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环境承载能力”相关结果1308

      来源:中国企业报2012-09-04

      万事俱备只欠路条此前,一些地区不顾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盲目规划、违规建设、无序发展煤化工,许多煤炭企业上马煤化工项目也只是有名无实,导致国家紧急叫停煤化工项目。一停就是5年。...比如煤化工转化过程中对水的需求比较大,如果把煤化工项目放在山西,那么山西的水资源承载能力达不到。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2012-08-30

      实际上,这是为合理控制火电行业发展规模、促进新能源发展提出的指导意见;在考虑我国资源分布和优化配置的前提下,根据东、中、西部的环境承载能力和实际情况,发展不同类型的电源。有关专家表示。...对于《规划》提出的合理控制火电规模的表述,王志轩分析称:合理控制,强调更多的是应该合理保持发展速度,在环境承载力较弱和环境容量较小的地区控制火电的发展规模,并非不发展或减少发展。

      来源:价值中国网 魏远2012-08-17

      四是环境承载能力有限。一方面在全球气候变暖催生世界经济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面临的国际减排压力与日俱增;另一方面我国西北地区冰川消退、冻土解冻也时刻警示我们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2012-08-13

      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工作受到社会广泛关注,海委开展了大量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认真贯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守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来源:股城网2012-06-27

      然而煤炭的利用受到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限制,必须采用煤炭的清洁高效技术,才能缓解中国能源短缺的压力和能源消费与环境承载能力的矛盾。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2-06-06

      取决于环境承载力虽然有了政策上的支持,但并不是说煤炭主产区就可以不顾一切、毫无约束地提高煤炭资源就地转化水平。煤炭就地转化和利用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当地水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李廷认为。

      来源:新华网2012-04-28

      开展稀土专项整治是为了进一步规范稀土的开采、生产和经营秩序,在充分考虑到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确保稀土资源和产品的有效供应。朱宏任说。谈到国际合作,朱宏任表示,中国愿与各国开展稀土技术合作。

      来源:半月谈网2012-04-20

      为确保入河湖排污总量控制在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确保水资源能够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综合规划》测算了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要求到2030年全国江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基本达标。

      来源:商务部网站2012-03-16

      在统筹考虑国内外市场情况、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后,合理确定年度出口量,基本满足国际市场正常需求。这也体现了中方是负责任的世贸组织成员。第四,对美欧日提出的磋商请求,我们将根据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妥善处理。

      来源:英大网2012-03-09

      随着特高压输电技术逐步成熟,电网大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明显提高,输电与输煤相比,在效率、环保、经济性等方面的优势增加。根据电力需求增长及环境承载能力,未来我国新增煤电布局主要在西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2-02-29

      化解贵州困局,可以延续大能源、大通道的思路;可向欧美学习,在中东部大力上马分布式能源,布局内陆核电站;甚至,随着先进环保技术的掌握,可以抛开东部环境承载能力有限,不能上火电项目的观念,在东部建设火电机组

      来源:亮报2012-02-13

      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可进行重点开发;对条件复杂、环境敏感的河流或河段,要考虑现阶段减缓不利环境影响的技术和能力,慎重开发;对部分生态脆弱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要根据功能定位,实行限制开发;但在自然保护区

      来源:中国网2012-02-08

      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持久性有机物等持续增加,重大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农村和土壤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水土流失、草原退化等生态问题十分突出,一些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接近极限。

      来源:中国青年报2012-01-31

      这份文件还划定了未来水电开发的区域:对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可进行重点开发;对条件复杂、环境敏感的河流或河段,要考虑现阶段减缓不利环境影响的技术和能力,慎重开发;对部分生态脆弱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要根据功能定位

      来源:法制网2012-01-18

      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按照环保部的规划,可进行重点开发;对条件复杂、环境敏感的河流或河段,要考虑现阶段减缓不利环境影响的技术和能力,慎重开发;对部分生态脆弱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要根据功能定位,实行限制开发

      来源:《能源》2011-11-24

      四是环境承载能力有限。一方面在全球气候变暖催生世界经济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面临的国际减排压力与日俱增;另一方面我国西北地区冰川消退、冻土解冻也时刻警示我们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来源:中国新闻2011-11-22

      受土地资源紧缺、环境承载能力不足等因素制约,我国东中部地区已经基本没有燃煤火电的发展空间,需要通过跨区电网从西部、北部能源基地向东中部大规模输电。...与煤炭转运相比,电力跨区输送具有环保、高效、供应保障能力高等优势。

      来源:中国农村电气化信息网2011-11-17

      受土地资源紧缺、环境承载能力不足等因素制约,我国东中部地区已经基本没有燃煤火电的发展空间,需要通过跨区电网从西部、北部能源基地向东中部大规模输电。...与煤炭转运相比,电力跨区输送具有环保、高效、供应保障能力高等优势。

      来源:北极星电力新闻网2011-09-23

      重点地区(国土开发密集高、环境承载能力弱等地区)执行更为严格的特别排放限值。具体地域范围、实施时间由国务院环保部门规定。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1-09-21

      不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我国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将难以为继,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是一个新的、复杂的、艰巨的和长期的任务,加强这方面问题的研究,对于实现调结构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