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电氢转换”相关结果259

      来源:央广网2024-06-26

      据了解,这套转换装置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今后该技术有望进一步应用于冶金、化工等行业领域,转换规模将提升百倍,拓展到万千瓦级。“双碳”目标的提出,使氢能产业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

      来源:人民日报2024-06-04

      19世纪后,氢燃料动力火箭把人类带入瑰丽的太空,氢燃料电池技术的出现则让“氢—电”直接转换成为可能。...因为地球上的氢元素只占地球总质量的0.76%,其中氢单质,也就是氢分子的赋存更是极其稀少,所以人类无法像勘探开采石油和煤炭那样轻易找到“氢矿”,而要通过科技手段来制取氢气。

      来源:中国能源网2024-05-16

      为破解工业园区可再生能源消纳并网、综合能源高效转换、园区内能源灵活调度和形成持续自运转的市场机制难题,项目以钱塘格力电器工业园区为试点,探索出“氢量级”工业园区绿色智慧用能改造新模式,聚合风、光、电、氢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4-10

      2023年,南方电网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联合高校、研究机构及头部企业共同组建“国家能源电氢协同低碳技术研发中心”,重点围绕高效电解制氢、高安全储氢、灵活转换及氢能综合利用等“卡脖子”问题,开展核心技术攻关

      来源:中国电工技术学会2024-03-28

      本标准适用于35kv 及以下电压等级、以水电解制氢装置为转换单元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氢电耦合微电网效能评价。...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主要引用的文件主要包括:gb/t 12325 电能质量 供电电压偏差gb/t 15945 电能质量 电力系统频率偏差gb/t 19774 水电解制氢系统技术要求gb/t 24499 氢气、氢能与氢能系统术语

      来源:南方电网报2024-03-26

      一年前,南方电网公司在这里首次实现了固态氢能并网发电,绿电与绿氢灵活转换,标志着氢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新能源发电多的时候,可以通过“电—氢”转化,制成氢存起来;等到新能源发电不足时,再通过“氢—电”转化,进行电能供应。

      共享绿色能源新机遇 共创绿氢时代新未来—2024绿氢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成功召开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4-03-25

      电氢协同不仅涵盖了电能的转换、传输、分配和利用,还涉及氢能的制取、储存、运输和应用等全过程。其核心在于将电能与氢能相结合,形成一种高效、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利用方式。...构建“电-氢”耦合体系可以在稳定电力系统同时,也可以通过绿色能源以氢的形式向新型能源系统拓展,在难以通过直接电气化实现降碳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3-14

      三是聚焦经济高效,推动电、氢、气、冷、热等多能互补、灵活转换,推进各类资源集约化利用,促进全社会节约用能、高效用能、绿色用能。

      考虑碳交易机制与氢混天然气的园区综合能源系统调度策略

      来源:中国电力2024-03-12

      alk实现电能到氢能和热能的转换。一方面,alk生产的氢气不仅可以满足园区氢负荷,也可以混入天然气中形成氢混天然气为gt提供燃料;另一方面,alk制氢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可通过he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3-06

      示范工程投产后,高温气冷堆将进一步向“氢、汽、水、热、电”五大细分目标市场进军。...卢铁忠:高温气冷堆具有固有安全性、设备国产化率高、反应堆出口温度高、热电转换效率高、模块化建造、适应中小电网和用途广泛等优势。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4-01-30

      在消费端不仅可以与已有的天然气消费方式融合,还能与新能源氢—电协同,以“天然气+氢能+可再生能源”的组合成为用能终端降低碳排放的解决方案。...氢与电类似,都可以用多种原料生产制备,都是理想的能量载体。但和电难以储存的性质不同,氢能可以稳定储存和运输,且可以与碳和氮等其他元素结合制成高效的氢基燃料。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01-29

      氢电耦合等方式可推动形成煤油气、电热氢等灵活转换、多元互补的现代能源体系。...氢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存在三种主要应用形式:一是通过电解槽把电变成氢之后,以氢或氢基能源的形式储存起来,再通过燃料电池发电;二是把氢和煤/天然气掺烧,国内已经有小规模示范;三是把氢制成氨或易于储存的甲醇,用作原料或者燃料

      来源:上海科技2024-01-19

      据介绍,该项目采用风电、光伏新能源发电与网电耦合,配置转换效率高的igbt电源、2~300nm/h pem电解槽与1.5mw系统测试平台,后端配置储氢罐以及30kw氢燃料电池系统,并采用一键启停、无人值守以及远程移动端监视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12-25

      氢储能缺点在于涉及电制氢、氢储运和氢发电等环节,全过程转换效率低,并且氢属于易燃易爆品,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但目前来看,氢储能是解决未来系统跨月跨季平衡调节问题的主要举措,亟需大力推进。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12-22

      山东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中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全球首台、电从海上来!...“要科学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促进水风光氢天然气等多能互补发展。”“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园区综合能源系统低碳发展路径与评价研究

      来源:IESPlaza综合能源服务网2023-12-19

      在控制方面实现以电能为主媒介的“冷-热-电0氢”多种类、多形式能源供给,实现各类能源形式的统一计量以及精准、足额送达。...在控制方面实现冷-热-电气能源流的协调统一控制,以及不同能源形式的无缝、快速转换

      来源:溧水发布2023-12-12

      随着绿氢在化工、交通领域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作为电-转换的媒介——“电解槽”迎来发展风口。...该产品定位于更安全的制氢电解槽,采用成熟的设计工艺,结合化工工程设计理念,具有单槽产氢量高、产氢纯度高、直流能耗低,以及高安全、高电密、高智能等多种显著优势,电耗仅为4.3kwh/nm3h2,电流密度可达

      产能3GW!阳光氢能智能制造中心今日开工

      来源:阳光氢能科技2023-11-28

      在阳光电源领先的清洁电力转换技术和遍布全球的新能源业务支持下,阳光氢能掌握转换核心技术,卓越产品及交付服务赢得海内外客户认可。

      中国电科院李红涛:氢能规模化发展破解新能源消纳解题

      来源:北极星氢能网2023-11-03

      现在新能源发电的成本,目前主要还是依靠光伏和风电,弃光和弃风的电能来制氢。用电制氢,氢再转成电,这个环节还是有很大的损耗的。在氢能发展方面,氢能发电经历了四个热潮。...氢能的规模化发展为新能源的消纳缓解了一定的压力,氢能将驱动全球能源低碳转型。

      来源:中国电力报2023-11-01

      二是能量流集成电供能方面,推进炼化工业(再)电气化技术设备的研究与应用,重点围绕电热转换技术推广应用...另一方面,炼油企业逐步引入变革性技术实现绿色低碳的化工过程,如电合成乙烯、电合成氨等工艺,不仅可降低碳排放,还能催生出一系列新的产业链和市场机会。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