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液态储氢”相关结果214
      乘风破浪的氢能:技术路线要选对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独家)2020-07-17

      现阶段,国内常见储氢技术有四种:高压气态储氢技术、低温液态储氢技术,固态储氢技术及有机物液体储氢技术,应用最广泛的是高压气态储氢,但成本高企是其无法回避的问题,运氢成本几乎可以占到整个氢价的1/3。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7-15

      与会专家指出,在储氢方面,低温液态储氢能耗高、高压气态储氢密度低,这限制了在长途重卡领域的应用,仍需进一步技术破壁。

      来源:燃料电池与氢能观察2020-07-14

      资料显示,中国五环与氢阳能源于2017年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围绕常温常压有机液态储氢材料技术开展了诸多工作并取得实质性成果:全球首套年产1000吨常温常压有机液态储氢材料试验装置和加氢/脱氢催化剂生产线已建成投产

      现代汽车投资LOHC<mark>储氢</mark>技术的逻辑

      来源:势银能链2020-07-13

      高压气态储氢为全球范围内商业化应用最广泛、最成熟的一种储氢方式,产业链也最完整,是目前最主流的储氢方式,低温液态储氢次之,固态储氢技术开始商业化应用,液氢储运在部分国家和地区仍是空白。

      《张家港氢谷人才计划》发布!市级给予最高5000万元综合扶持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0-07-10

      引进和培育一批专业素质好、技能水平高的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积极抢占“终极能源”发展“核心资源”,计划三年时间实现以下目标:1.行业领军人才:重点围绕氢气制备与提纯(工业副产氢、氢气液化、氢气提纯设备)、氢气储运(低温液态储氢设备

      吉电股份与青岛海望签署协议 共推有机液体<mark>储氢</mark>技术产业化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0-07-09

      日前,吉电股份发布公告称,将与青岛海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通过紧密的战略合作,在氢能储运产业联盟、氢能产业规划项目、技术研发、产业化应用等方面,形成密切的利益共同体,共同推动氢能产业发展

      “光伏+储能”行不行

      来源:北极星分布式光伏(独家)2020-07-08

      项目一期建设6×25mw分布式光伏电站、100mw风电电站,并配套建设150mw电极锅炉供热系统和10mw电解水制氢高压储氢系统;二期项目预计建设1000mw光伏发电站,配套建设50mw电解水制氢液态储氢系统

      完成一座加氢站有多难?加氢站的建成与运营急需战略推进

      来源:盖世汽车2020-07-01

      目前,储运氢技术主要有高压储氢、液体储氢、固态储氢、有机液态储氢等。高压气态储氢是最成熟、成本最低的技术。其储存方式是采用高压将氢气压缩到一个耐高压的容器里。

      来源:国际船舶网2020-06-15

      相对于低温液态储氢的高能耗(25%左右)、易蒸发(0.5-1%/天),有机液态储氢具有性能稳定、简单安全以及可充分利用现有石化基础设施等优势。但也存在着反应温度较高、脱氢效率较低、催化剂易毒化等问题。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6-03

      而在降成本方面,固态和低温液态储氢技术则被寄予厚望。...而在降成本方面,固态和低温液态储氢技术则被寄予厚望。业内认为,各类储氢技术各有优劣,关键是要将储氢技术与应用场景相匹配。

      来源:中能网2020-05-20

      储氢是实现氢能有效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包括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金属氢化物储氢、有机化合物储氢、微球储氢和碳纳米材料储氢等。

      来源:燃料电池百科2020-05-15

      低温储氢液态储氢如doe对储氢方式的定义可以看到,除了在燃料电池汽车上常见的压缩气体储氢,还有低温储氢液态储氢液态储氢比气态储氢更高效,平均1l的液态气大约相当于800l的气态气。

      来源:香橙会2020-05-14

      重点增强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氢气循环泵、空压机等零部件,高压储氢液态储氢等的研发生产能力。到2020年,将建成国内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应用中心,总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来源:科学网2020-04-09

      密度高又安全的固态储氢“固态储氢相对于高压气态和液态储氢,具有体积储氢密度高、工作压力低、安全性能好等优势。”...蒋利军介绍,目前一般采用高压压缩、液化或固化的方式,提高体积储氢密度。在这三种方式中,固态储氢具有最高的体积储氢密度。因此,采用固态储氢是提高体积储氢密度的最有效途径。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3-11

      建议开展分布式制氢,液氢、氢气管道、有机液态储氢、固态储氢等技术及装备试点示范,探索长距离、大规模氢气输送技术路径。

      加氢站供氢模式的选择及制氢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

      来源:广州化工2020-03-09

      公路运输则需要考虑储氢技术和运输安全所带来的成本。氢气储存方式包括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固态储氢和有机液态储氢,不同储氢方式的特点对比如表1所示。

      国内外液氢贮存、运输的现状及发展

      来源:氢能联盟CHA2020-02-14

      因绝热要求,液氢低温储箱所需的体积约为液氢的2倍,这也就是说液态储氢系统的实际体积还是汽油箱的3倍。...如何保持超低温是车载液态储氢技术的核心难题。为了避免和减少蒸发损失,液氢燃料储罐多采用双层壁式结构,内外层罐壁之间除保持真空外,还要放置碳纤维和多层薄铝箔以防止热量传递。

      来源:高工氢燃料电池2020-02-03

      加氢站建设方面,林德拥有气态和液态两类储氢罐,其中气态储氢罐的运行压力有45mpa和20mpa两个型号;液态储氢罐的运行压力为0.25mpa,温度为-253摄氏度,容量范围可在400—5000公斤内调整

      来源:中国化工报2020-01-22

      贾正兰认为,相比传统的高压气态储氢以及低温液态储氢,固态储氢可以达到高体积储氢密度和更好的安全性,是未来储氢的重要发展方向。榆林原镁产能占全球的40%,发展镁基固态储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独家)2020-01-10

      ,可同时满足10座500kg加氢站的需求;二期项目预计建设1000mw光伏发电站,占地面积约4万亩,配套建设50mw电解水制氢液态储氢系统,建成后每天制取高纯度的氢气10000kg,可同时满足20座500kg...;高密度储氢容器关键技术研发;氢燃料电池关键原材料及部件研发。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