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苏联”相关结果1801

      来源:互联网2010-01-08

      (3)核电站项目  从建国初期,国家开始在苏联的援助下以自力更生为主的方式建立核工业。从此时起,我国的核科研被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来源:互联网2010-01-08

      罗贡水电站始建于苏联时期,但由于苏联解体和资金匮乏,项目被迫停止。2004年,塔俄签署协议,准备再次启动罗贡水电站建设。

      来源:互联网2010-01-04

      这座苏联设计建造的核电站有一号和二号两个反应堆,它们分别于1983年12月和1987年5月开始运行,每个反应堆年发电能力均达到1300兆瓦,不仅能满足立陶宛80%的电力需求,而且还有少量出口。

      来源:互联网2009-12-31

      1954年,世界上第一个核电站在前苏联投入使用。目前美国是世界上核电站总数最多的国家,现役核电站反应堆共104个,法国则是核电站总发电量比重最高的国家,高达78%。

      来源:互联网2009-12-31

      但是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和美国三哩岛核电站严重事故的发生,引起了公众对核电安全性的质疑,同时也让人们意识到第二代核电技术的不完善性,许多国家的核电发展也都因此一度停滞。...核电技术在探索中前进 自1954年,前苏联建成电功率为5兆瓦的实验性核电站以来,核电技术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代核电技术是和平利用核能研发阶段的试验堆和原型堆。

      来源:互联网2009-12-30

      亚美尼亚在苏联时代曾向土耳其出口过电力。

      来源:互联网2009-12-30

      电站关闭 电荒来临 伊格纳利纳核电站建于上世纪80年代,由原苏联设计建造。

      2009-12-21

      亚美尼亚在苏联时代曾向土耳其出口过电力。

      来源:呼伦贝尔日报2009-12-21

      “因此,中国在加速发展核电能源的过程中还要尽量避免发生与美国三哩岛事件、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的类似问题。”  由于核电工业的安全隐患,中国目前正积极引入外国核查人员到中国协助监管该工业的发展。

      来源:纽约时报2009-12-18

      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在建造和运营核反应堆的过程中,避免发生美国或苏联那样的事故。中国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表示,中国相信其核工业将会继续安全增长。他说:“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问题”。

      来源:中国能源信息网2009-12-18

      在过去近20年的时间内,我国先后与法国、加拿大和前苏联合作并开展技术转让,先后建设核反应堆11座。...虽然历史上发生过美国三英里岛核电站核安全事故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露事故,但是今日的核电技术和核电行业的自身的严格管理已经可以保证核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来源: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2009-12-16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十分之一居民使用的电力,是用前苏联的高浓铀作为燃料生产的。

      来源:互联网2009-12-11

      但由于苏联解体和资金匮乏,到1993年时大坝的建设高度仅为40米,并且之后还被洪水冲毁。今年罗贡水电站建设的预算资金为1.22亿美元,明年预算将增加22%。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09-12-10

      而在苏联时期我们建造了35-38座反应堆。   普京表示,俄罗斯政府支持发展核能产业计划。俄罗斯核能工业集团公司目前资金充裕。俄罗斯政府还将提供进一步的支持。   

      来源:商务部2009-11-30

      埃基巴斯图兹2号发电站的扩容将为恢复哈俄统一电力系统、发展后苏联时期的一体化进程和巩固上合组织框架内的互动做出积极贡献。   埃基巴斯图兹2号电站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12%。

      来源:中国能源报2009-11-13

        1979年的美国三哩岛核电站事故和1986年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至今仍让人心有余悸。图为美国三哩岛核电站。   

      来源:新华网2009-11-09

      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1954年在苏联建成,而我国核电起步相对较晚,自1991年自行设计建造的浙江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以来,共有广东大亚湾、秦山二期、广东岭澳、秦山三期、江苏田湾6座核电站11台机组先后投入运行

      来源:互联网2009-10-28

      曾经获得普利策奖的记者兼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最近在一篇评论中写道,中国走向环保的决定“在21世纪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与1957年苏联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相当”。   

      来源:中华工控网2009-09-28

      中国本土企业过去的思维受苏联大而全模式影响较大,什么都要自己造。上海发展快,这和长三角密集的制造业和外协合作的传统有很大关系。

      来源:互联网2009-09-24

      该电厂1993年5月9日开工,因苏联解体导致设备供应严重拖期和大量设备缺陷。施工队伍加强管理、精心施工,弥补了缺陷。1号机组于1999年12月13日并网发电,次年6月22日移交生产。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