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核动力设计院”相关结果697

      来源:中核集团2020-08-03

      7月31日,中核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顾军一行赴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调研指导工作。...顾军强调,核动力院要进一步提高站位,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瞄准新时代发展方向,充分发挥核动力院在技术基础和人才储备方面的优势,以开放的心态、开拓的眼界,建立开放、协同的创新环境,推动中国核动力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核集团2020-08-03

      签约仪式上,为有力支撑双方战略合作协议,中核集团下属成员单位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与乐山市人民政府,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与宜宾市人民政府,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与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签订具体合作协议。

      来源:能源杂志2020-07-31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院长郑明光提到,“小型反应堆将是未来核电发展的方向。其中,海上浮动堆、核动力平台对于海岸线漫长的中国,市场前景广阔,将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0-07-27

      详情点击核动力院故障远程智能诊断平台工程化应用实现新突破近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与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成功签订主泵振动状态实时诊断系统合同,这是核动力院主泵状态实时诊断系统在核电领域的首个订单。

      来源: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2020-07-24

      近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与福建福清核电有限公司成功签订主泵振动状态实时诊断系统合同,这是核动力院主泵状态实时诊断系统在核电领域的首个订单。...(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主泵振动状态实时诊断系统主要基于物联网和大数据架构,对主泵振动信号、转速信号和工艺参数进行实时数字化、汇集、存储和管理,实现了融合专家知识和时频分析的主泵故障诊断

      来源: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2020-07-13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d:npic001) 什么是智能化仪控系统?...在核电关键设备故障诊断与预测方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研发的反应堆远程智能诊断平台prid,使用自主开发的智能诊断分析算法,对关键设备准确、及时开展智能诊断分析,提出运维策略,开创了信息化、一体化、智能化的核电关键设备运维新模式

      方案已出炉!薪酬大改革将在中国<mark>核动力</mark>研究<mark>设计院</mark>实施

      来源: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2020-06-28

      图解薪酬改革——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来源: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2020-06-28

      海南小堆示范工程采用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牵头研发的acp100(玲龙一号)模块化小型堆技术,是我国一体化革新型压水堆,更紧凑、更先进、更安全。

      来源: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2020-06-23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作者:王坤)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系统性研发出“华龙一号”、“玲龙一号”等龙系列反应堆成套技术,打造了华龙一号“龙”系列反应堆装备品牌,随着华龙一号全球首堆

      来源:中核集团2020-06-19

      6月18日,以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自主研发的“龙鳞”平台为核心的自主可控全厂dcs发运现场。

      来源: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2020-06-01

      会上,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采购部根据相关要求,对反应堆压力容器设备开工制造准备工作进行了检查、确认,认为设备具备开工条件,可以开工制造。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5-27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党委书记万钢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5-27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党委书记万钢表示,“华龙一号”作为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已成为一张靓丽的国家名片。...(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能源报” id:cnenergy 作者:卢彬 朱妍)自主技术引领产业升级两会前夕,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和四川华都核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成功研制出ml-c型控制棒驱动机构,这是目前世界上寿命最长

      来源: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2020-05-22

      田湾核电5、6号机组堆芯测量系统设备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自主设计并采购。...(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d:npic001 作者:刘强 蒋天植)堆芯测量系统是核电厂重要的核岛专用仪控设备之一,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反应堆堆芯中子注量率分布、燃料组件出口反应堆冷却剂温度和反应堆压力容器水位的测量数据

      来源:中核集团2020-05-12

      sic复合包壳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牵头自主研制,将sic纤维编织成预制体,通过化学气相渗透工艺进行致密化,完成预制体气孔填充,具有优良的高温耐氧化性能、抗辐照损伤性能以及较高的高温强度,可有效降低严重事故下包壳材料氧化速率

      来源:中核集团2020-05-11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核集团” id:cnncgzwx 作者:吴昊 黄文慧)日前,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和四川华都核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ml-c型控制棒驱动机构在完成1200万步热态寿命试验后,又顺利通过了抗震试验

      来源:中核集团2020-04-27

      4月25日,我国医用同位素产业喜讯传来: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研制生产的首批国产化堆照锶-89核素正式交付成都中核高通同位素股份有限公司,并经专家验证相关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0-04-20

      万钢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党委书记据公开资料显示:万钢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党委书记,王丛林主持院工作。4月10日上午,四川大学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在成都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

      来源:中国原子能科学院2020-04-16

      2003年5月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副院长。2008年9月主持全院行政工作。2009年1月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院长。2020年3月任中国原子能科学院党委书记。

      来源:中核集团2020-04-15

      近日,中核集团“数字核电”建设再传喜讯:由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承担的华龙一号漳州核电项目1、2号机组棒控棒位系统顺利通过设计审查,即将实现工程应用。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