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我要投稿
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工程院院士罗琦任中国原子能科学院党委书记。
3月31日,中核集团董事会秘书潘建明、战略规划部主任李光亚、副主任罗清平等一行来原子能院调研指导科研院所改革工作。院党委书记罗琦及领导班子成员、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潘建明一行听取了院2019年改革进展的汇报,肯定了原子能院取得的成绩,并传达了中核集团党组对院改革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他要求原子能院坚持问题导向和战略导向,按照中核集团董事长余剑锋的指示,继续坚定不移地推动改革,将科技研发、技术成果、人才培养作为改革重心,探索科技成果转向市场的途径和方式,并通过落实改革措施,让原子能院的机制活起来、人员动起来、激励实起来、科技强起来、产业大起来。
罗琦感谢集团公司一直以来对原子能院改革的关心和支持,并表示,未来原子能院将进一步领会、落实集团改革指导意见,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步伐。
罗琦履历
罗琦,男,1967年10月出生,汉族,四川富顺人。1993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6月参加工作。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2003年5月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副院长。2008年9月主持全院行政工作。2009年1月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院长。2020年3月任中国原子能科学院党委书记。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据中核集团官方消息,聘任罗琦同志为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免去雷增光同志的现任职务,退休,担任科技委高级顾问、战略咨询委委员。罗琦简介现任全国政协委员。核动力反应堆设计技术领域专家,曾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院长,中国原子能科学院党委书记。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
万钢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党委书记据公开资料显示:万钢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党委书记,王丛林主持院工作。4月10日上午,四川大学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在成都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上,省委组织部部长王正谱、校长李言荣、核动力院书记万钢分别作了讲话。相关阅读中核集团与国家能源集团
再过四个多月,山东省海阳市部分居民将用上稳定、清洁的核能取暖。这是今年山东省海阳市政府与国家电投山东核电签约的核能供暖项目,也是国内首个正式落地的核能清洁供热项目。拓展核能应用场景“根据项目计划,今年12月,海阳核电将具备向周边提供70万平方米供热能力,2021年具备满足海阳市内供热能力
人工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的关键科技,被创新领域誉为“皇冠上的宝石”。我国人工智能、机器人经过产品与资本浮躁、热捧的“野蛮生长”阶段,正进入资本与产品良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核工业机器人作为特种机器人也进入了蓄势发展的新阶段。1.当前,我国特种机器人市场正处于发展的上升期。2.到2020年,我国
9月27日,标志着我国原子能时代起点的“一堆一器”建成60周年座谈会在中国原子能科学院召开。“亲切、激动”无论是会上的讲话,还是会后接受记者采访,中核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余剑锋都爽直地表达着自己此刻的感受:“核科技创新的基石地位从未动摇”“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核工业非常重要的任务,对于
9月1日,中核集团自主研发华龙一号核电厂安全级DCS龙鳞系统重要设备安全级显示单元(SVDU)正式通过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组织的专家鉴定。作为维护机组安全的核级安全显示设备,该产品具备数字化、高可靠、一体式的特点,总体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关键技术指标国际领先。(来源:中核集团ID:cnncgzw
《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中三代核电再次跻身国家工业建设重点议题,中国能源装备领域将主攻当前能源产业发展亟需的三代核电。三代核电主宰国内市场由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前,中国将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较完善能源装备
三代核电再次跻身国家工业建设重点议题,中国能源装备领域将主攻当前能源产业发展亟需的三代核电。日前,《中国制造2025能源装备实施方案》出炉(下称《实施方案》),并提出了上述目标。三代核电主宰国内市场6月20日晚,国家能源局官网发布的一篇文章称,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中国
如同生物代谢一样,任何工业生产都免不了产生排泄物,核电站也不例外。但相比之下更令人担忧的是,核电站的排泄物核废物带有放射性,对生物和环境的杀伤力和持续影响都非同小可。随着核电站的运转,这些不断产生的核废物怎样处置才能确保安全?《环境与生活》就此采访了中国原子能科学院研究员罗上庚。
如同生物代谢一样,任何工业生产都免不了产生排泄物,核电站也不例外。但相比之下更令人担忧的是,核电站的排泄物核废物带有放射性,对生物和环境的杀伤力和持续影响都非同小可。随着核电站的运转,这些不断产生的核废物怎样处置才能确保安全?《环境与生活》就此采访了中国原子能科学院研究员罗上庚。
2024年11月11日上午,2024年第三届中国核能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大会以“高质量创新发展打造核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
9月22日,铀资源探采与核遥感全国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建设启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铀资源与核遥感领域开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新质生产力发展新阶段。该实验室是我国天然铀和核遥感领域的首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凝聚了全国优秀研究力量,由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核工业北京化工
中核集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核工业发展道路坚持创新驱动增强竞争优势(走企业,看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我国核工业领域捷报频传:福建福清,“华龙一号”获得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综合指数满分,充分验证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安全性和先进性;海南昌江,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反应堆“玲龙一号”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报告在回顾2023年工作时提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果丰硕,第四代核电机组等高端装备研制取得长足进展。核电领域提案涉及加快实施核能“三步走”、核电纳入绿电体系、提高核能国际影响力……等话题,看看温枢刚、杨长利、
“我们当前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热潮之中,这次工业革命中的一个关键就是智能化与清洁能源。核科技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引领清洁能源发展的关键,也是培育第五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此次全国两会期间,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核集团总工程师罗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要推动核科
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于昨日下午3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于今日上午开幕。近期,电力能源领域代表委员们积极为推动电力领域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话题涉及人们所关心的清洁低碳、新型能源体系、绿证交易、新能源汽车、碳关税等。电力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排名不分先后):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于2024年3月5日召开;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将于2024年3月4日召开。来自中核集团的3名全国人大代表和5名全国政协委员将参加此次全国两会。中核集团8位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将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认真履职尽责,结合碳达峰碳中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质量发展、“走出去”
11月22日,两院院士最新增选名单公布。根据2023年增选结果,共选举产生74位中国工程院院士、59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胡石林、清华大学的吕俊复、华北电力大学的杨勇平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叶国安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胡石林,1965年11月生。中核集团首席专家
电网碳排放因子体系尚不完善、绿电环境价值未得到充分认可,亟待政策制定方尽快理清管理逻辑,为推动电力消费端碳减排、落实“双碳”目标夯实基础。作为碳排放的重点领域,电力消费端碳减排量的核算关乎整体减碳进程。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10月27日发布的《中国区域电网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研究(2023)》
作为碳排放的重点领域,电力消费端碳减排量的核算关乎整体减碳进程。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10月27日发布的《中国区域电网二氧化碳排放因子研究(2023)》指出,电网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是精准核算电力消费引起的温室气体间接排放量的基础,是定量分析并推动消费端碳减排的重要参数,其空间精度和时效性对区
我国新能源发展及绿电市场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粗放式发展可能导致投资浪费,所以绿电市场建设需要精雕细琢,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机制。不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管,不提高调度灵活性与市场开放性,很难激发各类主体参与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我国绿电交易已两周年。两年来,有关绿电交易的地方政策、项目与
日前,中核集团发布关于不法分子假冒中核集团有关情况的声明。声明表示,近期,有不法分子伪造“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合同专用章”等印章,假冒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我公司”)名义大量采购钢材,诱骗供应商未收款先供货,对供应商带来损失风险,也对我公司造成
5月6日8时38分,三门核电4号机组核岛屏蔽厂房墙体钢板混凝土结构(SC)第11-12层模块顺利吊装就位,为4号机组安全壳顶封头就位里程碑节点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本次吊装的SC11-12层模块充分秉承“应模尽模”理念,进一步提升了屏蔽厂房建造效率。该模块由两层24个子模块拼装而成,整体呈圆筒型,外径约4
自“双碳”目标确立以来,央国企凭借资金与资源优势,迅速成为新能源装机领域的中坚力量。然而,2024年起,国家电投、南方电网、三峡集团等央国企相继出售转让新能源资产,其中涉及多个光伏项目公司。北极星统计了2024年以来国家电投、国家电网、中广核、东方电气、中电建、中核、中煤、中国中车集团、
近年来,我国光伏装机增长迅猛,同时大量已建成的光伏电站随着运营年限的增加,导致光伏电站运维需求也在逐年增大。据北极星根据公开信息统计,今年1-4月,已公布中标结果的运维项目超47.2GW。其中,华能集团、国家能源集团、华润电力等9家央国企的定标规模均达到GW级,合计规模超41GW,华能集团以11.6
5月1日,我国首座商业重水堆核电站——中核集团旗下上市公司中国核电投资控股的秦山核电三期1号机组与华东电网解列,正式完成本次燃料循环发电任务。至此,该机组自2023年4月24日并入华东电网以来,保持安全稳定经济环保运行,单循环连续运行738天,创下了我国在运核电机组连续并网运行的最长纪录,以
据北极星氢能网不完全统计,4月共计16个氢能项目传来消息,涉及氢能制储输用多个领域,详情如下:签约4月,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与江苏富仕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建设绿氢智慧能源一体化示范项目。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15万吨绿氢、60万吨绿色甲醇和40万吨绿氨项目。据了解,
4月29日,中核集团创新产业集群布局雄安新区暨雄安科技园项目开工动员活动在项目现场成功举办。这标志着中核雄安科技园项目正式开工,中核集团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战略决策部署、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助力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中迈出坚实步伐。活动前,河北省政协主席,省委常委,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
4月,全球核电发展史迎来里程碑时刻——中国自主研发的“玲龙一号”(ACP100)全球首堆主泵在海南昌江成功吊装就位。这一直径仅3.36米的核心设备,不仅是反应堆冷却系统的“心脏”,更标志着我国在模块化小型堆(SMR)领域实现了从设计到工程实施的跨越式突破。(来源:能源新媒文/范珊珊)作为全球首
4月18日,中核集团党组副书记、总经理申彦锋在集团公司总部会见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宋迎东一行。双方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就进一步加强科研攻关、平台建设、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辛锋参加会见。申彦锋对宋迎东一行的到访表示诚挚欢迎,对哈工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4月28日,中国核电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营业收入为202.73亿元,同比增长1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37亿元,同比增长2.55%。
北极星电力网获悉,中国核电2024年年报显示:2024年,中国核电实现营业收入772.72亿元,同比上涨3.09%;归母净利润为87.77亿元,同比下降17.38%。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