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5-01-21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杉杉股份1月1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开发针对固态电池用的石墨产品和硅碳产品,并已在客户处进行多轮测试;公司固态电解质复合型负极材料正在开发当中;公司正在自主建立固态电池负极材料评测体系
来源:电池中国2025-01-10
比如,搭载150kwh半固态电池包的2024款蔚来et7,采用超高镍正极和硅碳复合负极材料,能量密度达到360wh/kg;智己l6计划将搭载行业首个量产上车的超快充固态电池,采用超高镍材料和复合硅碳材料
来源:智研咨询2024-12-23
提升新型锰基正极材料性能,提高硅碳、锂复合负极材料应用水平。...锂电池负极材料可分为碳系负极材料和非碳系负极材料两大类。
来源:瑞浦兰钧2024-12-12
在半固态电池领域,瑞浦兰钧已相继开发半固态凝胶电解质、相关固态包覆正负极材料、固态电解质复合应用、相关封装工艺等,基于高镍和高硅碳体系研发了新一代的半固态电芯,方形电芯质量能量密度达到300-350wh
来源:湖北省发改委2024-11-08
100kt/a锂电池负极材料、4kt/a碳/碳复合材料建设项目54 潜江市粮油仓储物流园55 湖北潜江350mw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二)前期推进项目1 s118新洲区刘集至大埠改扩建工程2 新开发银行贷款长江中游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10-22
电池中国还了解到,璞泰来的新一代纳米硅碳产品已完成技术定型,cvd沉积技术和硅碳复合技术能有效满足未来负极材料长循环、低膨胀的性能需求。
来源:电池中国2024-09-19
据业内人士透露,硅基负极材料主要有硅碳和硅氧两种技术方向。目前硅氧技术成熟但上限低,“主要局限在于首次充放电效率和能量密度(克容量的上限相对较低)”,而首效高的硅碳负极是电池厂中长期的选择方向。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9-14
“在本发明中,负极片化学补锂装置用化学锂化试剂进行补锂,可避免锂离子在充放电过程局部析锂风险,补偿了石墨和石墨/硅复合极片首次充电过程中sei膜的损耗,极大地提高了补锂技术制成过程中的安全性能、电池的首效和能量密度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9-11
,三元-硅碳正负极,优化固态电解质体系,提升电池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贝特瑞今年8月透露,其在固态电解质及固态电池用正极、负极材料的开发和创新方面均取得显著进展,其latp氧化物固态电解质已开始吨级出货。
来源:高工产研2024-08-27
、容量、循环、膨胀等均领先于传统硅碳和硅氧材料,是硅基负极材料的“革命性技术产品”。...为更好地研究我国硅基负极材料市场发展状况,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通过对国内主要负极材料厂家、硅基负极厂家、电池企业调查,收集大量一手资料后,完成本报告编写。
来源:潮州市人民政府2024-07-05
7.高镍三元材料、锰酸锂、磷酸铁锂、富锂锰基等正极材料;硬/软碳、钛酸锂、碳硅复合等负极材料;六氟磷酸锂碳酸酯类溶液及其他新型电解质盐等电解质材料;聚烯烃类及其他新型电池隔膜材料;铜箔、铝箔及铝塑膜等辅助材料
来源:电池中国2024-05-31
比如,蔚来汽车150kwh半固态电池包,采用固液混合电解质,超高镍正极材料和硅碳复合负极材料,能量密度达360wh/kg;广汽集团宣布将推出的全固态电池,采用高面容量固态正极和海绵硅负极材料,能量密度超
来源:高工锂电2024-05-30
据了解,当前固态电解质相比于传统电解液成本高30%-50%不等,且其良率较低;复合硅碳仅成本就高达5-7万元/吨,这一成本已经高出当前主流高端人造石墨的售价。...相应负极材料开发上,硅负极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膨胀大,粉化和分层现象严重,有待解决。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4-25
据悉,蔚来150kwh电池包采用固液混合电解质,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和超高镍正极材料,能量密度为360wh/kg。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4-23
负极方向势必从石墨到硅碳再往锂金属方向发展。锂金属电池体系可以说是高比能电池技术路线的终极解决方案。”安徽盟维联合创始人、ceo周莉莎表示。...锂金属电池以超高能量密度而著称,它和锂离子电池最大的区别在于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负极采用的是石墨、硅基材料,而锂金属电池则采用“锂金属”。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4-16
据了解,蔚来汽车固态电池采用固液混合电解质,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和超高镍正极材料。...在硅基负极方面,杉杉股份表示,公司突破硅基负极材料前驱体批量化合成核心技术,已完成第二代硅氧产品的量产,正在进行第三代硅氧产品和新一代硅碳产品的研发。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3-14
硅碳复合材料是硅基复合材料的一种,硅与碳的化学性质相近,且碳制负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体积变化较小,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导电性,因此碳制材料常被作为与硅复合首选基质。
来源:电池中国网2024-02-20
/kg;蔚来发布的半固态电池,采用超高镍正极材料、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和固液混合电解质,能量密度为360wh/kg。
来源:电池cbu2023-12-06
(来源于:电池cbu,作者:子蕊)目前硅碳复合材料和硅氧复合材料是硅基负极的主要技术路线。其中硅碳负极是指纳米硅与碳材料混合,用于缓冲硅在脱嵌锂离子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和形变。
来源:电池中国2023-11-23
国轩高科亮相了210wh/kg的磷酸铁锂电池产品,采用了高克容量硅负极材料和先进的预锂化技术。...除了宁德时代的掺硅补锂,亿纬锂能开发的补锂剂添有li2o和金属m,包覆了外壳siox和碳(cn111193019a)。通过包覆处理,可以提高材料的导电性以及金属的稳定性,减少其溶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