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企业报 作者: 陈玮英2014-01-21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经济与管理系教授宋国君认为:目前,中国完全可以做到达标排放,并且完全具有承受能力,只是我们的管理存在着巨大的空间。...日前,由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联合人民大学环境政策研究所、阿拉善see公益机构、自然之友、环友科技、自然大学共同发布的《蓝天路线图》大气污染调研二期报告指出,一批大型火电、钢铁等高耗能企业污染物排放严重超标,
来源:中国环境报 沈晓悦 贾蕾2013-12-20
我国环境经济政策调整环境与经济利益关系的作用尚未充分显现环境经济政策的本质是通过市场机制纠正环境问题的外部不经济性,使外部成本内部化。
来源:中电新闻网 见习记者:杨静媛2013-03-29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经济与管理系主任庞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十一五期间gdp能耗下降20%目标基本实现,因为前期能耗较高,下降潜力大。但以此为基础再下降16%比较困难。...多位专家表示,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成为影响能源产业发展的重要约束性因素,且这些因素的约束作用日益显现。因此,必须提高能源使用和利用效率,走节能减排的道路。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2-06-27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经济与管理系教授、环境政策与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宋国君说:2009年,按照发电煤耗计算法核算的全国终端能源消费量为29.2亿吨标准煤,城镇能耗总量约为26.0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
来源:北纬网2010-12-01
水库蓄水后其泥沙净化能力每年能为三峡、葛洲坝等大型水电工程减少2400万吨的泥沙下泄量,有效改善长江上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泥沙淤积情况,提高水能综合利用率;雅安、乐山等地乃至岷江上游地区的濒水生态、环境经济
来源:互联网2010-04-08
据北京大学环境经济与政策研究组研究成果显示,中国风电在综合考虑了装机容量、技术水平提高等因素变化的前提下,成本有逐步下降的趋势,预测的极限成本为0.22元/kwh。...当贴现率设定为10%时,燃煤电站就是最经济的选择。一般情况下,5%的贴现率反映了在受到监管的市场环境中可以接受的风险;而10%的贴现率更多地体现了在一个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可以接受的风险。
来源:电气中国2009-09-04
未来,积极发展包括核电及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提高其比重,将成为我国能源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和战略要求。 ...“护航”新能源 同其他产业不同,新能源产业的火热程度与这个经济“寒冬”的凛冽背道而驰,各国都加快驶向这条通往未来世界经济制高点的快车道。
来源:北极星电力新闻网2009-08-03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确定了积极发展清洁能源、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等方针,同时也出台了可再生能源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以满足我国能源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和战略要求。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发展及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我国的能源安全、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和突出,如果继续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通过增加煤炭产量保证能源供给,将受到资源、环境和运输等多方面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