非常稳定,但三元锂材料在200℃左右就会发生分解,且化学反应较剧烈,会释放氧分子,更容易引发热失控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6-17

      “要特别注意5g锂电池储能的安全问题,任何安全问题的出现,都会有先兆,电池的bms要能够探知这些变化,通过斜率控制和模糊控制等方法,及时将电池从系统中隔离,避免发生起火或者热失控蔓延等问题。”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6-10

      裴哲义认为,电化学储能的大发展,需要业内人士深入开展电池系统火灾蔓延的影响规模研究,建立电池热失控预警模型,制定电池系统安全防护体系和防护装置联动控制策略,开发具有清洁、高效的电池安全防护装置,有效抑制电池热失控扩散及火灾蔓延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6-10

      裴哲义认为,电化学储能的大发展,需要业内人士深入开展电池系统火灾蔓延的影响规模研究,建立电池热失控预警模型,制定电池系统安全防护体系和防护装置联动控制策略,开发具有清洁、高效的电池安全防护装置,有效抑制电池热失控扩散及火灾蔓延

      来源:电池网2020-06-05

      电动汽车的电池安全问题,一般是指电池的热失控。对比目前电动车常用的两种主流电池,磷酸铁锂材料本身具有放热启动温度高、放热慢、产热少、材料在分解过程中不释放氧气不易起火四大优势。...“在500℃的温度下,磷酸铁锂材料结构都非常稳定,但三元锂材料在200℃左右就会发生分解,且化学反应较剧烈,会释放氧分子,更容易引发热失控。”弗迪电池公司副总经理孙华军表示。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6-03

      符合现阶段技术水平记者在梳理三项强标时发现,“三项强标”分别是从整车、电池、电动客车三个方面提出准入门槛,而亮点则基本围绕“强制、安全、电池”进行展开,例如在《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中重点强调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

      来源:微锂电2020-05-28

      针刺测试源自21世纪初3c消费电子锂离子电池滥用安全测试要求,用于模拟裸露电芯被外部尖锐异物刺穿导致热失控的后果。...特别是标准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明确要求电池单个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

      来源:E车汇2020-05-27

      “电池安全事故就是发生热失控热失控有很多诱发因素。”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曾经说到。...发布会上,比亚迪公开了一段试验视频:三元锂电池在针刺瞬间出现剧烈的温度变化,表面温度迅速超过500℃,并发生极端的热失控——剧烈燃烧现象,电池表面的鸡蛋被炸飞;“刀片电池”在穿透后无明火,无烟,电池表面的温度在

      来源:电动知家2020-05-26

      并且目前新国标中已取消单体独立项目针刺测试作要求,仅作为单体热失控的触发条件。对于宁德带时代的观点,网友也给出了支持!总结一下,此次宁德时代从市场、系统安全及标准的角度进行分析,也不无道理。

      来源:汽车之家2020-05-25

      但正如前文中所说到,当受到不可抗力的外力影响时,热失控是电池最大的安全隐患,因为目前从行业到车企

      来源:车质网2020-05-25

      特别是增加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足够的逃生时间。...相比之下,更加注重技术研发的比亚迪则推出了最新一代的“刀片电池”,基于安全指数较高的磷酸铁锂电池打造,其失控温度远高于三元锂电池,同时电池组具有更高的整体刚性,抗变形、耐挤压和抗穿刺的能力也更强,并顺利通过了行业公认最严苛的

      宁德时代三元电池针刺试验瞬间爆炸燃烧!官方重复测试被网友评“在自黑”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0-05-25

      在5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gb 3038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中,特别提出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

      来源:cnBeta2020-05-22

      此外,它们相当易燃,因此会在被称为热失控的过热过程中点燃。固态电池试图通过用环保、不易燃的固体陶瓷电解液替代液体电解液来解决这些问题。

      网友硬核进行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穿刺测试!瞬间起火爆炸

      来源:快科技2020-05-21

      此外,在5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gb 30381-2020《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中,特别提出了电池系统热扩散试验,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为乘员预留安全逃生时间

      来源:新浪汽车2020-05-21

      三项强标中涉及的电池系统热事件报警信号要求,能够第一时间给驾乘人员安全提醒;要求电池单体发生热失控后,电池系统在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等,将大幅提升电动车的安全性,并最大程度解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谁家更靠谱?“无钴”动力电池争夺大战

      来源:汽车之家2020-05-21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副秘书长王子冬也坦言,电动车发展在延续锂电池技术路线的时候,出现热失控、内短路等诸多问题。

      来源:高工新汽车评论2020-05-20

      现在市场上每家企业的电池技术不一,电池型号非常多,不同化学体系、电芯尺寸、电芯类型、容量和热失控触发方式,这使得每种电芯和电池系统在热失控的过程存在很大差异。...这次的5分钟是首次做出时间量化,要求电池管理系统在识别单电芯热失控信号后,通过主动或者被动策略,争取在5分钟之内把热失控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消息一出,又一次引发三元和磷酸铁锂安全之争。

      来源: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2020-05-20

      他所领导的课题组研究涵盖了从电池管理和故障诊断到热失控及其蔓延的方方面面。如果你关心电池安全,他是你必须要关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