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核电近零排放”相关结果149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11-27

      核电装机约0.5亿千瓦,占总装机比重约2%,核电发电量约0.42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比重约5%。“核电是未来电力系统的主要基荷电源之一,是电力系统实现近零排放战略选择。”

      来源:中核集团2023-05-31

      田湾核电二期、三期工程,均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工建设和实现投产的核能领域两项重大工程,为保障江苏省能源供给、优化能源结构、推动我国核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坚持安全第一、创新驱动和战略协作,高质量、高标准建设和运行好田湾核电7、8号机组以及已经建成投产的田湾核电1-6号机组,致力将田湾核电站打造成为全球核能合作典范;积极探索多种方式的核能综合利用,为我国建立近零排放能源体系

      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2023-05-15

      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百万千瓦级水电机组建造能力领跑全球,核电形成了自主品牌的“华龙一号”“国和一号”等三代大型先进压水堆技术,新型储能、氢能等前沿领域研发应用不断取得新的进步。...首先是新型电力系统,电能成为主要终端用能,绿电比重实现大幅提升;其次是新的二次能源系统,在难以电气化的领域和环节,以氢能、甲醇等二次能源为载体;再就是必要的化石能源系统,尽量通过ccus等技术实现零碳或近零排放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3-04-10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56.2%,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5.9%,虽然清洁能源占比与2018年的22.1%的份额已有较大上升...目前在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常规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技术等方面,我国已取得一些技术突破,但如何进一步实现近零排放保障“双碳”目标的实现仍需通过技术创新来确保。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11-29

      张廷克表示,作为近零排放的清洁低碳能源,核能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11月11日,由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组织、以“核电运行安全改进与绩效提升”为主题的“核电运行高层会议暨核电运行安全大会”以视频方式在北京举行。

      来源:中国核电2022-11-28

      液态流出物对内陆厂址以“近零排放”作为设计目标。 同一厂址的所有机组向环境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对公众中任何个人造成的有效剂量设计目标值为0.1 msv/年。...促进核电安全高效发展,提高核电厂劳动生产率,带动核电产业链转型升级。

      来源:国资委2022-06-15

      从单一发电到居民供暖,再到工业供汽,核能正在综合利用领域逐步扩展丰富,从“单一型选手”向“全方位服务”升级发展,将为我国建立近零排放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核”力量。全力冲刺!...其中,2022年一季度,核电板块累计商运发电量470.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52%;上网电量444.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56%。全年发电目标为1960亿千瓦时。

      来源:江苏核电2022-05-27

      作为中核集团在苏核电企业,除了核能发电外,江苏核电积极探索核能供汽等多种方式的核能综合利用,为我国建立近零排放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核电力量。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3-17

      燃气机组启停灵活且几乎不排放二氧化硫及烟尘,占地面积小,作为灵活性电源将发挥重要作用;核能作为近零排放的清洁能源,发展空间同样不可小觑。...核电方面,继2015年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启动后,核电电价逐步引入双边协商定价和市场竞价机制,对核电经济性提出更高要求。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2-03-17

      燃气机组启停灵活且几乎不排放二氧化硫及烟尘,占地面积小,作为灵活性电源将发挥重要作用;核能作为近零排放的清洁能源,发展空间同样不可小觑。...核电方面,继2015年新一轮电力市场化改革启动后,核电电价逐步引入双边协商定价和市场竞价机制,对核电经济性提出更高要求。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2-03-07

      我们还要加强煤电清洁低碳技术研发,加快推进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多污染物一体化近零排放等技术创新与工程应用,持续推动煤电向低碳、零碳乃至负碳转变。...示范工程攻克了一系列“卡脖子”关键技术,国产化率达93.4%,标志着我国实现了全球第四代核电技术的“中国引领”。高温气冷堆具有固有安全性、技术先进性、容量灵活性、广泛环境适应性等显著优势。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2-03-07

      我们还要加强煤电清洁低碳技术研发,加快推进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多污染物一体化近零排放等技术创新与工程应用,持续推动煤电向低碳、零碳乃至负碳转变。...示范工程攻克了一系列“卡脖子”关键技术,国产化率达93.4%,标志着我国实现了全球第四代核电技术的“中国引领”。高温气冷堆具有固有安全性、技术先进性、容量灵活性、广泛环境适应性等显著优势。

      煤电的低碳化发展路径研究

      来源:循环流化床发电2022-01-19

      理论上讲,相对于核电、水电、风电等,火力发电受资源制约较小,布局更加灵活,装机容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决定。...目前,我国燃煤机组单位发电量碳排放(co2)高达879 g/(kwh),即使最先进的煤电机组单位发电量碳排放也达到756 g/(kwh),远高于实现碳中和所需的近零排放标准(单位发电量碳排放量低于100

      来源:中国核工业2021-11-17

      作为近零排放的清洁能源,核能需求开始放量,这将为天然铀生产和铀资源开发提供良好的市场空间,天然铀价格上涨预期增强。从国际看,大部分有核国家正采取积极行动,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二是短期内核电业主的采购敞口较小。据uxc估计,未来两年全球核电业主仅有2000~2500万磅(7700~9600吨)的敞口需求,占未来两年全球核电天然铀需求量(中情景)的5%~7%。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9-24

      其次是控制煤电,实现电力系统的近零排放。...从资源依赖转向技术依赖国际能源署(iea)于今年6月发布的《全球能源行业2050净零排放路线图》指出,到2050年,全球近90%的发电将来自可再生能源,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合计占近70%,其余大部分来自核电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9-24

      其次是控制煤电,实现电力系统的近零排放。...从资源依赖转向技术依赖国际能源署(iea)于今年6月发布的《全球能源行业2050净零排放路线图》指出,到2050年,全球近90%的发电将来自可再生能源,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合计占近70%,其余大部分来自核电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1-09-08

      据预测2025、2030年风光总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9.5亿~11.3亿千瓦、14.1亿~18.5亿千瓦(远超过国家规划目标12亿千瓦);如果充分挖掘水电、核电、气电等大型可控型电源后,常规煤电容量为12...实现脱碳难度较大,且电力部门是最容易实现“碳中和”目标的碳减排重点部门,因此,在工业部门(除电力、建材)、建筑部门、交通部门减排进展将滞后于全国“碳中和”整体进度的情况下,电力部门应争取2050年之前实现近零排放

      来源:《中国科学报》2021-06-28

      核能作为近零排放的清洁能源,被认为具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并将保持较快的发展态势。铀作为核反应的主要燃料,是核能发展的重要因素。...马红娟对《中国科学报》说,受核电发展规划影响,我国核电发展较快,但铀资源对外依存度过高,近80%依靠进口,到2035年将达到90%以上。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1-06-24

      到2050年,近90%的发电来自可再生能源,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合计占近 70%,其余大部分来自核电。《路线图》认为,从全球范围看,不应再对化石燃料供应增加新的投资。...到2050年,能源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温室气体近零排放,这是一个关键而艰巨的任务。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1-04-20

      “中国能源报” id:cnenergy 作者:朱学蕊 赵紫原)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当天发布的《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1》指出,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我国能源电力系统清洁化、低碳化转型将提速,核能作为近零排放的清洁能源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