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中国能源报”相关结果3728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2-26

      (来源:中国能源 作者:赵琼)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作为能源保供“主力军”,五大发电集团2024年工作会议均强调,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助力国民经济稳增长大局。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跨入新阶段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2-26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中国能源》记者表示,我国是煤炭生产大国,目前关于煤矿安全生产相关条例都较为到位,相关政策的不断严格和细化更有利于大家提高警惕,尽最大可能避免安全事故发生。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2-26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新疆电力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林雪峰告诉《中国能源》记者,新疆锂电储能项目年调用充放电次数约为200次,10年2000次,而锂电使用寿命达8—10年,循环寿命5000次。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2-19

      (来源:中国能源 作者:张胜杰)明确利益相关者权责关系“《条例》的一大亮点是明确了碳市场利益相关者的定位和权责关系,营造了良好的碳市场生态。”...有助于提高市场活跃度谈起我国碳市场面临的挑战,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教授王科告诉《中国能源》记者:“目前,碳市场涵盖的行业范围、交易品种还有限。这也是碳市场活跃度不够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2-05

      充电行业资深专家杨希在接受《中国能源》记者采访时如此表示。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的最新数据,2023年,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38.6万台,同比上升30.6%。...加快向“油气氢电服”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型,已成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石化”)等油气巨头的战略举措。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2-05

      瞄准痛点确定目标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安华告诉《中国能源》记者:“截至2023年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为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9%。...《中国能源》记者从浙江能源监管办获悉,浙江省2023年新增风光装机85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首次超越煤电。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该省绿色低碳发展扎实推进。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2-04

      上海重塑能源集团(以下简称“重塑能源”)战略市场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国能源》记者采访时表示。“绿氢的热度,有外在和内在两个驱动因素。”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2-0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教授刘翠伟告诉《中国能源》记者:“从平台目前运行的情况来看,未来实现掺氢燃气的宽压力、长周期、规模化应用是可行的。...深圳燃气研究院段鹏飞博士告诉《中国能源》记者:“一方面,项目针对掺氢天然气的泄漏扩散等事故特征演化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建立了相应的失效数据库,以及风险评价方法、缺陷评价方法、剩余寿命分析方法和应急抢险技术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2-04

      上海骥翀氢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付宇向《中国能源》记者介绍。■成本难题待解业内有观点认为,与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相比,新能源商用车市场规模相对较小。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2-04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邹建新对《中国能源》记者表示,如果想把气态氢体积做得很小就必须不断施加压力,风险性也会随着压力的提升而逐渐增大。...“基于高安全性和高储氢密度,在可再生能源制氢场景中,镁基固态储氢技术能有效解决可再生能源间歇性、波动性和季节性难题,为可再生能源制氢应用场景提供大规模氢气存储技术。”宣锋表示。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2-04

      瞄准痛点确定目标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安华告诉《中国能源》记者:“截至2023年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为29.2亿千瓦,同比增长13.9%。...《中国能源》记者从浙江能源监管办获悉,浙江省2023年新增风光装机85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首次超越煤电。四川省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该省绿色低碳发展扎实推进。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2-04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孙传旺对《中国能源》记者表示,进一步做好保供工作,2024年,传统能源大省需在产供储运等多个环节共同发力。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2-04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学术交流部主任王立涛对《中国能源》记者表示,必须明确在西部地区建设抽蓄是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就这些问题《中国能源》记者展开了采访。西部建成投产大型抽蓄比例小我国西部地区,尤其是高原区域,因高海拔、高边坡、电价承受能力有限等因素,抽蓄建设难度颇大。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2-04

      国网浙江电力输变电设施台风防护技术实验室主任王少华接受《中国能源》记者采访时介绍:“基于微气象的单点覆冰模型,依托浙江全省近3000套微气象在线监测数据,实现杆塔级线路覆冰日前72小时预警能力,实时掌握全省冰情形势

      来源:中国能源网2024-01-30

      1月27日,《中国能源》记者从中国华能2024年工作会议上获悉,中国华能将保障能源安全作为首要职责,2023年全力抓好电热煤炭安全稳定供应,全年发电量、供热量、煤炭产量等关键生产指标均创公司成立以来最好水平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1-30

      中国能源》记者采访了解到,2018—2020年是增量配电改革试点的快速发展期。...《白皮书》副主编吴俊宏接受《中国能源》记者采访时表示,既有的五批次增量配电项目并没有显示出加快发展的趋势。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1-30

      中国石油深圳新能源研究院储能研发部负责人楚攀告诉《中国能源》记者,2024年工商业储能市场增幅不会太大,超过50%的可能性比较小。...围绕行业关注的焦点话题,《中国能源》记者近日采访了业内人士。今年装机规模增幅难超50%近日,浙江、河北、福建多地调整了峰谷分时电价。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1-29

      来源:中国能源 作者:卢奇秀不同于前几年市场对新型储能前景的过度乐观,经过几年落地实践,储能项目建而不用、作用有限的现实落差,难免会影响市场的投资热情。...针对上述消息,某央企相关人士向《中国能源》记者辟谣:“没有叫停,公司项目在正常推进中。”但沸沸扬扬的传言背后,充分暴露出新型储能的盈利窘境,以及市场对储能行业前景的担忧。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1-29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研究部高级研究经理孙佳为向《中国能源》记者表示,大容量已成为电芯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华能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储能技术部主任刘明义向《中国能源》记者谈到,当前,国内储能项目招标普遍要求单体电芯容量大等于280ah,预计2024年市场应用主流会快速切入300ah及以上电芯产品。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1-29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教授王科向《中国能源》记者介绍:“碳市场中的企业要满足国家设定的碳排放上限,超过上限的碳排放,需要购买相应的碳配额,这是一种强制履约机制。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