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储氢密度”相关结果146
      行业报告丨中国氢气储运技术与成本分析 管道输氢或是最优运输方式

      来源:EVTank2019-07-05

      ,气瓶质量较轻,单位质量储氢密度有所提高。...车载储氢瓶主要为iii型、iv型伊维经济研究院在报告中分析认为i型、ii型储氢瓶由于质量储氢密度较低、氢脆问题严重,难以满足车载储氢系统的质量储氢密度要求;而iii型、iv型瓶由内胆、碳纤维强化树脂层及玻璃纤维强化树脂层组成

      来源:中国工业新闻网2019-07-05

      据记者了解,就氢气储运来说,我国还没有既低成本、安全,又能满足高重量和体积储氢密度要求的通用储运方式,也没有形成完整的储运标准体系,氢气储运仍然一切待解。

      来源:高工锂电2019-07-05

      企业标准评审备案,建造高压氢气集装格,可直接作为加氢站蓄能器使用,减少了压缩机运行时间,同时减少了站用蓄能器的数量;同时联合国机通用机械公司开发45mpa高压氢气集装运输半挂车,相比传统20mpa钢制长管拖车,储氢密度提高

      海德利森总经理巩宁峰:储氢是氢能应用面临的主要瓶颈之一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19-06-29

      有机液体储氢实际上高质量储氢密度和高体积储氢密度,在这个形势下,有很大的难题没有解决,有时候会产生副作用。

      深度丨“煤电”大省转向 氢储能系统及其在山西发展前景探讨

      来源:大同日报2019-06-19

      ;固态氢的优点是体积储氢密度高、不需要高压容器、氢纯度高,缺陷是质量储氢密度高、成本高、有工作温度要求、抗杂质能力差,是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目前最为常用的技术是高压气态储氢,其成本低、技术成熟、充放氢快、能耗低、工作条件较宽,但体积储氢密度低、安全性相对较差;低温液态氢的优点是体积储氢密度高、纯度高,然而液化过程能耗大、易挥发、成本高,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和超大功率商用车辆

      各国储氢之路— 中美占据半壁江山!

      来源:材料人2019-06-17

      前言:储氢材料(hydrogen storage material)具有储氢密度高、吸放氢速度快、操作条件温和、可逆性好、寿命长等特性。...储氢材料(hydrogen storage material)具有储氢密度高、吸放氢速度快、操作条件温和、可逆性好、寿命长等特性。

      来源:中国石油报2019-06-12

      此外,同样体积下,“储油”储氢密度比高压氢要高,运输成本降低70%以上,“储油”还可重复使用。理论上,每升有机溶液中可以储氢60克,氢燃料电池卡车加一箱135升溶入氢气的储油,可以跑400公里。

      从储运角度出发:氢能产业离商业化应用有多远?

      来源:中国石油报2019-06-12

      氢能的存储方式主要包括低温液态储氢、高压气态储氢、固态储氢和有机液态储氢等,不同的储氢方式具有不同的储氢密度,其中气态储氢方式的储氢密度最小,金属氢化物储氢方式的储氢密度最大,液态储氢将是未来主要的储氢方式

      来源:经济日报2019-06-10

      ,现有制氢技术大多依赖煤炭、天然气等一次性能源,经济性和环保风险依然存在,利用可再生能源则存在效率低、综合成本高等问题;从储氢环节看,虽然加压压缩储氢、液化储氢、有机化合物储氢等技术均取得较大进步,但储氢密度

      来源:中国电池联盟2019-05-30

      储氢率和储氢密度不可太低储氢率是供氢系统的储氢量除以供氢系统的重量百分比,储氢密度是供氢系统的储氢量除以供氢系统的体积,这两者是表征供氢系统的供氢能力的重要技术指标。...目前国内广泛使用的35mpa3型高压气瓶,储氢率是4.5wt%,丰田的是70mpa4型高压气瓶,储氢率是5.7wt%,对于高压气瓶供氢系统,重量和体积基本集中在气瓶上,供氢系统储氢率和储氢密度会增大一些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5-23

      众所周知,氢输送之所以效率低,是因为储氢密度太低。目前输送氢的主要方式一般是输送储存的氢。如果储氢密度提高了,输送效率自然也能提高。

      来源:能链2019-05-20

      主要技术指标:(1)常温常压下,材料本征性能:存储释放氢储氢密度:≥7wt%。80g/l(2)重复启动,材料与水反应(水循环利用)可控释放氢储氢密度:≥15wt%。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9-05-17

      众所周知,氢输送之所以效率低,是因为储氢密度太低。目前输送氢的主要方式一般是输送储存的氢。如果储氢密度提高了,输送效率自然也能提高。

      从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展全面观察核心技术发展-储氢瓶篇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19-04-30

      车载储氢系统的主要技术要求有:能量储存密度(即单位质量储氢密度和体积储氢密度);在车辆启停以及行驶过程中,储氢系统能够动态快速响应,及时进行氢气的供给与中断;能适应恶劣环境(如低温);最后是安全性与稳定性

      来源:高工氢燃料电池2019-03-29

      从技术角度来看,iv型瓶基体采用塑料材料,具有重量轻、成本低、质量储氢密度大等优点,比较适合乘用车使用。国外燃料电池乘用车偏多,所以采用iv型瓶的自然也偏多。

      都在搞燃料电池 谁真正了解过日本人的黑科技?详解2019款丰田Mirai

      来源:汽车人参考2019-03-07

      3.1千瓦/升,输出功率114千瓦,总重量56kg,容积37升;动力电池:镍锰电池,用于制动能量回收和加速辅助供电;高压储氢罐:两个60l和62.4l承受700bar(700mpa)压力的储氢气瓶,单位储氢密度

      来源:氢云链2019-02-27

      金属储氢有着比液氢更高的理论储氢密度,也更容易为普通消费者所接受,不失为一种尝试的方向。...金属储氢有着比液氢更高的理论储氢密度,也更容易为普通消费者所接受,不失为一种尝试的方向。

      来源:电池联盟2019-02-19

      基于以上问题,对于氢气储运的安全问题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处理:1.加快轻质、耐压、高储氢密度、高安全性的新型储罐的研发工作;2.完善化学储氢技术中相关储氢机理,以期从理论角度找到提高储氢密度、降低放氢难度、

      来源:高工氢燃料电池2019-01-24

      低温液态储氢是将氢气压缩以后,冷却到252度以下,形成液化,然后储存在绝热真空储存器当中,储氢密度达到5.7%,无论在质量密度和气体密度方面都比较有优势。但这需要一定的工艺过程,才能达到低温液态储氢。

      北京有色院院长蒋利军:制氢和储氢技术的进展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8-07-26

      所以针对上面这些问题,科技部组织了先进制氢和储氢技术的项目,这个项目目标就是要研究出低成本规模化太阳能连续制氢系统和高效低成本生物制氢装置,同时开发出高储氢密度的固态/高压混合储氢系统,同时建立材料在高压氢气环境中的性能评价方法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