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船舶碳捕集”相关结果166
      解读丨<mark>碳捕集</mark>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什么?

      来源:生态环境法规标准2021-08-06

      根据运输方式的不同,分为罐车运输、船舶运输和管道运输,其中罐车运输包括汽车运输和铁路运输两种方式。co2 利用,是指通过工程技术手段将捕集的 co2 实现资源化利用的过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简称ccus技术,ccus的英文全称为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

      来源:先进能源科技战略情报研究中心2021-08-05

      2、氢能、氨燃料产业(1)氢能发展目标:到2030年将氢能年度供应量增加到300万吨,其中清洁氢(由化石燃料+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碳循环或可再生能源等方式生产的氢)供应量力争超过德国2030年可再生氢供应目标...氨燃料生产方面,到2030年推进配套设备的制造,构建稳定的氨燃料供应链体系;到2050年提高在发电领域的氨混烧率和开发燃烧纯氨技术,并应用于船舶和工业领域。

      什么是碳中和背景下的CCUS?

      来源:郭丽丽的研究札记2021-08-02

      根据运输方式的不同,主要分为管道、船舶、公路槽车和铁路槽车运输四种。...根据《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发展路线图(2019)》的规划,到2050年,我国ccus产值将超过3300亿元/年。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7-21

      “沿海石化、电力等行业可以共用运输管道、船舶,共享封存区域等,通过集群效应来降低整...该平台设计碳捕集能力2万吨/年,是世界第三、亚洲首个多线程碳捕集测试平台,应用于最新ccus技术测试、验证、推广、应用和科学研究。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6-28

      钢铁行业是工业化国家的基础工业之一,钢铁产品是基础设施建设、汽车制造、船舶制造、装备制造、国防建设等领域的主要原材料。...钢铁行业的碳达峰与碳中和路线包括控制产量、节能减排、清洁能源替代、氢能利用、碳捕集利用封存(以下简称ccus)等,具有普适性。因此,钢铁行业的低碳转型将对所有工业行业具有示范意义。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1-06-25

      研发百千瓦级低成本、高效率非贵金属催化剂pem电解水制氢设备,实现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加氢一体化应用示范;实现35mpa车用加氢站液驱增压压缩系统样机国产化;形成富氢燃料低速机设计方案和关键部件原理样件,支撑大型船舶动力系统零碳排放

      浙江:加快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 积极布局储能、氢能等碳中和相关产业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1-06-25

      有序推动规模化、全链条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引进、研发、产业化和应用推广,选择有条件的区域和行业开展试点示范。...推广使用电、天然气等新能源或清洁能源的船舶。加大充电桩建设力度,到2025年,全省建成公共领域充电桩8万个以上(其中智能公用充电桩5万个以上),自用充电桩35万个以上。

      来源:上海市科委2021-06-25

      研发百千瓦级低成本、高效率非贵金属催化剂pem电解水制氢设备,实现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加氢一体化应用示范;实现35mpa车用加氢站液驱增压压缩系统样机国产化;形成富氢燃料低速机设计方案和关键部件原理样件,支撑大型船舶动力系统零碳排放

      来源:北极星环保网2021-06-24

      研发百千瓦级低成本、高效率非贵金属催化剂pem电解水制氢设备,实现加氢站可再生能源制氢加氢一体化应用示范;实现35mpa车用加氢站液驱增压压缩系统样机国产化;形成富氢燃料低速机设计方案和关键部件原理样件,支撑大型船舶动力系统零碳排放

      来源:海南省绿色金融研究院2021-06-10

      生物质制备的液体燃料可以满足飞机、汽车和船舶等交通工具使用。特别是,从减排的角度来说,飞机实现电动化的难度最大,采用生物质能源制备的航空燃油可以实现航空运输的零碳排放。...然而,生物质能源在生长的过程中一直在吸收二氧化碳,若制备成产品则二氧化碳一直储存在材料,直到通过燃烧等途径才释放到大气中,若燃烧过程中采用碳捕集的方式,则生物质能的使用属于负碳排放技术。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1-06-02

      积极推广应用电动和天然气动力船舶。积极参与碳市场建设。鼓励自贸试验区企业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支持地方自主开展林业碳汇等具有明显生态修复和保护效益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探索开展规模化、全链条碳捕集利用和封存试验示范工程建设。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推动沿海沿河自贸试验区大宗货物集疏港运输向铁路和水路转移,有条件的自贸试验区新建或改扩建铁路专用线。

      不同燃料路径氢燃料电池汽车全生命周期环境影响评价

      来源:全球能源互联网2021-05-24

      文献分析了公路运输、船舶运输和液体有机物储运氢几种方式下氢能供应链的环境和经济表现,结果表明,由于各种技术各有其优缺点,不存在环境经济表现全面占优的氢能供应链。...文献研究了中国台湾fcv的6种潜在燃料技术路径(天然气+蒸汽重整制氢、玉米乙醇+蒸汽重整制氢、电网电+电解水制氢、光伏发电+电解水制氢、煤气化制氢、煤气化制氢+碳捕集封存)的环境影响,研究表明光伏发电+

      国际能源署发布2050年碳中和的路线图

      来源:环境科学与政策2021-05-21

      iea的这份报告对于氢能发展算是谨慎乐观的,氢能的产量会扩大六倍,而且会在船舶、货车、化工、钢铁等行业占一定比重,而且未来电解氢会快速发展。...碳捕集仍是重工业部门减排的主要路径工业部门要做两件事:一是需要一部分没有安装碳捕集的工业设备提前退休,二是加快碳捕集和氢能工业的发展,钢铁部门存在较大的用氢炼铁的潜力,但是碳捕集技术可能在经济上和技术上仍有优势

      《亚洲颠覆性技术<mark>碳捕集</mark>、利用与封存 ——2020年技术与技术推动者汇编》

      来源:联创低碳湖南2021-03-16

      技术团队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技术亮点自供能源;可集成应用于各种动力系统中,包括车辆、船舶,也可应用于炼油厂、发电厂、水泥和铝业等行业;捕获的co可以转化为液体或气态燃料;可以捕集高达90%的co发展阶段研究和开发应用领域交通

      来源:新华日报2021-03-05

      乔旭建议,鼓励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绿色原始技术创新,加快部署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项目、二氧化碳用作原料生产化工产品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张雷举例,比如高炉焦炭炼钢将转向绿色氢气炼钢,汽车和船舶的燃油将被电动和燃料电池技术取代,生物合成技术将取代化工技术产生丰富的零碳并且可回收降解的工业材料。

      来源:燃料电池与氢能观察 HyGear官网2020-12-28

      关于内德斯塔克:nedstack是荷兰独立企业,也是全球领先的燃料电池制造商之一,为pem电厂,重型运输市场以及船舶应用生产质子交换膜(pem)燃料电池。...新系统将配备燃烧前的二氧化碳捕集和液化功能,以确保不会发生局部排放。该项目的最终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提供经济高效的氢气填充和快速充电解决方案,而不受现有基础设施的限制。

      来源:能源杂志2019-11-21

      如果不考虑碳排放,目前煤制氢是成本最低的,但控制碳排放对我们是硬约束,如果考虑碳捕集利用,全成本就会很高。至于天然气制氢,那就更不可取了。...同时,应不断深化认识,扩展氢燃料电池的应用领域和范畴,在发展氢能源汽车产业的同时,应鼓励多元化示范,因地制宜扩展其在船舶、航空、建筑、化工、能源等其他领域的应用。

      中国氢能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分析

      来源:中国工程科学2019-06-11

      同时,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民用车之外,矿山港口重型车、物流车、重柴油车、轨道交通、船舶及岸电设施、甚至航空器,这些都是未来氢能创新应用的方向,中国已具备大规模氢能利用的供氢条件与市场空间...在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方面,氢作为能源互联媒介,可循环利用工业副产氢与一次富裕化石能源,配合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就地低碳转化,将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替代焦炭用于冶金、与二氧化碳转化为含氧化合物和燃料、与天然气混烧并通过燃气轮机发电或工业供热或通过储氢及燃料电池技术形成储能装置

      来源:科技日报2019-01-11

      碳封存是指捕捉到的二氧化碳通过公路、铁路、管道和船舶等方式来运输,而管道运输被认为适用于大批量的二氧化碳运送,经济性较好。...尽管还不成熟,但已不是最前沿科技ccus技术由碳捕集、碳封存和利用三部分组成,碳捕集技术目前大体上分作三种:燃烧前捕集、燃烧后捕集和富氧燃烧捕集。

      来源:《中国华能》2019-01-10

      要生产这么多电,可再生能源、核电(更有可能在发展中国家而非发达国家推广)以及带二氧化碳捕集(ccs)装置的化石燃料使用都需要大幅增加。而这只是专家所说的“简单”的部分。...到 2030年代就可能出现为船舶和飞机开发的合成烃类。到 2040年代,ccs和氢气可大规模用于工业。到 2050年代将会通过大规模再造林或直接从空气中捕获碳排放来实现全面的碳去除。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