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环境承载能力”相关结果1311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5-04-03

      为落实国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和部署,现制定本市2015年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工作安排如下:一、明确年度工作目标,严格落实目标责任要进一步认识当前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从现实国情、市情和需要出发

      来源:分布式能源2015-04-03

      承压能源供给短缺和环境承载能力见顶,第三次工业革命结合了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系统催生能源互联网。...未来能源互联网上将出现开放性的能源交易平台,为各个参与方提供开放共享的交易环境,支持能源交易、碳交易等多种交易类型。而碳交易市场由于买卖双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来源:新华网2015-03-31

      张工表示,用好大气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生态保护红线、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三个抓手,按照保护优先环境优先的法定原则,建立大气环境容量对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的刚性约束机制,树立绿色化的执政理念,有舍有得做减法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2015-03-25

      其二,此前一些省区项目建设无序过热,超出了环境承载能力。新型煤化工体量与排放量巨大,需要足够的水资源、煤炭资源保障,还面临国家对地方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控制的约束。...同时,在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有序推进示范项目建设,切勿违规立项。

      来源:申万环保公用2015-03-23

      承压能源供给短缺和环境承载能力见顶,第三次工业革命结合了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系统催生能源互联网。...未来能源互联网上将出现开放性的能源交易平台,为各个参与方提供开放共享的交易环境,支持能源交易、碳交易等多种交易类型。

      来源:中国化工报2015-03-20

      其二,此前一些省区项目建设无序过热,超出了环境承载能力。新型煤化工体量与排放量巨大,需要足够的水资源、煤炭资源保障,还面临国家对地方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控制的约束。...同时,在生态环境和资源条件允许的前提下,有序推进示范项目建设,切勿违规立项。

      来源:能源观察2015-03-12

      对重大水电工程项目开展可行性和不可行性研究,从环境承载能力和生态敏感程度等角度充分研究其负面效应。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之放在与环境评价同等重要的地位,作为项目核准的前提。

      来源:水工业市场微信2015-03-11

      另一方面是从资源环境约束看,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这就要求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严守生态保护红线,让透支的资源环境逐步休养生息,增加生态产品供给和环境容量,所以

      来源:新华能源2015-03-10

      二是基于对油气产业发展的国内外市场环境的战略判断,结合技术水平和环境承载能力,制定煤制气产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引导煤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二是这些主流煤气化技术都是国外早期开发的技术,当时环境问题并不突出,因此在研发时并没有过多地考虑环保要求,而随着环境压力日益凸显,这些老技术存在的先天不足,就逐渐显现了出来。

      来源:国家电网报2015-03-06

      长期以来,我国能源配置过度依赖输煤,电力发展以就地平衡为主,哪里缺电就在哪里建电厂,超过60%的煤电机组集中在环境承载能力弱的东中部地区。...刘振亚提出,加快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特高压电网建设,实施两个替代,是全面解决经济、能源电力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战略途径。要加大电网投资、加快电网发展,全面实施两个替代。

      来源:中化新网2015-03-04

      一是在推进煤电大基地大通道建设中,提出依据区域水资源分布特点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严格执行煤矿环保和安全准入标准,推广充填、保水等绿色开采技术,重点建设晋北、晋中、晋东、神东、陕北、黄陇、宁东、鲁西、两淮

      来源:半月谈网2015-03-04

      二是在东中部环境承载能力逼近上限之后,外来排污大户意欲以产业承接转移为名西迁。稍有不慎,可能造成东污西移。...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係,必须坚持合理控制开发强度,调整优化国土空间结构,发展生态经济和环境友好产业

      来源:国家电网报2015-03-02

      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电力行业要推动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方式。面对化石能源日渐枯竭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压力,要加快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开发利用。...改善生态环境,需要加快清洁能源利用,也需要优化化石能源的开发布局和结构,西部、北部大型能源基地集约开发将会加快,这对跨区输电提出更多需求。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5-02-28

      与此同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但是以煤炭为主要一次能源的能源消费结构因受环境影响的制约越来越难以为继,可以说,在此能源消费结构下中国的环境承载能力已达或接近上限。

      来源:光明网2015-02-28

      而这些发展规划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对水资源的环境承载能力考虑不足。以长江经济带为例,作为中国经济下一阶段的发力点之一,长江经济带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我们特别注意到的是,目前虽然已经把水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的章节写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里面,但是对长江经济带的生态承载量关注不够,对长江流域的淡水资源到底能支撑多大的经济总量研究不足

      来源:中国内蒙古2015-02-27

      一是在推进煤电大基地大通道建设中,提出依据区域水资源分布特点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严格煤矿环保和安全准入标准,推广充填、保水等绿色开采技术,重点建设晋北、晋中、晋东、神东、陕北、黄陇、宁东、鲁西、两淮、云贵

      来源:中国煤炭报2015-02-16

      生态环境方面,我国环境承载能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其他国家不断向我国施加压力。从投入模式看,2013年,我国煤炭行业人均煤炭产量不足700吨,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5-02-15

      但环评单位认为,按照鄂尔多斯的环境质量现状和节能减排目标完成情况来看,这一目标会极大地挑战当地的环境承载能力,因此将规划中涉及火电的规模和布局均做了调整。...顾明表示,战略指导计划,计划指导项目,从战略层面考略环境影响和项目布局的问题,将环境的考虑纳入到经济社会综合决策中,能够将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与环境目标从两张皮拧成一股绳,统筹推进现有环境问题的解决。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5-02-12

      他认为到1.5~2千瓦估计就可能不会再往下发展,因为我们的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同时要考虑节能减排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来源:i投资微信2015-02-10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实行环保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制定经济政策应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对未完成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实行环评限批,分阶段、有步骤地改善环境质量等。强化企业治理污染的责任。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