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绿氢供热”相关结果156

      来源:宁夏发改委2022-12-06

      加快新能源基地开发建设,因地制宜发展分散式风电和分布式光伏,鼓励供热等非电利用。提升电力系统灵活调节能力,优化完善电网基础设施,推动可再生能源更大范围优化配置,实现高比例发展。...全区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深入推进,绿能开发、绿氢生产规模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成为全区电力增量主体和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中坚力量,在能源、电力消费中的比重持续提升,风电、光伏发电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促进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体制机制深化创新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整理2022-11-04

      北京市10月11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公布了关于报送2023年可再生能源供热领域市政府固定资产投资资金需求及项目安排的通知。其中申报类型包括氢能供热示范项目等。...10月26日,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等印发《上海市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其中氢能方面指出:围绕氢能的制取、储运、加注与多元化利用,系统布局研发绿氢的全产业链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推进氢能多场景应用示范和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吉电股份2022-11-04

      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次的供热与以往不同,公司建设的是大型生物质区域能源站项目,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清洁供暖,将主要为奥迪ppe项目、富奥轻量化等重大配套项目供热并供应工业蒸汽。...9月15日,黑龙江密山正式上线“三网融合”小程序,面向供热用户提供智慧服务。

      中国电科院闫华光:氢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应用场景分析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整理2022-09-19

      负荷端制氢应用场景,目前这类绿氢工程主要是集中在西北、华北、东北三北地区。我们把西北、东北、华北的新能源基地的电往东南输送,在有些特定场景下可以就地制氢。...这样在有些特定的园区供热场景下,氢能的热电联供系统也可以实现经济性的分析,可以提升供电可靠性,也可以和电网进行互动。

      来源:中国能源网2022-09-02

      源网荷储一体化同时带来绿电、绿氢、绿氨、绿色冶金、绿氢化工、交通燃料、供热等一体化。...此外,随着绿氢制备、燃料电池、电解槽技术的进步,2025年绿氢制备成本可降至每立方1块钱。借助特高压、智慧电网、氢走廊建设,西电东输、西氢东送、东数西算,能源协同联动、跨区域调配的格局将加速优化。

      来源:高工氢电2022-08-12

      春晖智控专业从事流体控制阀和控制系统的研究、 开发、 制造, 产品涉及油气控制产品、 燃气控制产品、 供热控制产品、空调控制产品、 内燃机配件等。...公司已与蜀道集团内光伏发电企业共同探索拓展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绿氢、液氢储能等业务;公司与国内知名高校及其下属企业共同开展产学研合作, 探索氢能源在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车辆、分布式供能系统等交通应用场景的推广示范应用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8-04

      彭苏萍指出,氢能产业链涉及从上游的制氢输氢储氢加氢,再到下游用氢发电、供热、交通等各种应用场景,燃料电池技术是核心技术环节。...在彭苏萍看来,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可以电解制合成气,如甲烷、甲醇等,实现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电力转化、长周期存储的同时,还能够转化利用二氧化碳,为交通及化工领域提供绿氢和甲烷、甲醇、氨气等。

      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2-07-30

      对于绿氢的投资价值,我们认为,能源电价、电解槽成本下降、制氢效率提升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到2050年国内绿氢制备成本可降至10元/kg。...能源生产领域,它是一个灵活智慧的能源载体,制氢在电网层面,电网多余的这部分电是可以通过电解水来制氢,制氢通过氢燃料电池又可以反哺到电网,同时在热网领域它可以通过热电联供的系统供热,还可以满足园区的氢气和氧气的需求

      CBC 2022第五届中国生物质能大会暨展览会圆满落幕!

      来源:中国生物质颗粒交易网2022-07-29

      中国生物质能规模化发展事业的回顾和展望曹曼:“无废城市”建设给有机固废行业带来的新机遇董玉平(线上):“双碳”背景下的生物质气化技术研究与案例分享肖明松:从历史角度看生物质能的作用周建斌:生物质发电联产绿氢的最新技术与趋势郑赛赛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2-07-25

      安徽六安兆瓦级制氢综合利用示范工程是国内首座兆瓦级氢储能电站,利用1兆瓦质子交换膜电解制氢和余热利用技术,实现电解制氢、储氢、售氢、氢能发电、供热等功能。...在制氢环节,该站可将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出的富余电能通过电解水转化成绿氢;在储氢环节,将绿氢加压储存在户外布置的高压储氢罐中,单次可储约2000标准立方米氢气;在氢能发电环节,通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将氢气转换成电能

      来源:央视科教2022-07-04

      氢能主要应用在发电、供热、建筑、交通这几个领域,其中交通领域用氢比例并不是很高,除了陆路交通,氢能还可以在船运、飞机、无人机等领域应用。...实际上国际对氢的颜色是五彩缤纷的,除了灰氢、蓝氢、绿氢之外,还提出红氢(核能发电制氢)。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整理2022-06-24

      并配套建设150mw电极锅炉供热系统和10mw电解水制氢高压储氢系统,“制氢+储氢+加氢”同步建设,项目建成后每天制取高纯度的氢气5000kg,可同时满足10座500kg加氢站的需求;二期项目“液化氢+光伏+供热...双方旨在以“绿氢”为发展核心,共同推进氢能项目在海南的落地实施和综合示范应用。2022年3月26日,大唐海南氢能产业发展中心在海口揭牌成立。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6-09

      目前焦炉煤气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发电或供热、制氢等,前两种方式应用较为普遍,但燃烧焦炉煤气将产生二氧化碳排放,制氢可获取清洁能源。...中国氢能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建清强调,煤化工企业利用氢能转型应以“绿色”为最终落脚点,未来应通过非化石能源制绿氢绿氢与煤化工耦合等创新技术,降低煤化工产业碳排放,打造氢能全产业链示范项目。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6-09

      目前焦炉煤气利用方式主要包括发电或供热、制氢等,前两种方式应用较为普遍,但燃烧焦炉煤气将产生二氧化碳排放,制氢可获取清洁能源。...中国氢能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建清强调,煤化工企业利用氢能转型应以“绿色”为最终落脚点,未来应通过非化石能源制绿氢绿氢与煤化工耦合等创新技术,降低煤化工产业碳排放,打造氢能全产业链示范项目。

      工业过程绿色低碳技术

      来源:中国网2022-06-01

      工业碳排放现状及低碳技术工业碳中和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系统工程(图1),不仅要考虑工业用能,如供热、供电等间接排放的co2,还要考虑工业原料的加工和转化过程中直接排放的co2。...本文在调研和分析我国工业过程不同行业用能及碳排放情况基础上,提出了绿氢/绿电替代、原料/产品结构调整、工艺流程再造、数字化和智能化的4个低碳化策略。

      绿氨成为新风口?一文盘点国内氨储能、氨重卡、氨能船舶项目应用情况

      来源:氢云链2022-05-17

      从已有的项目来看,将氨作为燃料用作发电、供热的项目较多且规模相对较大,其中由皖能集团和合肥能源研究院合作研制的纯氨燃烧器已达到了8.3mw,为300mw火电机组一次性点火成功并稳定运行2个多小时。...由于俄罗斯-乌克兰战争导致天然气价格飙升,国外暂时出现绿氢的价格比灰氢价格更便宜现象。

      来源:人民网2022-05-05

      据悉,“绿氢”通过燃料电池系统供电、供热,可应用于大陈岛的民宿、酒店等,而制氢过程中产生的氧气可提供给黄鱼养殖户,助力大陈岛水产养殖业发展。...不久的将来,我们将看到一个因“绿氢”实现绿色发展、绿色跃升的新大陈岛。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2-04-29

      在建筑领域,绿色氢能供热将成为未来天然气供热的替代。在现有天然气管道中掺杂氢气,可满足建筑领域供热需求,同时减少碳排放量,是氢能连接电网和天然气管网的重要途径,也是氢气大规模普及的重要渠道。...此外,绿氢与二氧化碳合成制取化工产品,提供大规模二氧化碳利用的机遇,有望成为重大颠覆性技术,对石油化工、煤化工体系产生革命性影响。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4-28

      在华北地区,中石油冀东油田打造了“采灌平衡、运行稳定、供热高效、节能环保”的地热资源商业利用“冀东模式”。...根据相关规划,“十四五”期间,中石化将在全国建设1000座加氢站或油氢合建站;同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规划绿氢产量超百万吨,打造全国最大规模的氢气制备、储运及加注网络。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4-28

      在华北地区,中石油冀东油田打造了“采灌平衡、运行稳定、供热高效、节能环保”的地热资源商业利用“冀东模式”。...根据相关规划,“十四五”期间,中石化将在全国建设1000座加氢站或油氢合建站;同时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规划绿氢产量超百万吨,打造全国最大规模的氢气制备、储运及加注网络。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