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相关结果123
      储能材料丨<mark>上海</mark><mark>硅酸盐</mark>所在新型铁电陶瓷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来源: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20-05-27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董显林和王根水带领的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新型、高性能、无铅铁电材料(ag0.935k0.065)nbo3(akn),该材料比目前所用的含铅铁电陶瓷具有更高的能量存储密度和更好的温度稳定性

      <mark>上海</mark><mark>硅酸盐</mark>所在锂氧气电池碳基复合正极载体材料研究中取得进展

      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20-05-09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张涛研究员团队提出碳骨架和超薄非碳皮肤层相结合发展稳定的碳基复合正极载体的思路。...论文第一作者为上海硅酸盐所在读博士生杨楚舒,导师为张涛研究员。

      <mark>上海</mark><mark>硅酸盐</mark>所在新型高比能液流电池研究中取得进展

      来源: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20-03-13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刘宇和副研究员迟晓伟带领的科研团队,提出酸碱隔离电解液和双溶解/沉积型电极反应思路,构造出一类具有高能量密度(1503 wh kg-1,基于正极活性材料)的新型水系电池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李泓:力争储能系统成本降低到0.5元/Wh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9-12-06

      固态锂离子电池技术有望解决电池本体安全性问题,目前该类储能技术正由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牵头,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参与电芯的研制开发。

      请关注 12月份氢能行业大事件!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19-12-02

      此外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多家科研院所将参会探讨交流。参与本次研讨会的企业范围涵盖氢能产业链,各有特色。

      来源:NE时代2019-10-28

      国内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同济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也正在孵化或准备孵化相关的创业公司。资本市场不少公司也对固态电池做了布局。

      来源:中国科学报2019-10-24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刘宇、副研究员迟晓伟团队研究出一种具有高稳定性、柔性的自支撑明胶电解质隔膜。这种电解质具备独特的热可逆性和优异的无机盐兼容性。

      浙能与中科院上硅所签约组建储能电池初创公司

      来源:浙江能源2019-09-04

      9月2日,浙能集团与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在杭州签订了《共同投资设立浙江浙能中科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协议》,标志着浙能集团将与上硅所联合组建首家储能电池初创公司,开展以产品定型、工艺技术为主的中试研发。

      固态电池量产技术迎重大突破!

      来源:连线新能源2019-08-14

      国内方面,全固态锂离子电池的研究除了集中在各大高校,例如清华大学、中科院物理所、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和青岛能源所等科研机构都开展了固态电池关键原材料、电池制备技术和工艺的研究和开发,各大动力电池厂商也都将固态电池技术作为下一代重要的技术储备

      来源:科技日报2019-06-20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以下简称硅酸盐所)温兆银研究员现在多了一个身份——上海利隆奥能瑞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奥能瑞拉)技术总监兼首席科学家。

      <mark>上海</mark><mark>硅酸盐</mark>所在锂金属电池负极界面改性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来源: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2019-06-13

      针对单一无机成分的sei层柔韧性较差以及现有有机无机杂化sei层的构建操作复杂的难题,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李驰麟团队提出了一种简便有效的界面原位催化嫁接策略,实现了锂金属电池负极的高效稳定和枝晶抑制

      来源:材料委2019-05-23

      以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为代表的众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纷纷投入到热电材料和器件的研究中。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19-04-17

      仪式上,安力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洪涛介绍了钠盐电池的研发生产情况;美国通用电气专利许可部总裁patnode,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温兆银,中共长兴县委常委、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委书记王伟新先后致辞,

      来源: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019-04-01

      、电力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来小康,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亚洲固态离子学会主席温兆银,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俞会根,副总经理黄杰为卫蓝新能源固态电池项目奠基培土。

      来源:东方网2019-01-30

      作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所长助理、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孙静从自己的专业视角出发,分析了当下新能源电池回收利用的行业困境。...为此,潘吉明也建议,上海先行先试,通过行政和经济手段来完善现有的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体系。

      <mark>上海</mark><mark>硅酸盐</mark><mark>研究所</mark>&华中科技大学:耐高温与高载量LiFePO4锂离子电池厚电极

      来源:材料牛2019-01-30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朱英杰研究员带领的团队与华中科技大学胡先罗教授带领的团队合作,在前期耐高温、不燃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基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的研究工作基础上(advanced materials

      来源:中国科学院2018-12-19

      最近,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史迅、陈立东、曾华荣、副研究员仇鹏飞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教授杨荣贵合作,基于对经典热输运方程的校正,清晰阐述了相变过程中吸放热对热流传输的影响,发现相变除了可以影响材料的热容外

      电动汽车燃烧事故频发  固态锂电池或可避免

      来源:科技日报2018-12-06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副研究员靳俊介绍说,近几年他们实验室主要开发采用固态电解质的锂硫电池体系。用固态电解质修饰金属锂后,可以提高电池的循环稳定性。...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组陈永翀教授表示。专家认为,全固态锂离子电池采用固态电解质替代传统有机液态电解液,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电池安全性问题,是电动汽车和规模化储能的理想化学电源。

      <mark>上海</mark><mark>硅酸盐</mark>所高储能新型无铅介质陶瓷材料研究获系列进展

      来源:中国科学院2018-11-14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董显林团队开展了储能电容器用新型无铅介质材料的研究工作,并取得系列研究成果。

      来源:中国科技网2018-11-01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副研究员靳俊介绍说,近几年我们实验室主要开发采用固态电解质的锂硫电池体系。用固体电解质修饰金属锂后,可以发现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得到很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