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强度”相关结果983

      来源:能源新媒2025-02-11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煤炭是碳强度最高的化石燃料,其发电量略高于全球发电量的三分之一。该报告主张迅速扩大低碳能源的规模,并制定强有力的政策逐步淘汰煤电,以此作为更广泛的清洁能源转型的一部分。

      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5-01-03

      持续探索提升特色碳排放统计核算水平,完成新区218家规上工业企业碳核算,按照碳强度表现将企业划分层级,精准识别项目减碳效果和气候效益,为企业获取金融服务提供减碳数据支撑。

      来源: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25-01-03

      持续探索提升特色碳排放统计核算水平,完成新区218家规上工业企业碳核算,按照碳强度表现将企业划分层级,精准识别项目减碳效果和气候效益,为企业获取金融服务提供减碳数据支撑。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2024-12-31

      向更清洁、碳强度较低的能源转型是真实的,但石油和天然气不会很快消失。这听起来可能像是一个矛盾,但它更像是一个客观描述。“气候

      来源:考克利尔竞立2024-12-27

      相较于传统燃料,该工厂生产的超低碳强度电子甲醇排放将低至8.7gcoe/mj,二氧化碳当量排放可降低91% ,预计每年减少约2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种植13000个足球场大小的森林,为工业脱碳开辟了更多途径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2024-12-18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 作者:e small data)“我们正在与其他大型工业公司合作,迅速部署一个解决方案,以提供高可靠性和低碳强度的电力,以满足人工智能计算能力日益增长的需求。”

      国际报告 | 绿氢质量基础设施(QIforGH2)路线图

      来源:风能专委会CWEA2024-11-27

      例如,这包括对产品的碳强度和能源发电特征的认证。在大多数国家,这一层面的许多具体的质量基础设施服务仍在开发中或还尚未存在。

      来源:国家电网报2024-11-26

      在北京市海淀区城市大脑智能运营指挥中心,海淀供电公司科技数字化中心员工依托智慧能源城市大脑的“电力看双碳双控”板块,精准开展碳强度控制测算等工作,为政府部门制订减碳决策提供数据支撑。...浙江省作为我国的经济大省之一,工业领域能耗强度较大。2021年,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在湖州试点牵头开发工业碳效码1.0,联合政府部门科学制订计算与分级标准,赋码体现碳效等级。

      449家企业1.79亿吨 湖北省发布2023年度碳排放权配额分配方案

      来源:湖北省生态环境厅2024-11-13

      企业年度初始配额=2023年实际产量×历史碳强度值×行业控排系数×市场调节因子其中,历史碳强度值为企业基准年间碳强度的加权平均值,基准年选取见附件1-3。行业控排系数见附件1-2。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4-09-24

      指导中部地区落实碳强度控制目标要求,开展低碳城市、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支持湖北建设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机构。三、持续深化大气污染治理(四)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北京朝阳:鼓励用电大户、区属国企、重点产业园区、既有绿电交易主体主动消纳绿电

      来源:北京市朝阳区生态环境局2024-09-02

      朝阳区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碳强度下降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协同推进取得明显成效,“城市生态大脑”助力减污降碳不断加强,在环境治理、能源、交通、绿色消费、城乡建筑等重点领域形成一套完善的、具有朝阳区特色的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模式

      来源:国际能源小数据2024-08-20

      ——中国的碳强度(单位gdp排放量)仅下降了5.5%,低于实现2025年国家强度目标所需下降的7%。——与去年同期相比,中国道路上电动汽车数量的增加使运输燃料的需求减少了约4%。

      来源:中国石油石化2024-08-20

      《展望》预测,根据当前风能和太阳能发展趋势即“当前路径”分析,发电的平均碳强度比预期下降了60%;“净零情景”下,电力部门到2050年将成为负排放的来源。

      深圳市发布2024年度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案

      来源:深圳市生态环境局2024-08-15

      4.港口码头行业根据重点排放单位年度目标碳强度、年度吞吐量确定年度配额,计算公式为:年度配额 = 年度目标碳强度×年度吞吐量5.平板显示、信息化学品及其他专用化学品行业根据重点排放单位年度目标碳强度、年度产品产量确定年度配额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2024-08-05

      一、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不断创新和强化制度供给我国统筹实施能耗双控和碳强度控制制度,支撑节能降碳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

      来源:中能传媒研究院2024-07-19

      现阶段,全国碳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其运行旨在降低所覆盖设施生产活动的碳强度,而非减少碳排放总量,其本质是一种可交易的绩效标准(tradable performance standard, 简称tps)。...此外,tps不仅鼓励企业提高能效水平,而且其净税收效应仅存在于排放强度超出基准值的企业,因此对产品价格和产量的影响相对较小,更符合我国国情。

      来源:中国石化报2024-06-26

      考虑到氨和运输因素,这些绿氢项目的碳强度不仅会超过欧盟的标准阈值,还可能达到甚至超过同一国家的蓝氢项目。...能源公司和其他市场主体应寻求降低绿氢产业链碳排放强度,以更好地实现绿氢的市场化开发和供应。真正的绿氢碳强度极低,仅为蓝氢的二十分之一,灰氢的五十分之一,以及棕氢的百分之一。

      来源:深圳市生态环境局2024-06-25

      第十四条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行业发展情况、行业基准碳强度等因素确定重点排放单位的年度目标碳强度,采用基准法、历史法进行配额预分配,并核定实际配额。

      来源:深圳市生态环境局2024-06-21

      第十四条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行业发展情况、行业基准碳强度等因素确定重点排放单位的年度目标碳强度,采用基准法、历史法进行配额预分配,并核定实际配额。

      来源: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2024-06-21

      据介绍,根据对图例中表示发电量或负荷量节点的大小,和表示厂站节点实时碳强度的颜色,以及表示线路上碳强度转移的方向这张“电碳一张图”的分析,发现天津宁河、静海等地区的光伏等新能源出力较大,向外提供绿色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