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源荷互动”相关结果396

      来源:国家能源科技资源中心2023-04-25

      随着能源运行方式由“源随荷动”向“源荷互动”转变,亟待建立源网荷储智能协调互动生态。

      田庆军:源网荷储模式未来的“四个主流”

      来源:远景能源2023-04-21

      以往的电源建设只针对电网而未到终端客户,源网互动多而源荷互动不足。

      田庆军:源网荷储模式未来会成为“四个主流”

      来源:远景能源2023-04-21

      以往的电源建设只针对电网而未到终端客户,源网互动多而源荷互动不足。

      意义非凡!固德威参与苏州12MW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项目

      来源:固德威2023-04-14

      此次试点项目成功投运,一方面是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加速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普及与应用;另一方面通过总结试点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围绕屋顶荷载改造工程、“源荷互动”的综合智慧能源管理技术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4-10

      在业内专家看来,上述转变加速推动“源随荷动”向“源荷互动”转变,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是相关各方面如何协调推进。

      移峰填谷怎么做 看浙江湖州的“多手联弹”

      来源:浙电e家2023-04-04

      国网湖州供电公司通过深挖新型电力系统下的移峰填谷举措,以负荷管理的灵活性、精准性、确定性,积极主动应对电源侧的不确定性,将原有的源随荷动,转变为源荷互动,实现保供稳价多方共赢。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3-03-31

      与传统电力系统相比,新型电力系统的“新”主要表现在:“集中式和分布式相结合”“电网柔性智能化”“产消合一”“源荷互动”。...微电网和可调节负荷的能源互联网在内的多种形态并存转变,电力技术更加柔性和智能化;在需求侧方面,大量用户成为发用电一体的“生产型消费者”,终端负荷特性从传统的纯消费型向生产与消费兼具转变;由于发电侧可控性减弱,用电侧波动加大,“源随荷动”必须向“源荷互动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03-30

      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电源、电网、负荷和储能之间的源源互补、源网协调、网荷互动、网储互动源荷互动,打造能源互联网。...源荷互动指时空分布广泛的多类电源和负荷,均可作为可调度的资源参与电力供需平衡控制,用户聚合改变用电时间来消纳新能源。

      国网上海综能 张春雁:开展综合能源服务 助力建设新型能源体系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03-23

      他认为新型电力系统的一个特征就是新能源比例逐步提高,目前燃煤发电还发挥着压仓石的作用,煤电清洁化利用,特高压等传输网络,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不断提高,电力与能源系统将由传统的的发输配用源随荷动向源荷互动发展

      长园能源虚拟电厂解决方案

      来源:长园能源2023-03-15

      面对电力供应各环节存在的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1电网企业亟需实现“源荷互动”的模式转变2售电公司风险管控能力要求越来越高3新能源运营商传统运营手段已无法适应当前市场4电力用户亟需专业的能源管理服务降低用能成本...所谓虚拟,意味着不是一个真实的电厂,而是基于先进信息通信技术、监测控制技术和软件系统,实现一种或多种分布式能源的聚合,通过协调优化控制和联合运营管理,实现电源侧新能源高比例消纳、电网侧源荷双向互动以及负荷侧精细化管理

      来源:中国能源新闻网2023-03-15

      积厚成势整装待发按照规划,到2025年,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将最终形成全绿色电源供给、高比例新型综合储能系统、智能源荷互动微电网、智能物联能碳管理平台、国际零碳产业园标准、“风光氢储车”零碳产业链集群、绿色科技专家培育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3-13

      二是加强源网荷储协同控制技术研究,由源随荷动变为源荷互动,帮助电网削峰填谷,减轻电网保供压力。三是加强新能源主动支撑技术研究,研发新能源友好并网技术。

      明阳智能斩获福布斯中国两项荣誉!

      来源:明阳智能2023-03-09

      “通过总结分析园区用能历史数据,提供风电、光伏、储能等规划设计方案,优化园区能源结构,从‘源随荷动’到‘源荷互动’,提升新能源消纳比例;通过能耗在线监测平台,建立虚拟电厂提供需求侧响应,帮助电网‘削峰填谷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3-08

      从源端看,实现传统能源与新兴能源的优化组合,达到“多能互补”的安全绿色供给是基础;从荷端看,根据用能的实际需求以及源端的供给特性,最大限度进行负荷用能优化,构建“源荷互动”的新型能源体系是关键。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3-03-07

      据悉,该项目旨在围绕强不确定场景下新能源高占比电力系统多目标风险决策与多时空源荷互动调度这一关键科学问题开展技术攻关,研发强不确定场景下电力电量平衡预警与智能调度系统并进行示范应用,填补国内调度运行全自主可控优化引擎的空白

      广东:创新发展新能源直供电、隔墙售电等模式 有序向社会资本开放配售电业务

      来源:广东省能源局2023-03-01

      通知指出,探索在县域工业园区、农业产业园区等建设多能互补、源荷互动的综合能源系统,提高园区能源综合利用率。

      清华大学陈启鑫:为适应新型电力系统物理架构和运行机理 电力市场也将随之变化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3-02-17

      1、为了更高比例消纳新能源,实现负荷弹性化,用电侧逐步接入可调节负荷、分布式电源、储能、充换电站等各类资源,推动 “源荷互动”,市场主体数量显著增加、类型丰富。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3-02-03

      构建源荷互动市场化长效调节机制,促进全社会节能降耗。在保安全上担当,深化安全素养、技能双提升,用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果。加强与省气象局合作,结合天气变化科学安排各级电网运行方式和检修计划。

      电力数字化的六种趋势

      来源:鱼眼看电改2023-01-20

      但是新型电力系统需要源荷互动、自下而上的分层分区功率平衡,客观上需要对电网的最后5公里乃至最后1公里进行深度数字化。...另一个是机器,也就是真正的电力消费者,将来需要实现源荷互动,能效管理,都需要与机器进行协调和对话。所以一旦涉及到较高实时性要求的现场测控,软件硬件化的趋势就出现了。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3-01-19

      在能源供应侧持续加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力度,在消费侧持续提升电气化水平,实现以电能为主、电热冷气氢等多异质能源耦合、各种能源子系统之间协调规划、优化运行、源荷互动、协同管理、交互响应和互补互济,是符合我国实际的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基本途径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