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3-08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近日,内丘县河北建滔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原焦化生产装置场地内正在建设的年回收二氧化碳20万吨的碳捕集及利用项目。...该项目可将建滔现有锅炉烟气中的二氧化碳捕集后进行资源化利用,进入回收装置生产出来的一氧化碳作为公司产品冰醋酸的主要生产原料。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2-03-08
我们还要加强煤电清洁低碳技术研发,加快推进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多污染物一体化近零排放等技术创新与工程应用,持续推动煤电向低碳、零碳乃至负碳转变。...每年核定一次储能配置比例,价格主管部门每年核定一次储能成本价格,并将储能成本纳入光伏电站保障性收购价格的成本核算中;对于电网侧储能项目(或者共享储能项目)参照成本加合理收益的办法核定调峰、调频服务价格和利用率
来源:北极星能源网2022-03-08
我们还要加强煤电清洁低碳技术研发,加快推进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多污染物一体化近零排放等技术创新与工程应用,持续推动煤电向低碳、零碳乃至负碳转变。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2-03-07
我们还要加强煤电清洁低碳技术研发,加快推进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多污染物一体化近零排放等技术创新与工程应用,持续推动煤电向低碳、零碳乃至负碳转变。...煤电作为煤炭最清洁高效的利用方式,长期以来为保障我国安全稳定用电、降低经济社会成本作出了积极贡献。新能源发电的间隙性和波动性,需要煤电加快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
来源:人民网2022-03-07
新能源主动支撑、友好并网技术、大规模长时间尺度储能技术尚未突破,以输送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输电、柔性直流输电等技术装备正在研发,氢能利用,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颠覆性技术前景尚未明朗。
我们还要加强煤电清洁低碳技术研发,加快推进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多污染物一体化近零排放等技术创新与工程应用,持续推动煤电向低碳、零碳乃至负碳转变。...中能传媒: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有序减量替代,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煤电在推进能源低碳转型过程中,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陈修言建议,国家层面安排部署一批重大项目,加强清洁能源发电、先进输电、高效碳捕集利用等领域基础理论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将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和示范工程纳入国家试点。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2022-03-04
日前,全国政协委员,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马永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作为大规模减碳技术,将有力助推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目前我国ccus产业发展迅速,但受限于成本
来源: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2022-03-04
实施的生产工艺深度脱碳、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绿色低碳改造;节能环保、新能源、绿色产品、可降解塑料等节能低碳新兴产业培育项目。二、申报条件(一)在四川省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业。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3-03
突破一批高效储能、能源电子、氢能、碳捕集利用封存、温和条件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推广应用。...以新一代清洁高效、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工艺装备为重点,推进节能改造和污染物深度治理。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推广高效精馏系统、高温高压干熄焦、富氧强化熔炼等节能技术。
来源:电网头条2022-03-03
巩固提升碳汇能力,推进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积极推进近零碳排放示范工程、碳达峰试点示范建设,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研究。...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引导重点排放单位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支持胜利油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重点实验室建设。举办碳达峰碳中和国际论坛,推动烟台开展智能低碳城市试点。支持枣庄集聚发展锂电产业。
来源:新华网2022-03-03
湖北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湖北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将瞄准建设双碳战略智库、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关键技术创新、新能源技术创新、储能技术创新、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抽水蓄能技术创新、节能技术创新等7大方向,力争通过
湖北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瞄准建设双碳战略智库、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关键技术创新、新能源技术创新、储能技术创新、新型电力系统技术创新、抽水蓄能技术创新、节能技术创新等七大方向,力争通过3年建设,打造全球领先的碳中和工程技术创新中心和战略智库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22-03-03
零碳园区的核心在于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综合能源系统,综合能源系统基于多能互补方式,在系统内融合零碳新能源、零碳储能、多能耦合、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在外部考虑碳中和、碳回收等多种零碳模式,将园区的能源需求和供给进行一体化的统筹和协调
来源:科技部2022-03-03
中方专家和代表着重介绍了我国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产业集群及示范项目,并围绕碳中和目标下我国国家及各省份发展规划作分享。
来源:中石化石油工程公司2022-03-02
据悉,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中国石化所属齐鲁石化-胜利油田ccus项目已于近日全面建成,对有效提升我国碳减排能力、搭建“人工碳循环”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力推动我国
来源: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2022-03-02
,连续发布《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年度报告》;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碳情速报技术体系,实现分月、分省、分部门的二氧化碳快速核算和评估;建立环境规划院版中国2020-2060年二氧化碳排放路径模型
来源:电网头条2022-03-02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3-02
随着绿色财税金融作用不断增强,下一步还将支持开展脱硫脱硝除尘排放、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即ccus)等项目的企业享受所得税税收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