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纳米材料”相关结果212

      来源:中国科学院网站2017-03-09

      为此,研究人员提出构建具有化学锚定多硫化物的碳基复合材料电极的研究思路,将纳米材料和具有化学锚定多硫化物功能的高导电金属氮化物相结合,采用一步水热法将氮化钒纳米带负载在三维石墨烯基体上,以多硫化锂作为活性物质填充在石墨烯与氮化钒复合材料集流体的三维孔道中

      来源:烯碳资讯2017-03-03

      石墨导电油墨以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为代表的碳基纳米材料在导电油墨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关注。由于发现时间早于石墨烯,碳纳米管在印制电子中的应用更加成熟,但是最近研究人员已经将目光投向了石墨烯。...因为与纳米金属导电油墨相比,石墨烯导电油墨的成本优势突出,而且较传统碳系导电油墨而言,其不仅在导电性能方面更胜一筹,还具有能与喷墨打印方式兼容的优势。

      来源:《工业水处理》2017-03-02

      目前应用于水处理方面的纳米吸附材料主要有纳米材料、纳米氧化物、纳米零价铁等。1 纳米材料作吸附剂纳米材料是一类新型的纳米材料, 其吸附去除水污染物的研究以石墨烯、氧化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为代表。

      来源:《2016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2017-03-01

      作者主要根据纳米材料的分类:纳米零价金属材料、碳质纳米材料、纳米金属氧(硫)化物、纳米半导体材料、纳米型粘土矿物、纳米型聚合物等六大类,分别概述了目前国内外利用各种纳米修复剂进行铬污染土壤修复的研究成果和现状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7-02-22

      闫立群:石墨烯作为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超级纳米材料,物理性能十分优越。...为此,本报记者专访了北京碳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科学家闫立群,听听这位拥有年产1吨石墨烯生产能力的企业主的声音。

      【深度报道】石墨烯的颠与覆:应用关键局(附十强榜单)

      来源:新材料在线2017-02-21

      石墨烯作为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被称为“黑金”,是“新材料之王”。...操作完成后,东旭光电将持有碳源汇谷50.5%的股权,公司将拥有除“旭碳新材”之外的另一家石墨烯产业化平台公司。谈及此次收购,东旭光

      2017年锂电池产业原材料市场运行展望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2-08

      其中碳材料的研究开发相当活跃并在 si/c 掺杂和石墨改性、软硬碳和纳米材料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他材料的研究也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石墨烯最新应用:石墨烯润滑油添加剂

      来源:中国电池网2017-01-22

      它是目前自然界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被称为"黑金"和"新材料之王",科学家甚至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极有可能掀起一场席卷全球的颠覆性新技术新产业革命。...聚碳复材在珠海举办的2017石墨烯技术创新论坛上,展出了一款叫“施摩奇石墨烯润滑油添加剂”的汽车后市场新品,其在对发动机抗磨修复,减排节能、提高动力等方面效果十分显著。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1-10

      石墨烯目前是世上最薄却也是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它几乎完全透明只吸收2.3%的光;导热系数高达5300w/mk,高于碳纳米管和金刚石,常温下其电子迁移率超过15000cm2/vs,又比纳米碳管或硅晶体高,而电阻率只约

      来源: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2016-12-22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实验室(筹)先进材料与结构分析实验室纳米材料与介观物理研究小组(a05组),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碳纳米结构的制备、物性与应用基础研究,近年来在纳米材料基柔性储能器件领域取得了系列成果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6-12-08

      柔韧的碳壳不仅能缓解活性物质储放锂过程中的体积涨缩、导致电极粉化失效问题,同时碳层优良的本征导电性为界面电荷快速转移提供了有效路径,从而实现了碳约束氮化铁纳米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长循环高密度充放电性能。

      来源:中科院2016-12-07

      日前,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马衍伟团队设计开发出一种具有多级次微观结构的新型石墨烯-多孔碳球复合纳米材料。...该碳复合材料兼具石墨烯纳米片和多孔碳纳米球的优点,具有3182 m2 g-1的超高比表面积和1.93 cm3 g-1的大孔隙率。基于这种纳米材料,电工所制备出了高性能锂硫电池正极。

      来源:中国新闻网2016-12-07

      随着各项技术和应用的推广,这种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有望加快产业化步伐,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延伸阅读:石墨烯-碳纳米管杂化物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碳世纪指出,石墨烯表面波探测技术的具体应用包含气态应用、液态应用和固态应用。在气态应用方面,可提供超快、高灵湿度探测与气体特异性检测。

      来源:储能科学与技术2016-11-07

      摘要:碳纳米储能材料发展迅速,质量容量性能不断刷新。但通常纳米材料的密度较低,导致其体积比容量有限,在很多时候很难将材料水平上的优异性能反映到最终的器件上。...本文以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为主,分别从材料、电极、器件3个层次讨论了实用化储能器件的设计原则,梳理了高体积能量密度碳基储能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高体积容量碳电极材料的致密化设计理念,强调了从器件角度考虑储能材料设计的重要性

      来源:世界科学2016-10-25

      目前正在探索中的纳米结构电池包括:硅纳米线和微型蛋形结构,前者在吸收和释放锂离子时会膨胀和收缩,后者带有碳壳,可保护含有锂离子的硅颗粒蛋黄。...1998年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本科毕业后,他先来到美国哈佛大学,后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完成博士学位,并在当时最前沿的纳米材料合成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

      来源:交大新闻网2016-09-23

      此外,通过把板栗状二氧化锡颗粒与碳复合,可有效提高其导电性能。电池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这种板栗状的二氧化锡/碳复合纳米颗粒具有很高的充放电容量,并且表现出十分稳定的循环性能。...但二氧化锡在嵌锂/脱锂的过程中伴随着约250%的体积膨胀和收缩,使得二氧化锡纳米材料在数个循环之后就粉化、脱落,从而造成电池容量的快速衰减,严重限制二氧化锡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来源:上海证券报2016-09-23

      研究院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锂离子电池先进材料开发、航空航天核工业领域先进材料开发及纳米材料和后锂电新材料开发等,均为引领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常见的负极材料有碳、锡基、含锂过渡金属氮化物、合金类和纳米级负极材料,生产厂商主要集中在日本和中国,合计出货量占全球出货量的95%以上,其中中国占68%以上。

      来源:新材料在线2016-09-23

      被称为新材料黑金的石墨烯,是2004年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发现的一种碳的同素异形体,这种厚度只有一个原子的碳薄膜具有独特的机械和电子性能,不仅可用于显示屏、电路,覆盖新能源产业的各个领域

      来源:参考消息网2016-09-02

      碳对于充电过程而言并非一种理想材料。负极材料的更新换代则取得了更好的成果。通过一些纳米材料,多个实验室都实现了更加有效地缩短离子在正负极极片之间流动的距离,从而提高充电速度。...这种堪称奇迹的材料由纯碳组成。由多层一个原子厚度组成的石墨烯正极吸收的离子量更大,因此在相同重量下可以制造出双倍的电池容量。但是,这种材料也依然存在一些今天的石墨电池同样有的难以解决的问题。

      来源:中国新能源网2016-08-24

      纳米材料因独特的纳米尺寸因素,使得它具有一般材料所不具备的超大比表面积,而静电纺丝是制备纳米级碳纤维最简单的工艺之一。因此,无论是从成本还是工艺而言,静电纺丝技术都是制备理想碳基电极材料的重要方法。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