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负荷调控”相关结果374

      来源:余姚市发展和改革局2023-04-06

      各建筑物产权单位要大力配合,通过终端采集、平台对接等方式,将空调运行参数上传至新型电力负荷管理平台,确保空调负荷调控在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电力保供中发挥实效。

      来源:安徽省能源局2023-03-31

      此次调研为我省精细化做好电力负荷管理,提升需求侧负荷调控能力汲取了宝贵经验。...随后,调研组来到国网江苏电力负荷管理中心和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智慧中心,现场观摩江苏省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运行情况,重点了解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参与电网“快上快下”负荷调控的具体实施步骤。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3-28

      国网兰州供电公司在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完成通信基站需求响应功能部署,实现远程负荷管理控制,标志着该公司将通信基站储能电池的资产潜力转化为负荷调控与降本增效的“发动机”,对实现储能负荷聚合与虚拟电厂构建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3-28

      在控制策略方面,针对工业用户生产负荷及非生产负荷、商业楼宇空调负荷、照明负荷及其他设备负荷,结合用户设备实时运行状态,采用电压型、电流型、频率型等控制技术对用户侧设备进行调节控制,构建设备级、用户级、区域级负荷调控方案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3-24

      通过环网接入后,皖能储能电站进行负荷调控时,可以安全可靠地与国安电厂、虎山电厂、平山电厂等省内电厂及国家电网电力调度进行直接沟通,接受国家电网统一调度,参与电网调峰、调频、有功无功动态响应、应急备用电源等多项服务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3-21

      源网荷储平台提升负荷调控能力风力发电343万千瓦、光伏发电858万千瓦、可调负荷2万千瓦……3月15日,国网安徽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调度员对源网荷储平台上的可调新能源负荷进行统计。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3-13

      工业界成立了电力系统非常规状态研究中心等专门机构,构建了保障核心区域及关键用户在极端自然灾害下不停电、少停电的保底电网,探索建设了能源互联网形态下的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并从极端天气建模、弹性评估、云计算事故推演、柔性负荷调控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3-08

      王志伟还建议,提升负荷调控能力,出台灵活的电力需求侧响应机制,加快建设省级大规模可控负荷协调调控平台,推动可中断、可调节多元负荷资源参与电力需求响应;建立支持高比例新能源消纳的市场交易机制,用市场手段激励负荷侧资源参与电网调节

      虚拟电厂助力负荷资源需求响应更高效

      来源:朗新研究院2023-03-02

      (来源:微信公众号“朗新研究院” 作者:朗新研究院)以“实现用户侧可调负荷精准管控、提高用户参与需求响应积极性”为出发点,强化负荷调控能力、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虚拟电厂”是推进需求响应业务发展的有效手段

      来源:国家电网公司2023-02-13

      平台将村委会光伏、照明、空调、风机等设备全部串联起来,区域内源网荷储达到数据协同,监测光储充系统的同时,实现用户用电的可视、可测,引导客户选择计划性、经济性的错峰用电,实现了示范区区域性负荷调控相融合,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1-18

      “安装了空调负荷调控装置,既不影响入驻商户的舒适度,又能节省电费开支。”芜湖市金融商务中心相关负责人王军说。...近日,该中心楼内中央空调安装了负荷调控装置,楼内5台共360千瓦的空调用电数据接入了负荷管理平台。这是芜湖供电公司首次试点应用公共建筑中央空调负荷柔性调控技术。

      地方标准丨《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有序充电和V2G双向能量互动技术规范》征意见!

      来源:深圳市发改委2023-01-17

      随着电动汽车的进一步渗透和发展,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调节响应能力会大幅提高,对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高效利用将大大提升公司电网负荷调控的能力,并提升用户的用车体验,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为电网提供巨大的灵活调节能力

      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有序充电和V2G双向能量互动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

      来源:深圳市发改委2023-01-17

      随着电动汽车的进一步渗透和发展,电动汽车充电负荷调节响应能力会大幅提高,对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的高效利用将大大提升公司电网负荷调控的能力,并提升用户的用车体验,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为电网提供巨大的灵活调节能力

      来源:椒江区人民政府2023-01-09

      通过对公共机构、商场、酒店、综合体、工业等建筑安装空调负荷管控设备,依托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开展可调负荷柔性管控,减少高峰用电阶段负荷调控压力,保障民生、重要场所及重点企业用电需求,实现数智化助推节能降碳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1-06

      2022年12月1日,该公司联合属地政府开展空调负荷调控专项演练,262家用电企业通过空调负荷管理平台将空调温度由调控前的24摄氏度降至20摄氏度,负荷下降幅度达45%,实现“千瓦可控、度电可调”。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1-06

      2022年12月1日,该公司联合属地政府开展空调负荷调控专项演练,262家用电企业通过空调负荷管理平台将空调温度由调控前的24摄氏度降至20摄氏度,负荷下降幅度达45%,实现“千瓦可控、度电可调”。

      来源:浙江能源监管办2022-12-28

      当前新型储能、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快速发展,空调负荷调控技术日趋成熟,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等新业态不断兴起,浙江省积极推动“源网荷储”高弹性电网建设,电网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为第三方独立主体参与辅助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来源:浙江能监办2022-12-27

      当前新型储能、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快速发展,空调负荷调控技术日趋成熟,虚拟电厂、负荷聚合商等新业态不断兴起,浙江省积极推动“源网荷储”高弹性电网建设,电网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为第三方独立主体参与辅助服务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