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整理2025-03-06
建议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制定行业标准,如光伏组件碳足迹核算、寿命周期评价等国际标准,抢占技术话语权,巩固产业主导权。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2025-03-06
碳足迹试点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开展城市、行业、产品碳足迹核算和标识认证、数据质量计量支撑等试点工作,为钢铁、轮胎、纺织等重点行业全流程降碳提供支撑。...2025年1月,省生态环境厅、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山东省碳普惠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在试点方法学管理、减排量核算、交易和消纳等方面进行了统一规范,进一步推动全民低碳行动,激活社会减排活力。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5-03-04
深化碳足迹核算模型标准和电力碳排放因子库建设,服务公司绿色低碳供应链建设和输变电碳足迹因子测算。牢牢把握“强化人工智能应用”要求,在数据领域科技创新上取得突破。
来源:隆基绿能2025-03-04
来源:天能控股集团2025-03-04
碳足迹:关于加快建立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碳足迹核算规则的建议我国是动力电池产销大国,但国内针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的研究起步较晚,至今为止,尚无专门针对电池产品碳足迹核算的标准规范及可靠数据库。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5-03-04
加强企业温室气体信息自愿披露政策体系与碳足迹管理体系的衔接,强化供应链企业自愿披露温室气体信息在产品碳足迹核算中的应用。...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和信息披露相关标准,引导和支持企业披露产品层面碳排放信息。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5-03-03
制定产品碳足迹核算和信息披露相关标准,引导和支持企业披露产品层面碳排放信息。...二、主要任务(一)构建企业温室气体信息披露的配套技术规范体系加快推进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因子数据库建设,完善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和报告指南。
来源:甘肃省人民政府2025-03-03
依托绿电优势和园区载体,推动零碳工厂零碳园区试点建设,做好碳足迹标识认证工作,在兰州市锂电池(铜箔产品)、酒泉市光伏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的基础上,引导省内重点企业对水泥熟料、涂料等产品开展碳足迹核算。
来源:科士达2025-02-28
此外,科士达还依据iso 14067、pas 2050等标准,开展产品碳足迹核算及认证,评估产品全生命周期对气候和环境造成的潜在影响,进一步推动了公司的绿色低碳发展。
来源:浙江省人民政府2025-02-27
推进省产品碳足迹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到2025年底累计完成产品数据归集与碳足迹核算300个以上。加强绿色电力证书在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体系中的应用。加强行业和企业碳排放管理。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2025-02-27
;开展碳核算、碳认证、碳评价、碳计量规则和方法学研究,摸清海南“碳家底”;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有效提升产业绿色低碳竞争力,出台海南全省首个碳足迹核算标准(罗非鱼),努力让海南产品碳足迹更低。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5-02-27
(详细时间轴及应用范围见文末)今年1月,为加快提升工业产品碳足迹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碳足迹管理体系,促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确定了15项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一批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5-02-24
据悉,电力碳足迹因子具有基础能源属性,是核算各类中下游产品碳足迹的必要前提。...,将用于各行业产品核算电力生产和消费产生的碳足迹。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5-02-24
,将用于各行业产品核算电力生产和消费产生的碳足迹。...碳足迹因子是我国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石”,电力碳足迹因子具有基础能源属性,是核算各类中下游产品碳足迹的必要前提。
来源:工信微报2025-02-24
要加快制定修订动力电池绿色设计、产品碳足迹核算等相关标准,以标准引领带动回收利用。会议指出,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是政府自觉接受监督、依法履职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
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分别发布《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名单》和《关于公布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第一批)的通告》,这意味着锂离子电池、光伏产品正式纳入碳足迹管理。
来源:叶春能源2025-02-24
生态环境部正推动江苏碳足迹数据纳入iso国际标准,为全球提供“中国核算方案”。(二)从供应链到“碳锁链”革命,强化企...这些规定对中国电池企业构成了巨大挑战,尤其是碳足迹核算的复杂性和数据透明度要求,直接暴露了国内产业链的短板——从矿山开采到电池回收,缺乏统一的碳核算标准和国际互认机制。
来源:电网头条2025-02-24
加强产品碳足迹管理,深化排污权交易改革,抓好碳达峰试点城市和零碳园区建设。山西:有序实施碳达峰山西行动。健全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建设国家级碳计量中心。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5-02-20
在低碳循环技术领域,双方将进一步深化碳足迹核算技术应用,通过更精准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为回收环节的碳排放进行量化评估和提供碳减排数据支持。
来源:西门子202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