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排放监测”相关结果491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3-05-29

      监测的作用在以下三方面有较好体现:一是有利于服务企业碳排放校核。总体看,co2在线监测法与核算法结果整体可比。在线监测提供了另外一种计算碳排放量途径,可以提高碳排放核算的精准性,助力企业降碳减污。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3-05-29

      充分发挥碳监测作用,服务企业碳排放校核、服务城市碳排放核算、有序推进与国际先进接轨。下一步,将重点是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扩大行业试点范围。...进一步完善碳监测技术指南和标准规范,为开展碳排放监测、碳通量监测、环境浓度监测打下更扎实基础。三是强化监测法精准支撑。加快突破流量监测等碳监测关键技术,提升利用监测数据校核核算数据的科学性。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5-16

      这为碳排放监测提供了新思路。...“平台依托这些数据构建钢铁生产企业碳排放数据库,明晰企业碳排放来源,实现碳排放动态监测和精确核算。”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3-05-16

      能源电力大数据与数字基础设施是服务国家社会治理的新支撑,能源消费大数据已经成为表征工业经济、社会经济的重要指标,逐步在产业发展监测碳排放监测等新领域发挥数据要素赋能叠加倍增价值。

      来源:中国环境2023-05-15

      “此外,上海试点工作中还有一个亮点是对电力、钢铁等重点行业温室气体的排放开展了在线监测,以支持实地验证碳排放监测技术体系,提升排...多方比对,构建监测与核算体系“建立碳监测体系,很重要的一点是取得国际话语权。”刘启贞介绍,国际上对温室气体排放量通用的是“自下而上”的核算方法,即基于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的乘积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3-05-12

      第七条【基础设施】碳普惠平台由武汉碳普惠管理有限公司负责搭建,由碳普惠登记平台、企业在线碳核算平台和个人低碳生活平台组成,用于碳排放监测,碳普惠减排量核算、备案、签发、登记、划转、核销等功能。

      来源:北京市生态环境局2023-04-26

      重点碳排放单位须于2023年5月31日前完成2023年度1-4月份碳排放有关信息报送工作。首次纳入碳市场的重点碳排放单位,须提交监测计划。后续监测计划如有变更,须提交变更后的盖章版文件。

      来源:中国环境2023-04-25

      排放数据的准确、有效获取是开展碳市场交易的前提,但作为中国民航碳排放监测、报告和核查工作的实施单位,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的常务副理事长潘亿新认为,尽管相关工作有着比较扎实的基础,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3-04-23

      重点碳排放单位须于2023年5月31日前完成2023年度1-4月份碳排放有关信息报送工作。首次纳入碳市场的重点碳排放单位,须提交监测计划。后续监测计划如有变更,须提交变更后的盖章版文件。

      来源:北极星环保2023-04-21

      监测监控设施建设要求 1.全面加强自动监控、过程监控、用电监管和视频监控设施建设,主要排放口应安装自动监控设施,对涉一氧化碳排放口安装在线监测装置,重点污染源污染治理设施应安装分布式控制系统(dcs),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04-16

      碳排放监测并不能体现电力系统当中间接碳排放的时空差异性,以及存在计量时空分辨率不高的问题。除此之外,整个碳排放监测技术还缺乏统一规范的核算体系。基于以上问题周春丽介绍到电碳耦合技术的研究。

      来源:京东物流2023-04-12

      据京东物流x业务部智能终端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供应链碳管理平台scemp可实现移动排放源mrv(碳排放监测核算monitoring、报告reporting 、核查verification)可视化,并为供应链物流运输全景化搭建计算模型

      来源:电网头条2023-04-11

      平台建立“五大中心”“九大服务”“三大亮点”的平台框架,包括构建“排放监测中心、低碳减排中心、资产运营中心、绿色发展中心、综合展示中心”五个中心,培育“碳排放监测、碳账户管理、碳减排管理、碳中和服务、碳资产管理

      来源:电网头条2023-04-10

      平台建立“五大中心”“九大服务”“三大亮点”的平台框架,包括构建“排放监测中心、低碳减排中心、资产运营中心、绿色发展中心、综合展示中心”五个中心,培育“碳排放监测、碳账户管理、碳减排管理、碳中和服务、碳资产管理

      来源: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2023-03-30

      座谈会上,中国电科院碳中和研究中心详细介绍了国网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战略、实施路径、重点示范以及新型电力系统碳排放评估的主要技术路线等内容,经研院系统介绍了在“碳排放监测”、“降碳与经济协同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及进展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3-03-30

      该专委会支撑单位为南网能源院,旨在紧紧围绕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立足电碳耦合领域,组织开展能源电力规划、能源市场体系协同、碳排放监测碳排放核查、碳排放认证等方面的基础性前瞻性研究工作,组织搭建电碳耦合技术交流合作平台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3-03-28

      碳排放监测作为支撑碳排放统计核算的关键要素,对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重要作用。“电碳”监测助力碳排放核算碳排放监测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3-23

      为了满足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用能需求,浦东新区能源数据平台汇聚电力、燃煤、燃油等综合能源数据,整合先导产业和158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等经济数据,依托能源供给、能源消费、绿色能源、碳排放监测四大特色基础功能

      厦门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做好2023—2025年温室气体<mark>排放</mark>报告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3-03-16

      其中,2023年度碳排放监测计划需在2023年3月20日前完成,排放报告需在2023年4月20日前完成。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二)组织报送年度监测计划及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请各驻区局组织重点排放单位通过福建平台报送下一年度监测计划和上一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监测计划和排放报告于每年2月15日前完成报送。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3-09

      行业碳排放监测、核算、披露、评价等碳管理体系制定尚处于起步期,产业链碳足迹核算标准与方法缺失;对标欧盟法规,我国对动力电池“有害物质限制、碳足迹、再生材料含量、相关方义务、电池标签”等的相关管理措施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