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气候变化”相关结果约11000+

      来源: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5-05-22

      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提升城市风险评估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实施立体绿化,高水平打造一流滨江公共空间和城市山地生态公园。...立足我市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战略定位,依托中欧班列(成渝)号、西部陆海新通道,利用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开发平台,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塑料污染治理等领域交流合作

      来源:中国能源观察2025-05-22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一级巡视员蒋兆理指出:“在航空航运脱碳领域,可持续航空燃料、生物柴油、绿色甲醇等为破解国际减排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2019年,国家管网公司成立,我国的天然气市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孙慧认为,基础设施的公平开放有助于生物天然气走向远方。

      特朗普希望用煤炭为人工智能数据中心供电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2025-05-22

      科技行业已投入数十亿美元扩大可再生能源,并越来越多地转向核能,以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同时试图减少导致气候变化的二氧化碳排放。对于煤矿工人来说,特朗普的推动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救命稻草。...“我们相信,所有煤炭动力发电机都需要推迟美国煤炭电厂的退役,因为地面上的情况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格雷奇说。“我们相信发电机应该重新启用最近被封存的煤炭电厂。”

      金风科技陈秋华:构建新型电力系统需要“三管齐下”

      来源:金风科技微平台2025-05-22

      新型电力系统的核心使命是通过能源结构转型应对气候变化,同步保障能源安全与经济社会用电需求。2025年4月,中国风电光伏装机首次超越火电,这一里程碑也是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节点。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5-05-21

      能源转型需水电“压舱”尽管欧洲等地新建大坝阻力重重,但利诺指出,国际大坝委员会始终对水库大坝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能源转型中的战略价值保持坚定信心。...他透露,大会期间,国际大坝委员会将联合5家相关国际组织共同签署《世界成都宣言》,再度重申水库大坝在能源转型以及应对气候变化中的战略地位。“我们呼吁各方客观看待水电的减排贡献,避免因噎废食。”

      来源:能源新媒2025-05-21

      这一决定不仅标志着法德能源关系的实质性回暖,更可能重塑欧盟能源政策格局,为欧洲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带来新动能。

      正泰新能发布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每年可发绿电约1690亿千瓦时

      来源:正泰新能2025-05-21

      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绿色物流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打造零碳工厂标杆、完善产品碳足迹管理、推动行业循环经济标准建设,我们不仅实现了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更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2025-05-21

      当人工智能由燃烧化石燃料产生的电力驱动时,它会加剧我们所有人面临的气候变化问题。据估计,仅训练一个大型人工智能模型就会产生相当于数百个美国家庭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金风科技签约阿曼最大风电项目

      来源:金风科技微平台2025-05-20

      金风科技将继续秉持开放共赢、绿色低碳的发展战略,与全球伙伴携手,积极参与全球能源转型进程,并聚焦可再生能源和传统能源的有机融合,释放多能互补新动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建设可持续未来贡献力量。...这一地区风资源优越,风速稳定,气候炎热,干燥少雨,是中东极具开发潜力的可再生能源走廊。

      来源:《能源评论》2025-05-20

      我国发展碳市场也是为了加强与国际碳市场的接轨,增强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舞台上的话语权。...新ccer项目签发,短期看会带来一波碳交易热潮,长期看则进一步完善了碳市场发展,增强了我国在国际应对气候变化舞台上的话语权。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5-05-20

      扛牢电网责任,统筹能源安全保障和绿色低碳转型应对气候变化、加快能源绿色转型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全球已有超过150个国家提出碳中和目标。...电力生产模式、供给结构、消费形态、运行机理深刻变化,迫切需要改革创新来适应电力发展新要求。中央企业要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三个作用”,排在首位的是科技创新作用。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5-05-19

      海洋能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开发潜力大、可持续利用、绿色清洁、供应稳定等优势,对其开发利用是应对全球化石能源短缺和气候变化的重要选择。

      闪耀CIBF2025!东驰新能源携100Ah半固态动力电芯及314Ah半固态储能电芯亮相!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5-05-19

      同时,高能量转换效率意味着在为设备提供相同能量的情况下,固态电池消耗的能源更少,间接减少了能源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有助于缓解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赋能锂电产业高端智造!台达携全链路解决方案亮相CIBF 2025

      来源:台达2025-05-16

      图片说明:化成库解决方案全场域升级,构建零碳智造新生态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严峻挑战下,绿色制造和低碳转型已成为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台达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高度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及减碳趋势,在2021年已提前达成2025年碳密集度下降56.6%的科学减碳目标(sbt),并确定了2050年全球网点达成净零排放(net

      来源:能源新媒2025-05-16

      特朗普再次入主白宫后力主美国退出了《巴黎协定》,美国退群使得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遭遇逆流。...美国放弃气候治理,退出《巴黎协定》,主张大力发展化石能源,底气在于美国拥有丰富的化石能源

      国网浙江电力202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全域供电可靠性直指99.99%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5-05-16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形成低碳生产生活方式,2024年浙江达成绿电交易113亿千瓦时,全省累计建成公共充电桩15.2万个、公共充电站1.25万座,助力建设节约低碳型社会。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2025-05-16

      北京市碳市场采用“两机构双平台”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由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事务中心承担本市碳排放权交易注册登记机构职能;北京绿交所承担本市碳排放权交易工作的交易机构职能;同时,升级完善了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管理平台和交易平台

      碳中和终极密码:为何全球重启核电建设狂潮?

      来源:能源新媒2025-05-15

      国际社会就核能在应对气候变化、确保能源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达成广共识,全球迎来新一轮核电复兴周期。...全球能源结构向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加速转型,核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过程中的作用愈发凸显。

      来源:北京市生态环境局2025-05-15

      “通过配额有偿发放能够促进本地碳市场健康运行,同时也进一步释放了‘排碳有成本’的信号”,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应对气候变化处李春梅介绍。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2025-05-14

      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绿电和绿证交易成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已逐步健全绿电绿证市场交易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