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固碳”相关结果1319

      来源:中国石油报2024-07-16

      未来,南方油田将深度融合“ccus降碳、ccs固碳、新能源减碳”,推动油气产业与负碳产业融合发展,积极融入海南省西部工业走廊绿碳产业链建设,加快培育负碳技术向未来产业延伸,以实际行动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石油力量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4-07-15

      与同等生产规模的传统“高炉—转炉”长流程工艺相比,该氢冶金示范工程一期每年可减少80万吨碳排放,降幅达70%,相当于塞罕坝林场一年固碳量。

      侨银股份投资成立低碳科技新公司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4-07-12

      据企查查显示,近日,广州侨源低碳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希云,注册资本3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森林固碳服务;城市绿化管理;数字文化创意软件开发等。

      来源:安徽省林业局2024-07-11

      安徽省林科院于2023年组建了森林碳汇研究创新团队,计划在森林固碳增汇及调控经营技术、林业碳汇潜力预测和评估等方面开展基础性的研究。...碳中和的决策部署,全面引导安徽省林业碳汇工作有序开展,省林业局成立了“林改专班”和“碳汇专班”,围绕建立和完善林业碳汇管理政策文件、计量监测体系、关键技术研究、碳汇项目库、碳汇项目开发及市场交易、全省林草固碳增汇试点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7-10

      明确提出“源头零碳替碳、过程减污降碳、终端捕碳固碳、多能互补友好、数字智能支撑”的技术路线,在海上风电、钙钛矿、盐穴空气储能等方面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建设国内接入装机规模最大、点数最多的新能源智慧运维平台

      来源:发展北京2024-07-09

      此外,再生水厂还通过综合运用精确曝气、精确脱氮、高级厌氧消化耦合沼气热电联产、厌氧氨氧化、水源热泵、再生水及污泥资源化利用等多项技术实现减碳、固碳

      来源:承德市人民政府2024-07-05

      不断拓宽生态产品种类,充分发挥森林固碳生态产品全省领先的优势,全面做好森林固碳量开发储备

      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2024-07-04

      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补植复绿固碳,持续提升碳固定碳消纳能力。

      来源: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07-03

      (3)末端固碳类:包括全流程规模化ccus示范项目、二氧化碳先进高效捕集示范项目、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及固碳示范项目等。(4)其他:列入本市绿色低碳先进技术推荐目录但未包含在以上三类的示范项目。

      来源: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2024-07-03

      增强省域森林、湿地、土壤、海洋等生态系统固碳作用,支持里下河地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深入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创新。(三)加快重点领域绿色转型升级。

      来源:人民网2024-06-24

      “从源头减碳、中间降碳到末端固碳,我们的目标是每年捕集封存400万吨二氧化碳。”榆林化学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段立波说。“通过延链、补链、强链,引导化工产品向精细、终端发展。”

      来源:绍兴市上虞区人民政府2024-06-19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生态系统存量碳汇是指一定时期、一定区域内自然状态下生态系统固碳量。

      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2024-06-18

      在农林业领域,积极推动生物固碳增汇技术攻关,开展农林复合系统碳汇提升、农林业减污降碳协同控制和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等技术研发应用。

      来源:平顶山市科学技术局2024-06-13

      增强生态系统固碳增汇能力,开展山水林田湖草

      来源:鄂尔多斯国投2024-06-12

      “新能源+治沙”推动向沙要绿固碳加速建设总规模1200万千瓦的库布齐沙漠鄂尔多斯南部新能源基地项目,力争年内并网发电200万千瓦先导工程,大基地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向华东地区输电约400亿千瓦时,全面保障该地区清洁能源供应

      来源:新华网2024-06-12

      ccus指的是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是指将co2从工业排放源中分离后或直接加以利用或封存,以实现co2减排的工业过程,为煤电机组减碳固碳提供了关键的路径。

      来源:抚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2024-06-11

      以钢铁、石化、建材等重点行业碳达峰为突破,注重源头低碳、过程减碳和末端固碳,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目标任务。政府引导,市场主导。

      来源:国家发改委2024-06-07

      推进非碳酸盐原料替代,发展新型固碳胶凝材料等低碳水泥产品。推动专用水泥、低碳水泥、高耐久水泥制品和部品部件、水泥基复合制品规模化生产。开展水泥产品全生命期绿色发展评价。

      来源:​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06-06

      充分发挥本市相关机构、重点企业等各类主体作用,加大“双碳”基础通用、排放计量规范、低碳设计与固碳技术应用、采样与监测、管理评价等标准规范研制力度。

      来源:中国能源观察2024-06-05

      两项技术将在复杂油气井况开发、海洋减碳固碳等领域开辟新赛道,为海洋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中海油服总工程师尚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