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数据中心用电”相关结果1141

      来源:陕西省发改委2023-06-05

      各市(区)发展改革委与大数据管理局要共同指导数据中心、电信公司合理控制机房温度,避免过度散...各市(区)发展改革委与大数据管理局要共同指导数据中心、电信公司合理控制机房温度,避免过度散热,优化设备设施及其运行负载管理,加强运维人员节电意识,避免设施设备无效或低效运行。

      来源:陕西省发改委2023-06-01

      各市(区)发展改革委与大数据管理局要共同指导数据中心、电信公司合理控制机房温度,避免过度散热,优化设备设施及其运行负载管理,加强运维人员节电意识,避免设施设备无效或低效运行。...二、工作目标公共机构用电月度监测覆盖率达60%以上,原则上迎峰度夏度冬期间用电量增速不高于第三产业。居民参与迎峰度夏度冬节电活动达到60万户次,单独计量的市政路灯照明全面实现用电月度监测。

      今年全国电力供需或呈紧平衡态势——访国网能源院经济与能源供需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吴姗姗

      来源:能源新闻2023-06-01

      在经济持续向好、降温需求增加的双重拉动下,服务业用电增势有望进一步走强。...影响今年电力供需主要因素有未来一段时间国内的经济走势,比如三大需求恢复的情况,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化工、建材以及5g基站、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等相关重点行业的生产和运行情况决定了电力需求增长的基本面,

      2023年浙江省杭州市有序用电工作方案:安排负荷644万千瓦 分6级执行

      来源:杭州市发改委2023-05-31

      加强数据中心应急响应能力,全市数据中心应提前备足发电用燃料,在供电形势紧张期间接受供电公司调度部门统一调度,全力配合顶峰发电。合理有序安排地方小电源机组快速完成检修,强化小水电水位及顶峰能力管控。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5-29

      同时,极端热浪天气往往还伴随着野火风险提升,这也意味着用电高峰期往往会存在电力传输限制。...北美电力运营商pjm首席执行官马努·阿萨纳持有类似观点,他指出,经济电气化和数据中心用电量增长带来更高负荷,为保障用电需求该公司已计划放慢传统发电机组退役的速度。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5-19

      第二阶段扩展碳计量能源对象,实现全能源、全行业碳计量体系建设,深化碳计量数据中心和能源数据中心应用,完成全景碳排放计量体系建设。...目前大连供电公司已与多家企业达成碳达峰、碳中和建设合作意向,启动重点用户用电能耗数据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并准确收集重点用户电碳排放计量、电碳耦合分析等数据分析,已具备进行全省碳计量研究的基础条件。

      CIBF2023丨推动绿色发展 构建智慧城市

      来源:欣旺达能源科技2023-05-18

      用电低谷时间,家庭储能系统中的电池组可自行充电,以备用电高峰或断电时使用。除用作应急电源外, 家庭储能系统也因能均衡用电负荷,从而节省家庭电力开支。...可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物联网、通信基站、公网、专网等场景。以创新赋能智慧电力,以储能驱动低碳未来。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5-17

      工业园区、商场、数据中心、通信基站、医院、酒店、银行场所削峰填谷、需求侧响应,电量电费节约、备电及保电等。...同时,系统可解决传统保供电模式下应急发电机难以实现无缝切换、日常运维成本昂贵等问题,有效支撑重要用户和特殊保供电任务,提高客户满意度,进一步优化用电营商环境。

      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2023-05-16

      实施钢铁、石化化工、电力、数据中心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工程。实施重大节能降碳技术示范工程,支持已取得突破的绿色低碳关键技术开展产业化示范应用。...完善用电需求响应机制,开展虚拟电厂建设,引导工业用电大户和工商业可中断用户积极参与负荷需求侧响应,充分发挥全市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作用,深入推进黄浦建筑楼宇电力需求侧管理试点示范,并逐步在其他区域和行业推广应用

      ABB厦门工业中心呈现低碳制造的未来

      来源:ABB2023-05-12

      该项目将提供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良好示范作用,清楚展示abb智能数字技术如何将脱碳和减排(用电间接排放)的愿景变为现实。...该智慧能源解决方案配置发电预测和负荷预测ai算法,通过预测发电和用电的情况,部署调控策略,实现用电低碳化和经济性之间的平衡。

      赋能中国式现代化 ABB亮相第六届“数字中国”成果展

      来源:ABB2023-04-26

      abb电气中国总裁赵永占表示,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通讯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从发电端到用电端,都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场景。...该方案灵活性高,在公有云,私有云或边缘数据中心均可进行部署,将能源及碳管理、运维管理、设备健康管理、报警管理及设备台账管理等方案结合,支持手机移动应用。

      共建清洁能源岛!华为中国数字能源旗舰峰会海南站盛大举行

      来源:华为2023-04-26

      从绿色发电到高效用电,深度参与项目建设,大幅提高新能源比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调整能源结构,共同推进清洁能源岛建设,打造绿色低碳自贸港的靓丽名片。...引领数据中心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为清洁能源岛提供澎湃算力随着自贸港的建设,海南数字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在保障数据算力,提升数据中心能源基础实施建设水平方面,华为数据中心能源参与中国移动(海南·三亚)数据中心建设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4-26

      目前,南京用电智慧响应服务中心正摸排大型楼宇非工空调可调节负荷潜力,通过推政策、提技术等措施加快推进中央空调负荷集中调控能力建设;主动对接各大通信运营商、充电运营商洽谈智慧响应服务合作,不断扩展数据中心

      海联讯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25,767.19万元 归母净利润1028.84万元

      来源:北极星输配电网2023-04-25

      随着电力行业需求变化,加上云计算及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传统数据中心建设面临节能、维护成本等的巨大挑战。建设适应电力行业快速发展的数据中心是电力信息化行业的发展趋势。...海联讯是一家从事电力信息化系统集成业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面向电力企业,以提供综合性整体解决方案的形式,从事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业务,并提供相关的技术及咨询服务,电力信息化解决方案可广泛应用于电力行业产业链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等各个环节

      1289.94亿千瓦时!浙江2023年一季度用电量数据解读

      来源:浙电e家2023-04-21

      在余杭,阿里全球总部、菜鸟产业园陆续投入使用,仁和数据中心用电量也快速增长,仅阿里系企业一季度累计用电量就达到607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40.65%。...制造业体量来看,3月份全省制造业用电,接近历史用电最高水平(2021年8月),31类制造业中有6类行业用电创2019年以来月度用电新高,超8成制造业用电体现出积极向好的趋势,行业用电增长面不断扩大。

      来源:中卫市人民政府2023-04-20

      加快推动电能替代,提高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于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强化数据中心节能管理。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原则上布局在中卫数据中心集群范围内,集群外原则上部署承载边缘计算类和低时延类中型及以下数据中心

      华北电力大学胡继云:大数据操作系统+数据底座赋能电力行业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04-13

      第四,对不同的电力行业企业里面各种数据中心进行使用标准来进行融合的数据分析,通过这样一套数据操作系统,实现对进程的管理。当今电力行业如何做到对电力系统的赋能?...整个电力行业涉及到用电、配电、售电各个环节和周期,所以整个电力数据是极其有价值的。如果从发电数据提升价值,到输电、配电、售电整个流程是乘数效应,能带来价值的激励提升。

      广东普宁市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加快完善高中压配电网 加快数字电网建设

      来源:普宁市人民政府2023-04-04

      提高电网供电能力、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水平,建设和完善城乡电网骨干主网架,加快完善高中压配电网,加快数字电网建设;支持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全力保障5g基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移动数据中心等项目用电;加快提高供电可靠性

      上海静安区2023年碳达峰碳中和及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安排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3-04-03

      实施数据中心能效提升工程,开展既有数据中心能效水平排摸,推进节能改造升级。(四)推进建筑领域提质增效编制建筑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探索用电需求响应机制,引导商业可中断用户积极参与负荷需求侧响应。(三)推动产业低碳体系构建探索研究区级产业能效和碳排放绩效指南。加快布局和培育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发展。

      上海静安区:2023年开展建筑光伏一体化试点  按季度报送光伏进展情况

      来源: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政府2023-04-03

      实施数据中心能效提升工程,开展既有数据中心能效水平排摸,推进节能改造升级。(四)推进建筑领域提质增效编制建筑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探索用电需求响应机制,引导商业可中断用户积极参与负荷需求侧响应。(三)推动产业低碳体系构建探索研究区级产业能效和碳排放绩效指南。加快布局和培育绿色低碳新赛道产业发展。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