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三元材料电池”相关结果1945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5-08-06

      相比于正负极、电解液及隔膜等四大关键材料供应商产能扩张的盛况(尤其是今年三元材料扩张特别明显),铜箔所受关注度并不高,不少业内人士对其技术及市场走势不甚了解。...因为原材料铜需要用现金购买,而与电池厂合作又普遍都有账期。

      来源:电动车时代网2015-08-05

      据调研发现,进入2014年以来,国内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整体出现了向三元材料转移的趋势,下游的电池厂基本都在开发三元材料的电芯,也引导着上游的材料企业开始加大对三元材料的开发和生产力度。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5-08-05

      时至今日,锰酸锂仍用来与三元材料混合起来驱动电动汽车,如销量较大的日本聆风,韩国lg电池等。磷酸铁锂是非常优秀的第二代材料,其解决了电池的长寿命问题。

      来源: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5-08-03

      据悉,深圳比克自2005年起涉足三元材料在动力电池上的应用,并承担了国家863项目电动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产业化技术研究。...2013年,深圳比克三元材料动力电池进入工业和信息化部新能源汽车25个拟支持产业化项目。2015年,深圳比克实现18650-3.1ah动力电池批量生产。

      来源:爱买车2015-07-31

      国内三元材料电池做得比较好的有深圳比克电池有限公司,据该公司技术专家透露,三元材料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最高可以超300瓦时/公斤,实测电池组循环寿命超过2000次,这意味着更长的续航里程和使用寿命。

      来源:中国电力报2015-07-31

      当前发展较为成熟的磷酸铁锂电池、锰酸锂电池三元材料电池均很难满足电动汽车续驶里程的最终发展要求。...一位电池技术专家表示,现阶段国内动力电池 企业的生产成本大约是2元每瓦时,按照容量为25千瓦时的动力电池计算,成本大约在5万元左右。这样的成本明显高于lg、三星等韩国动力电池生产企业。

      来源:爱买车2015-07-31

      国内三元材料电池做得比较好的有深圳比克电池有限公司,据该公司技术专家透露,三元材料电池的理论能量密度最高可以超300瓦时/公斤,实测电池组循环寿命超过2000次,这意味着更长的续航里程和使用寿命。

      来源:长江有色金属网2015-07-29

      据调研发现,进入2014年以来,国内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整体出现了向三元材料转移的趋势,下游的电池厂基本都在开发三元材料的电芯,也引导着上游的材料企业开始加大对三元材料的开发和生产力度。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5-07-28

      随着动力电池对能量密度要求的不断提高,以镍钴锰(ncm)三元材料为正极材料的动力电池路线开始逐渐兴起,湿法涂覆隔膜开始异军突起。...在三元材料电池崛起的过程中,涂覆类隔膜必将会更加受到市场青睐,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随着涂覆类湿法隔膜从高端往中低端扩展的趋势不断加快,隔膜行业新一轮的洗牌将不可避免。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5-07-27

      目前,国际上知名的新能源汽车如特斯拉、聆风、宝马等均采用三元材料电池,技术已日趋成熟。作为国内最早开发三元材料电池的企业之一,深圳比克对三元材料电池的发展表示乐观。

      来源:中国电池网2015-07-27

      -40元、外壳40元/套、加工费55元,合计300元,相当于:0.938元/wh;2、100ah三元材料电池材料成本:正极材料0.7kg-100元、负极材料0.4kg-25元、隔膜5m2-40元、电解液

      来源:搜狐自媒体2015-07-27

      钴处于价格高位时,三元材料价格较钴酸锂低,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钴处于价格低位时,三元材料相较于钴酸锂的优势就大大减小。...目前已批量应用于锂电池的正极材料主要有钴酸锂、镍酸锂、锰酸锂、钴镍锰酸锂(三元材料)以及磷酸铁锂。钴酸锂:研究始于1980 年,20 世纪90 年代开始进入市场。

      来源:中国电池网2015-07-27

      -40元、外壳40元/套、加工费55元,合计300元,相当于:0.938元/wh;2、100ah三元材料电池材料成本:正极材料0.7kg-100元、负极材料0.4kg-25元、隔膜5m2-40元、电解液

      来源:材料人网2015-07-24

      出于安全因素的考虑,许多锂离子电池充电电压并不能超过4.2v(高能量密度的三元材料电池是个例外,它的充电电压为4.3v)。...一个电池可能因过载使用或者温度条件的不适应而导致在使用期限内报废,但是大多数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却远远超过了规定时间。电池的性能是由电池容量来表征的,这也是一项重要的电池安全指标。

      来源:电车之家2015-07-23

      目前,国际上知名的新能源汽车如特斯拉、聆风、宝马等均采用三元材料电池,技术已日趋成熟。作为国内最早开发三元材料电池的企业之一,深圳比克对三元材料电池的发展表示乐观。

      来源:第一电动网2015-07-22

      这就是我们研究和选择不同的正极材料的原因,从钴酸锂到磷酸铁锂,再到三元材料,都是奔着这个目标去的。...前面已经分析过,钴酸锂可以达到137mah/g,锰酸锂和磷酸铁锂的实际值都在120mah/g左右,镍钴锰三元则可以达到180mah/g。如果要再往上提升,就需要研究新的正极材料,并取得产业化进展。

      来源:生意社2015-07-21

      我们认为,已步入规模化应用阶段的新型电池技术的发展大致存在两个大方向:①以5v级镍锰酸锂电池技术为代表的高电压方向;②在保证安全系数不降低的前提下,以三元材料(ncm和nca)电池技术为代表的高容量方向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5-07-20

      高工锂电调研发现,进入2014年以来,国内锂电池正极材料产业整体出现了向三元材料转移的趋势,下游的电池厂基本都在开发三元材料的电芯,也引导着上游的材料企业开始加大对三元材料的开发和生产力度。

      来源:中国电池网2015-07-17

      在国际知名锂电专家王伟东博士的领导下,已经成功地将国际先进的锂电池三元材料技术进行了技术提升和产业化改造。并在国内率先实现了新型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的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来源:电动汽车时代2015-07-17

      三元材料和钴酸锂材料的锂电池,除了温度较低(-40℃以下)放电衰减外,其对于高温也比较敏感。当工作温度超过220℃时,将对电池结构产生不可逆损坏。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