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相关结果1544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8-01-11

      基本战略目标充分彰显日本力图主导和引领全球新能源技术发展,其中背后还包含燃料电池汽车与电动汽车两条不同发展技术路线之争的角力。需求侧战略需求侧主要指氢能产业链的应用环节。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8-01-10

      纵观2017这一年,燃料电池研究机构陆续成立,多个研发项目通过验收,燃料电池标准逐步完善,多款燃料电池汽车通过公告,还有不少企业拿下燃料电池大单。燃料电池虽然还未铺天盖地,但已形成不可阻挡之势。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8-01-04

      基本战略目标充分彰显日本力图主导和引领全球新能源技术发展,其中背后还包含燃料电池汽车与电动汽车两条不同发展技术路线之争的角力。需求侧战略需求侧主要指氢能产业链的应用环节。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7-12-29

      按照规划,武汉市氢能产业分两个阶段实施:到2020年,重点开展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发应用,促进燃料电池汽车在特定地区的公共服务用车领域小规模示范应用,以示范促进产业化发展。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7-12-26

      铺天盖地是指燃料电池发展势头凶猛,可应用领域较宽,在交通领域,不仅限于燃料电池公共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甚至燃料电池轻轨火车都要发展。...十年之内,中国肯定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燃料电池市场。前景很好,但尚处于发展初期的氢能也存在不少需要克服的障碍。氢能还要迈过哪些槛?氢能的整个产业链覆盖制氢、储存、运输和利用等环节。

      来源: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2017-12-14

      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方面同样非常薄弱,众多整车企业里只有上汽集团明确提出燃料电池汽车的开发规划,而上汽则是明显地受到德国大众(vw)早期的fc-ev发展战略的影响。

      来源:高工锂电与技术应用2017-12-12

      欧美的燃料电池汽车研究和产业化都是在各大汽车公司的主导下进行的,在全球第一轮燃料电池汽车开发热潮中,各大汽车公司的情况并不一样。...跟国际上其它主流车企不一样的是,gm在燃料电池汽车领域一直是坚持自主研发,当时并没有选择与其它车企或者燃料电池公司合作开发。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7-12-08

      并且,我国还不具备完整的燃料电池电堆产业链,部分燃料电池关键材料依赖进口,燃料电池电堆相关企业数量少,技术开发和制造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氢能产业链还不够健全,氢气纯化、存储和运输企业较少。

      从氢的获取和储运看 燃料电池离我们还有多远?

      来源:晓宇说电池2017-12-04

      日本一直将氢能视作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在固定领域、运输领域和便携式领域都进行了积极的研发,车企在燃料电池汽车方面的开发更是走在前列,并已经树立了相当坚固的技术壁垒。...氢能产业链一、上游制氢1. 常用的制氢技术路线制氢方法是将存在于天然或合成的化合物中的氢元素,通过化学的过程转化为氢气的方法。

      来源:高工电动车2017-12-01

      3、燃料电池成本高、技术与产业链尚不成熟一辆燃料电池汽车的动力系统由燃料电池系统、储氢瓶、驱动电机、整车控制系统、辅助电池系统构成。...2、政策鼓励目前国家层面发布的包括《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等等多份文件均明确提出要发展燃料电池汽车。但针对产业短期和中长期的规划、产业链发展并未做出具体的说明。

      来源:经济参考报2017-11-30

      此外,纯电动汽车不检测尾气排放,燃料电池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也暂不列入尾气排放检测范围。...对此,业内专家表示,这些创新提升了电池质量、降低了成本,同时缓解了新能源汽车电池成本高、回收困难等问题,打通了新能源汽车上下产业链,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2017年中国氢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景研究报告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2017-11-27

      《规划》提出目标:2020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批量生产和规模化示范应用。《规划》提出未来着力解决的两大重点是解决氢燃料电池成本高企和加氢站数量不足。...2016年12月19日,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中专门指出要系统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与产业化。

      来源:上海证券报2017-11-24

      在赵小丽看来,成本高是因为规模化程度不够,现在各方的推动让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生产具备了基础。雄韬股份针对燃料电池汽车商业化推广进行了翔实的成本核算。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7-11-15

      从2003年第一代燃料电池混合动力汽车超越一号到2015年上汽荣威950燃料电池汽车,我国已在燃料电池汽车领域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具备了一定的研发基础。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7-11-08

      得益于燃料电池汽车起步较早、氢能供给体系相对完善等原因,国外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已经走在了前列。日本丰田、本田及韩国现代等企业都推出了面向市场的燃料电池汽车产品,丰田燃料电池汽车年销量已超过2000辆。

      锂硫电池或将替代三元锂电池成未来锂电领域新势头

      来源:新能源Leander2017-10-30

      《中国制造2025》提出:“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7-10-26

      此外,制定标准,增加我国在燃料电池汽车领域的话语权;向国外的整车企业、电堆生产企业积极寻求合作,共同开发加快产业链的建设和建成等,都是积极推进燃料电池发展的措施。

      来源:中国质量报2017-10-19

      今年3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发布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明确了中国汽车产业未来技术发展的七大方向,即节能汽车、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和汽车制造、动力电池、轻量化技术。

      深度报告 | 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提速

      来源:华泰证券研究所2017-10-18

      关键零部件国产是燃料电池产业化的必要条件燃料电池系统核心零部件:电堆、空气循环系统和氢气循环系统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系统、储氢瓶、驱动电机、整车控制系统、辅助电池系统构成。

      来源:中国证券报2017-10-17

      同月,上海发布《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规划到2020年,上海将聚集超过100家燃料电池汽车相关企业,于2025年建成50座加氢站,到2030年实现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和制造总体达到国外同等水平,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年产值突破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