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极星电力新闻网2010-01-18
今年,包括厦门大学在内的几所高校也开设了核电专业,但这些学生走出校门要4年后。而且,毕业生并不是马上就能上岗,还需要经历一个实践锻炼的过程。...然而,国内培养核电专业人才的院校只有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南华理工大学等少数几所,每年毕业生的数量难于满足核电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来源:互联网2010-01-18
国家核电将支持厦门大学建设“海西核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日,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与厦门大学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就人才培养、重大专项等广泛交流意见,并对下一阶段如何开展深层次合作,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
来源:《北京商报》2009-12-23
厦门大学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记者表示,去年受经济危机影响,煤电顶牛严重,订货会最终不欢而散,电煤双方一单未签。 “但今年有所不同,经济复苏加上前不久调整了电价,煤电顶牛状态有所缓和。”
来源:互联网2009-12-15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分析,走核电道路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改善环境的唯一办法。除了税收优惠政策外,不排除在财政、金融、土地等相关配套上给予新能源发展支持。
来源: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南瑞集团)2009-11-06
林伯强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经济学博士。曾经担任亚洲开发银行(adb)主任能源经济学家,现任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互联网2009-10-20
在业内人士为直购电推行叫好之时,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却有不同看法。 “电企、用户和电网三者都要赚钱,那谁来亏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