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亿纬锂”相关结果2261
      2018年中国动力锂电池行业竞争趋势分析 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05-22

      2017年8月,启源纳川以18.64亿元收购星恒电源;2017年12月,亿能拟7359万元收购tcl旗下金能电池;2018年3月,长虹能源2.7亿收购江苏三杰 力争进入全球电池制造第一方阵。

      4月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302.44% 比亚迪超宁德时代居首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8-05-17

      其它企业如:亿能、比克、北京国能、广东天劲、星恒电源等企业排名并不固定,预计2018年动力电池市场的格局将会呈现新变化。

      NCM811动力电池市场应用进展摸底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8-05-14

      亿能电池事业部技术总监何巍表示,今年811在国内车用市场推广会更快,部分客户也在要求公司尽快上811的产能。整体大环境看,预计今年811产量1.5万吨中会有1万吨用于动力领域。

      双向利好再现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迎黄金配置期

      来源:中证网2018-05-11

      中投证券表示,行业洗牌加速,集中度提升,建议关注以下具备规模+技术优势,进入核心供应链的11只龙头股,分别为:华友钴业、天齐业、杉杉股份、当升科技、创新股份、长园集团、新纶科技、国轩高科、亿能、天赐材料

      中国动力锂电池2018年总产能将达182GWH 方形三元电池已成主流

      来源:徐云飞20172018-05-11

      17年以来,以宁德时代、比亚迪为首的动力电池龙头扩产幅度高于行业均值,catl(17gwh)、比亚迪(16gwh)、国轩高科(10gwh)继续产能位列前三,亿能、北京国能、孚能科技、天津力神紧随其后

      新财富储能百亿富豪榜:6家公司9人上榜

      来源:能源新闻网2018-05-11

      据不完全统计,宁德时代曾毓群、天齐业蒋卫平/张静、宁德时代黄世霖、赣锋锂业李良彬、国轩高科李缜、亿能刘金成家族、南都集团周庆治和宁德时代裴振华共6家公司9人上榜,单宁德时代就有3人。

      1/3企业已出局 竞争格局生变 动力电池行业洗牌加速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8-05-03

      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总监吴辉也在现场分析称,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结构和企业竞争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龙头企业由比亚迪变为宁德时代,力神、中航锂电、万向、光宇、中信国安等企业下滑明显,孚能、比克、亿

      来源:高工锂电2018-05-02

      而比克、亿能、桑顿等劲旅也都在奋起直追,抢跑卡位。除了不甘落后的追赶者,还有打算新入场的国家队。...本周,华鼎国联动力电池产业化基地项目举行开工仪式,该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分四期,预计在2021年全部建设完成,届时将建成年产100亿瓦时动力电池,和年产5万吨电池材料的生产基地。

      动力电池实时排行榜 福斯特位居第5名上升12位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8-04-23

      可以明显看出宁德时代、国能和亿能未来一段时间内动力电池的市场占有量潜力较大;另外比亚迪、国轩高科、力神等动力电池企业将瓜分其余市场较大部分,且相互之间差距不大。

      2018年动力电池Pack系统如何降成本?

      来源: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2018-04-17

      高工锂电了解到,包括天津力神、远东福斯特、亿能、比克电池、猛狮科技等电池企业都即将或已经量产21700电池,并已有车企率先导入21700电池,2018年将成为中国21700电池的发展元年。

      三元正极811系列:量产元年到来 中游制造盈利改善

      来源:石墨盟2018-04-16

      亿能何博士:亿能从12年起就开始推广非车用811及nca,至今已经有接近6年的量产经验。市场上将811主要视为技术的象征。

      来源: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18-04-16

      该项目采用亿能的高效锂电池储能电池和林洋自主开发的变流器、能源管理系统和微网控制器。...由江苏林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广东惠州亿能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投资,由江苏林洋微网科技有限公司设计、承建的东霞制衣集团的储能电站顺利并网。

      2018年前4月新投产动力电池项目汇总

      来源:电动汽车资源网2018-04-13

      亿能:软包三元电池工厂投产4月10日,亿能软包三元电池工厂在惠州正式投产,年产能达1.5gwh,这标志着亿能成为国内少数几家具备动力电池全面解决方案的电池生产企业之一。

      140Wh/kg以上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已成第3批推荐目录新能源客车主流

      来源:电池中国网2018-04-12

      其中,排名前三的电池企业配套款数之和占推荐目录中新能源客车总车型款数的66%,3家电池企业分别是宁德时代配套66款车型、亿能配套16款车型和北京国能配套13款车型。

      <mark>亿</mark><mark>纬</mark><mark>锂</mark>能1.5GWh软包三元电池工厂正式投产 夯实全系动力电池产品布局

      来源:中证网2018-04-11

      4月10日,亿能年产1.5gwh软包三元电池工厂在广东惠州正式投产。...亿能技术总监袁中直在投产仪式战场介绍,本次亿能投产的软包三元电池,产品设计单体能量密度达到240wh /kg以上,系统能量密度达到160wh/kg,其单体能量密度超过了日产最新款224wh/kg

      盘点|万向/CATL/比亚迪等固态电池进展

      来源: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2018-04-11

      冷静的应用认知并没有阻挡国内外企业对固态电池的投入热情,高工锂电了解到,在国内,包括万向、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赣锋锂业、亿能、珈伟股份等企业都在积极储备,而放眼海外,包括丰田、宝马、现代、戴森

      来源:锂电大数据2018-04-10

      亿能近日在交易平台上表示,公司主要出口的是锂原电池产品和消费类锂离子电池,主要销往欧洲、北美、亚太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地区的比例较低。...3月26日新宙邦发布公告称,拟以全资子公司波兰新宙邦为项目实施主体,投资建设年产40,000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5,000吨nmp和5,000吨导电浆项目,预计投资3.6亿元人民币。

      这些企业已经开始探索“光伏+储能”

      来源:能见Eknower2018-04-03

      这一趋势下出现了从光伏到智慧微网及分布式储能的跨界探索实践者,林洋能源在去年的时候就高举高打与电池企业亿能签署框架合作协议,瞄准动力电池成本持续下降给储能市场带来的价值空间。

      来源:高工锂电网2018-03-30

      动力电池方面,来自国泰君安的调研显示,ncm811在圆柱动力电池的应用基本成熟,国内如比克、力神、亿能、远东福斯特等均在规模上量,量产进度超预期。

      来源:能见Eknower2018-03-28

      国内上市企业包括国轩高科、亿能、赣锋锂业、当升科技、横店东磁、正泰电器等将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电池技术路线储备。...目前位于前皇家空军基地的戴森合资企业价值20亿英镑,合27.7亿美元,现有雇员400人。20亿美元中有一半用于电池开发,另一半用于汽车本身。部分资金来自英国政府的创新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