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A123”相关结果343

      来源:新浪汽车2017-08-07

      力神计划到2020年实现20gwh的电池产能,而万向集团早在1994年就开始收购美国几十家公司,其中包括2013年收购a123电池厂以及2014年收购菲斯克电动汽车(fiskerautomotive)。

      来源:徐云飞20172017-07-31

      北汽、上汽等乘用车企纷纷开始尝试使用软包电池,其中万向a123和孚能科技软包电池占据主流。

      来源: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2017-07-21

      如果换做是美国电池企业比如当年的a123,工信部也会对美国电池企业采用如此极端手段吗?

      来源:高工锂电2017-07-18

      万向:超7亿美元2月8日,a123、万向一二三获得上汽通用260万套48伏超级磷酸铁锂电池新订单,其中已确认批量订单约7亿美元,项目最高可能达到14亿美元。

      【图说】一张图看懂全球锂电池正极材料知名企业

      来源:新材料在线2017-07-06

      本文用图解的方式带大家了解全球锂电池正极材料知名企业,包括a123、优美科等 相关阅读:一张图看懂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知名企业一张图看懂全球锂电池知名公司(国外篇)450+企业 锂电池产业链名录

      来源:高工锂电2017-07-03

      a123:通过削减生产成本并利用美国政府的数亿美元投资,a123在被万向控股后起死回生,并迅速打开中国市场。...作为回报,在2015年,a123为超过3万辆的电动汽车供货,客户包括为奇瑞、上汽及天津松正;2016年万向借助a123之手购买超过20项专利技术,用于其电动汽车项目,

      来源:高工锂电2017-06-27

      a123的破产既标志着北美锂电产业重振已无可能,另一方面也宣告了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失败。...但是,欧美工业界这一轮锂电投资热潮基本上以失败告终,标志性的事件就是2013年年初美国a123破产而被中国万象集团收购。

      圆柱、软包、方形 未来是谁的天下?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6-08

      圆柱形电池方面,目前中、日、韩等都有成熟的生产企业,比如sanyo、sony、lg、万向a123等。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竞争 不能忽视整车与动力电池的合资合作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7-06-06

      从市场统计看,2015年动力电池行业cr5为59%,2016年提升到68%,电池企业加速集中,联合主机厂的趋势不可逆转;从企业合资合作动态看,北汽与韩国sk、国轩高科合资,a123与上汽、广汽合资合作,

      锂电池发展亮点纷呈:硅碳负极、全固态、钛酸锂、软包、超级电容……

      来源:分析师2017-05-19

      ;而特斯拉models采用的松下18650型电池则是圆柱动力电池的代表;软包电池的占比高于圆柱,代表车型则是日产leaf、通用雪佛兰volt、宝马等,如表18所示,主要供应商有日本aesc、lg化学、a123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7-05-18

      而在此之前上汽就与美国a123公司(后被万向收购)合资成立了捷新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目前只为上汽服务。3、自产自销。比亚迪自建电池厂可谓众所周知,电池出货量一直走在了很多企业的前头。

      来源:网通社2017-05-17

      除与宁德时代的合作项目外,上汽集团此前还与a123系统香港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上海捷新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新动力),随着美国a123在2013年被万向集团收购,捷新动力变成了上汽集团与万向集团的合资公司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7-04-25

      早在2004年,就和美国a123联合开发出全球第一款动力电池,即磷酸铁锂26650电池,但由于双方对技术路线的判断不一致,比克优先发展三元材料体系的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放弃了铁锂系电池产品。...通过调研走访我们发现现阶段动力电池材料技术路线主要分为:以磷酸铁锂为主,兼顾发展三元电池:代表企业为比亚迪、沃特玛、国轩高科等;以三元电池为主,兼顾发展磷酸铁锂:代表企业为德朗能、比克、亿纬锂能等;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并行发展:代表企业为万向a123

      来源:电车之家2017-04-12

      据中国能源报报道,包括比亚迪、天津力神、沃特玛、天能、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南都电源、杉杉股份、万向a123、亿纬锂电等在内的多家动力电池企业都已经或计划上线新的生产线。

      来源: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2017-04-07

      万向a123、微宏动力、国能、捷威、天劲股份、多氟多等企业都采用了软包作为动力电池选择,并都提出了明确扩产计划。随着电池线路的发展,软包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渗透率未来有望超过50%。

      换个角度看特斯拉市值超福特:电池新材料的技术革新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7-04-06

      此外,非上市企业中,江西紫宸、湖北创亚等负极材料生产企业硅碳负极的研发和生产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电池企业方面,atl/catl、天津力神、万向a123、微宏动力等企业也已经就硅碳负极应用进行了数年的研发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7-04-06

      这无疑是一个三赢的局面:对当时的美国a123而言,首先是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其次是上汽集团在中国行业的领先地位,都是值得a123投资的因素。...高工锂电对于这三种合作方式的典型案例以优劣势进行了深度解读,具体如下:1、与电池厂家合资早在2010年,明确要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上汽集团就与美国a123公司(后被万向收购)合资成立了捷新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国内几大BMS动力电池模组对比分析!

      来源: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2017-04-05

      a123锂电池在每天充放电的基础上,可实现连续使用超过15年,甚至比一般的汽车寿命还要长。据了解,a123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通过利用在粒径很小的磷酸铁中适量添加碳素的...a123公司主要提供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同时主攻动力锂电池市场,并把车用锂电池作为重点发展方向。a123锂离子产品同时解决了影响动力锂电池在高功率、安全性及长寿命三个方面的问题。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7-04-05

      在欧洲,a123获得了捷豹路虎、菲亚特的低压电池订单。5、格力电器与珠海银隆签订200亿采购订单2017年预计向珠海银隆采购10亿元的新能源车辆及储能系统。...4、万向获上汽通用260万套48v系统锂电池订单a123、万向一二三获得上汽通用价值超过10亿美元新订单260万套48伏超级磷酸铁锂电池(以下称48伏新产品)。

      来源: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2017-04-01

      直到2012年底美国a123破产以后,国内锂电界才真正开始重视起lmo这个老掉牙的正极材料。对于lmo而言,高温循环和存储性能不佳是阻碍其大规模应用的最主要障碍。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