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极星电力网2024-09-26
以数字驱动的方式实现综合能源数据采集,业务可视化,管理可视化,智能应用,管理驾驶舱及移动应用等一体化可视化管控,保障了发电侧,用电侧,储能侧的智能调度。这背后,离不开美的集团的强大支撑。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3-07-25
嘉元科技表示,公司本次拟开展储能新业务,拟以自有资金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新公司的产品切入点为用电侧储能中的家庭户用储能和工商业用储能,系统主要包括光伏组件、光伏逆变器、风力发电机(放在后续阶段产品规划)
来源:朗新研究院2023-02-02
依托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成果,推动现货市场形成实时供需价格信号在市场主体之间传导,运用市场机制,引导发电侧、用电侧、储能侧的资源通过虚拟电厂方式参与电力平衡,大幅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保障能力,促进新能源消纳
来源:海博思创2023-01-09
1月8日,在国家“十四五”新能源大基地建设重镇之一鄂尔多斯,亿利洁能与海博思创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在电化学储能整站集成、项目建设运维和电网服务技术以及物理储能研发等方面开展合作,并开启换电重卡和大工业园区用电侧储能新业态
来源:北极星风力发电网2022-11-18
除发电侧的新能源资产外,在电网侧、用电侧、储能端也存在诸多其他形式的新能源资产。...2021年12月底,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总装机容量超1060gw,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45%,其中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超328gw,占全国电源总装机比例约13%,在役风机机组数量超过15.5万台,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约
来源: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2021-05-25
接下来跟大家汇报一下今年投融资专委会要做的事情,首先是关注新能源和储能的并网。第二是调频、调峰、辅助服务。第三是用电侧储能。还有一块建议大家关注清洁供热。...还有就是在用电侧,中国现在每天差不多是用200亿度电,包括了各种工业、商业、生活用电,未来按欧阳院士的预测,中国保有3亿辆电动车,我们觉得是个大概率事件。
来源:能源评论·首席能源观2021-04-15
国信证券则直接测算了我国的储能市场空间:到2025年,我国大部分地区用电侧储能可实现平价,储能市场空间或达6500亿元;到2030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光储结合可实现平价,储能市场空间可达1.2万亿元以上。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12-02
因此,发展储能非常必要。是什么困住了储能发展发展储能虽有必要,但安徽储能发展并不顺利。当前,用户侧储能主要的盈利模式是峰谷套利,由于当地工商业及其他用电峰谷价差较小,用电侧储能难以通过峰谷差盈利。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0-05-13
继电网侧储能之后,用电侧储能引发业内瞩目。那么,用电侧梯次利用电池储能项目如何凭借前瞻性布局分羹市场“蛋糕”?
来源:新华网2020-04-27
中国电力技术市场协会储能设备技术专委会秘书长郭云高表示,比较而言,用电侧储能更值得关注,其不仅可以享受现有储能产业的所有政策,还可以为用电侧提供附加价值。
来源:中国能源报2018-12-26
因此,电力储能项目的价值应该放在整个电力系统的角度来评价,其接入点应该统筹考虑,优先考虑从用电侧接入。鼓励和支持发电企业在用电侧建立储能系统,并根据其建设的储能容量增加其发电机组的上网电量,值得探讨。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独家)2018-11-13
用户侧储能面临挑战 峰谷价差仍是主要赢利点目前,用户侧储能盈利的商业模式最主要是峰谷差价,除了峰谷差价外,电力管理、电能质量、减少用电损失,也都是用电侧储能的盈利点。
来源:能源杂志2018-07-23
」目前,储能大都集中在一些细分领域,比如用电侧储能,大都集中在峰谷价差较高的北京、上海、江苏、广东等地区。...但是由于用电侧峰谷价差带来的收益回报不是特别理想,所以目前主要是部分技术厂商采取投资加运营的模式,对投资要求不高,又可以自己运营,将一些风险消化在整个体系中。
来源: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2017-06-09
双方以gcl将向c&d采购1.68gwh铅碳电池产品达成一致,以供发电侧及用电侧储能之用,协鑫集成与上海西恩迪将发挥各自优势,资源共享、互利共赢,在广泛交流产品技术及系统集成经验的同时,共同开发储能在发电侧及用电侧使用的铅碳电池产品并进行相关储能项目的市场开拓
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2016-06-14
(2)配电侧储能:通过电力储存建设微电网,打造智能城市,实现能源互联和能源管理。(3)用电侧储能:光伏+储能+电动汽车+智能家电+远程控制+无线通讯技术,用户只需通过移动app进行全方位的能源管理。
来源:全景网络2015-03-27
能源互联网将带来更加低碳、便利的和谐生活,使得社会运转更加安全、高效,电能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也将改变,甚至改变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投资建议行业重点方向围绕核心技术展开,我们认为需求增速高到低依次为:虚拟电厂技术;电源及用电侧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