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热失控”相关结果1428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6-04-20

      回顾今年发生的电动车自燃和起火事件,着火原因主要集中在车辆处于静态停置中,由于电池系统管理不完善、通讯不兼容、与充电设备通讯障碍导致的电池过充、短路等问题,不能提前监控、报警,从而引起热失控、自燃和起火等问题

      来源:太阳能广告牌2016-04-15

      高温对蓄电池失水干涸、热失控、正极板栅腐蚀和变形等都起到加速作用,低温会引起负极钝化失效,温度波动会加速铅酸蓄电池内部短路等等,这些都将影响蓄电池寿命。

      来源:中国客车网2016-04-14

      电池热管理是建立在材料学、电化学、传热学、分子动力学等多学科多领域基础之上,为解决电池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情况下工作而引起热散逸或热失控问题,以提升电池整体性能的技术。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2016-04-12

      试验显示,电池在做到900次左右时容易发生电池的热失控问题。

      来源:中国质量报2016-04-11

      此外,高温隔膜技术也是保证锂离子电池安全的重要保障,该技术可保证电池在300摄氏度高温下不发生收缩,防范电池内部短路,从而避免热失控。...对于三元材料到底发生风险的可能性有多大,卢世刚指出,如果用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相比,在单体电池出现热失控的情况下,磷酸铁锂是冒烟,三元材料是着火。

      来源:盖世汽车2016-04-11

      散热充分的电池才是安全的电池上面聊到,电解液是为了隔绝燃烧来源,隔膜是为了提高耐热温度,那么散热充分则是降低电池温度,避免积热过多引发电池热失控

      来源:动力电池网2016-04-08

      大型锂离子动力电池的bms安全监控主要是依据电芯温度和电压/电流的变化,从我们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到,锂电池内部的热失控都是链式放热产气化学反应,也就是说留给bms的控制时间极其短暂。

      来源:中国科技网2016-04-06

      相关企业最担心的是电池热失控、泄压、起火、爆炸。在系统设计中,要通过电池管理系统、熔断保护、结构集成等手段来设置多重的安全保障。在电池与车辆的匹配过程中,还要经过充分的耐久性实验认证。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6-04-06

      常见的热失控有很多种表现,每一个电芯表现的特征也不尽相同。...试验显示,电池在做到900次左右时容易发生电池的热失控问题。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2016-04-01

      stl作为绝缘、阻燃、导热性能俱佳的材料,能够在电池组内部发生细微内短路的情况下,快速隔绝热失控点,同时利用液体降低热失控点的温度,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电池组安全风险。...研究表明,锂离子电池在发生热失控时,放热量最多的是电解液,因此不燃烧电解液是保证电池不燃烧所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

      来源:网易汽车2016-04-01

      磷酸铁锂电池分解温度高于三元材料,不容易发生热失控,从该角度来说安全性相对较高,但其较低的能量密度不能满足电动汽车的需求。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2016-03-30

      对于三元材料到底发生风险的可能性有多大,卢世刚指出,如果用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相比,在单体电池出现热失控的情况下,磷酸铁锂是冒烟,三元材料是着火。

      来源:中国科技网2016-03-30

      卢世刚称,如果用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相比,在单体电池出现热失控的情况下,磷酸铁锂是冒烟,三元材料是着火。

      来源:新华网2016-03-29

      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长卢世刚对于行业内热议的三元锂电池安全性问题,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长卢世刚提议,现行标准缺乏单体电池热失控,应尽快做好技术工作,在电池发生状况时让司乘人员有足够的时间撤离,完善现行标准与风险评估报告

      来源:汽车商业评论2016-03-24

      他们研发的stl能在电池组内部发生细微内短路时迅速隔绝热失控点,同时利用液体降低热失控点的温度,最大程度地降低电池组安全风险。...这种耐高温隔膜与普通锂电池隔膜相比,可以保证电池在300摄氏度高温下也不会收缩,从而避免热失控。为什么要用八年时间才解决隔膜技术?

      来源:腾讯汽车2016-03-24

      公司高层宣称可以在300摄氏度时不陷入热失控。锂空气电池除了还原剂令人头痛,氧化剂的选择也没有什么余地。如果不用过渡金属,卤素也显然不行,那就只能选氧与硫。...models电池与车架融为一体钴酸锂电池好是好,只是由于热失控的问题体积做不大。基于同样的原因,为追求大电量,需要将众多钴酸锂电池堆叠在一起。精确管理这些小电池,似乎成为控制技术的噩梦。

      来源:供用电杂志2016-03-24

      1.6热失控热失控是指蓄电池在恒压充电时,电流和温度发生一种积累性的相互促进的作用,并逐步损坏蓄电池的现象。...在浮充模式下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失效原因主要有:正极板栅腐蚀、正极活性物质软化、不可逆硫酸盐化、负极汇流排腐蚀、电解液干涸、热失控和电池漏液。

      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16-03-24

      第二,展开讲,电池安全性问题主要表现是燃烧和爆炸,其产生机制的根本原因是短路和过充导致的热失控,因此,防止因短路和过充导致热失控是解决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主攻方向。...,缺乏有效防止热失控的技术保障,导致了安全事故多发。

      来源:商用车新网2016-03-22

      主动防御技术,即不可燃烧电解液(减少失控能量)和耐高温隔膜(减缓能量释放)。电池内短路会造成热失控。...锂离子电池在发生热失控时,放热量最多的是电解液,因此不燃烧电解液是保证电池不燃烧所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6-03-21

      另外,铅酸蓄电池为agm干式蓄电池,在寿命末期蓄电池失水较多,若电池充电器充电转换电压发生漂移,转换电压升高,极易使蓄电池发生热失控,此时电池发出大量的热,大量的热造成蓄电池温度升高,蓄电池温度越高,流经蓄电池的的电流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