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零碳产业链”相关结果1545

      来源: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2024-03-08

      项目每年将产绿氢7800吨,可满足约1000辆燃料电池重型卡车需求,有力推动绿氢产业规模化发展,为我国构建零碳、低成本、安全可靠的绿氢供给体系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案例。...100%绿电制氢 实现绿氢效益最大化近年来,随着双碳战略深入推进,我国绿氢“制、储、运、加、用”等产业链稳步发展,氢能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在推动传统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支撑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实现交通运输领域大规模深度脱碳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

      来源: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2024-03-08

      鼓励行业影响大、产业链完整、在产业链发挥主导作用的链主企业,对上下游企业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低碳生产和管理,使供应链运作达到绿色化低碳化,推动产品碳管理由点(链主企业)延伸到链(链上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4-03-07

      在科技方面,温枢刚认为,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构建“源头零碳替碳、过程减污降碳、终端捕碳固碳、多能互补友好、数字智能支撑”的技术体系,加快研发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高温气冷堆商业化推广...与此同时,温枢刚还建议,要全面加强碳排放标准体系建设,由政府部门引导,行业协会组织,龙头企业牵头,汇聚产业链上下游力量,抓紧研制火电碳监测和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积极主导制定碳排放国际标准,推进国内标准成果向国际标准转化

      来源:海博思创2024-03-07

      从投资规模来看,“十四五"以来,新增新型储能装机直接推动经济投资超1千亿元,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进一步拓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践行绿色低碳理念 海博思创正在加快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建设多个"智能产线、智能仓储、智能物流"三位一体的智能化生产基地,打造为智慧工厂、绿色工厂、零碳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立起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溯源体系,构建储能系统产品的数字化

      光伏与储能峰会 | 传统能源大国如何进行清洁能源转型?

      来源:​正泰新能2024-03-07

      2023年,正泰新能发布年度esg报告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产业链健康生态。...3月4日至6日,零碳之路-光伏与储能峰会(net zero mea 2024)在阿联酋迪拜举行,本次活动由smm(shanghai metals market)和aec(african energy council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3-06

      推出12个绿色低碳智能新产品;全球首个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全球首个二氧化碳+飞轮储能示范项目陆续投运;研制的天然气压力能零碳发电机组在西气东输第一站——新疆塔里木油田投运,并成功获得国内首台、容量最大的储气库天然气压差发电项目

      爱旭10GW ABC电池及组件项目在山东济南开工

      来源:​爱旭股份2024-03-01

      起手布局 落子成势山东省资源禀赋充足、政策支持力度大、产业链配套齐全、市场需求强劲。...着眼未来,爱旭将持续以颠覆式创新,重塑光伏行业的竞争格局,为全球零碳社会的构建注入澎湃动力。

      深耕内蒙!这家风电整机商获奖了

      来源:三一重能2024-02-29

      这表示三一重能潜心深耕内蒙风电沃土,对当地经济发展、上下游产业链建设的模范带头作用获得官方认可。三一重能副总经理彭旭出席会议并领奖。...2024年1月,三一重能不负众望,131米陆上风电叶片在巴彦淖尔零碳数智产业园成功下线,刷新全球最长陆上风电叶片纪录。

      来源:云南省人民政府2024-02-28

      (省能源局牵头,省发展改革委、云南电网公司配合)加快全省可再生能源项目建档立卡和绿证申请核发,加大绿证在零碳园区建设、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能耗调控等方面的应用。...以下均需各州、市人民政府落实,不再列出)聚焦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绿色铝产业、光伏产业、新能源电池产业、绿色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等重点产业,建立完善产业链图谱并动态更新,引导资源配置、招商引资

      来源: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2024-02-26

      公司将联合凯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打造“资源-材料-产品-产业”的完整产业链条,创建大湾区绿色、零碳、循环新能源材料示范产业园。...项目投建单位广东明轩实业有限公司广东明轩实业有限公司拥有阳江、英德两大玻璃生产基地,日产玻璃3500吨,拥有两个专用码头泊位、油站、加工厂、硅砂洗选厂等,产业链齐全。

      《中国风能这一年》| 远景田庆军:2023,中国风电挺进“无人区”

      来源:《风能》2024-02-26

      单靠机组打天下的传统商业模式已经过时,包括储能、氢能、零碳产业园等新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在内的立体化产业投资方兴未艾,拉动资源开发、风电场建设、绿电消纳等多元化合作主体合理分配产业链利润,共同实现合作共赢。

      又一上市环境企业成立储能公司!“十四五”下半场环企进军新能源规模“初现”!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4-02-26

      同年9月,公司与通辽市人民政府、中国投资协会达成战略合作,在“十四五”期间共同投资600亿,打造通辽千万千瓦级风光储氢氨一体化零碳产业园。...海螺创业以锂电池回收技术为产业发展主体,快速切入到新能源正负极材料赛道,在安徽芜湖规划年产50万吨正极材料制造基地,在四川乐山规划年产20万吨负极材料制造基地,并计划在每个省中心城市布局锂电池回收项目,打造完整的新能源材料产业链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4-02-23

      陈国贵说,辽宁副产氢资源丰富,现阶段可先利用更具经济性的副产氢提纯氢气,同步建设可再生能源制氢厂,待应用场景充分开发达到规模后采用绿氢,进而完成“零碳”氢能产业链。...陈国贵建议加强统筹规划,促进本地产业链迅速建立、迅速降本,加速实现产业化、商业化,形成区域优势,确保体量巨大的东北市场进入氢能产业应用推广的内循环,提振东北民营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自信心。

      《2023,中国风能这一年》| 明阳集团张传卫:创新智造赋能绿色新质生产力

      来源:​风能专委会CWEA2024-02-23

      2023,我们坚持客户中心,场景创新,中部地区首个零碳工业园区开工建设,我国首座深远海漂浮式风机并网发电。...2023,我们坚持技术至上,打造绿色新质生产力,重塑技术创新力和产业链布局,打造全碳叶片下具有成本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的新一轮国际、国内海陆产品线,聚焦数字能源、海洋融合开发等关键技术突破,以技术驱动绿电低成本优势

      来源:中广核新能源2024-02-22

      张雷介绍了远景的零碳发展理念和发展目标,以及风电核心零部件深入自研自制的长期主义发展路线。...张志武表示,远景是中广核新能源重要的产业链合作伙伴,中广核新能源愿意与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共同推进高质量合作,共谋高质量发展。

      来源: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4-02-21

      到2035年,在技术进步、绿色竞争力、产业生态、全球化布局等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效,形成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和场景创新共同驱动的产业集群,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奠定基础。——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夯实配套产业链基础,升级光伏浆料、导电玻璃、胶膜、高纯石英砂等关键原辅料技术,提升完全性实时监控处理、在线电势诱导衰减效应抑制与修复、组件级监控等智能化技术,开发基于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功率器件和芯片的智能光伏逆变器等配套设备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2024-02-20

      二、聚焦完善产业体系,加快实施科技“突围”工程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前瞻性发展未来产业,推动建设重点产业集群产业链。...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先行先试,深入落实“1+n+x”政策体系,实施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推进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和赤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有计划分步骤推进“碳达峰十二大行动”,推动零碳园区建设

      浙江德清县:优先在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建筑、大型商场等建筑屋顶部署分布式光伏系统

      来源:​德清县人民政府2024-02-18

      正确处理碳达峰和粮食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等领域的关系,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好应急保障和风险预案,及时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确保安全降碳。...“十四五”期间,全县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空间格局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明显成效,低碳技术创新和政策完善取得积极进展,低零碳试点创建体系不断完善。

      融入新能源创新发展体系,格力钛亮相中国电器之都

      来源:格力钛新能源2024-02-18

      格力钛新能源携高安全系列电池、新一代工商业储能系统以及家庭储能系统精彩亮相此次电气行业的年度盛会,展现零碳未来的创新动能,为电气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安全、智慧的解决方案。...格力钛新能源将继续努力,奋力发挥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实力与优势,推动电气与新能源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提供更加安全可靠、高效环保的能源管理解决方案,为实现零碳未来贡献“钛”力量。

      来源: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2024-02-18

      生态优势加速转化,大理经开区获评省级绿色低碳示范园区,完成首批规模化绿证交易,全省第一条智能国标电动自行车生产线试投产,首届“零碳中国”大理绿色投资大会、绿能大理风光水储协同发展产业大会成功举办。...硅光伏、新能源电池、铝精深加工、生物医药、绿色食品等产业链全链条贯通发展,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升级加快,大理州新能源电力装备产业集群荣获“省级成长型制造业集群”称号,引进州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203.8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