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排放权管理”相关结果1636

      来源:深圳市生态环境局2024-06-21

      第十一条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定期组织开展碳排放单位筛查,确定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对名单实行动态管理,并向社会公布。...第二章 分配与登记第十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单位,应当根据管理实际列入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参加本市碳排放权交易:(一)基准碳排放筛查年份期间内任一年度碳排放量达到三千吨二氧化碳当量以上的碳排放单位;(二)市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确定的其他碳排放单位

      来源:中国华电2024-06-20

      华电碳资产公司于全国碳市场开放前夕成立,成立当年即实现了在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期100%履约、全国首笔使用ccer抵销配额清缴、集团首笔使用全国碳排放权质押融资业务“三个首次”开门红。...”电力发展规划》“子课题”研究工作,为全国首届碳排放管理员职业技能竞赛提供技术支撑,成功承办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中国角”边会活动,公司荣获“全国碳市场2022年度优秀市场服务及管理实践企

      来源:长治市生态环境局2024-06-19

      有效利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落实国家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要求,及时纳入相关重点行业,以市场化的方式激励企业节能降碳。鼓励开发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到2030年,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健全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强化生态环境差异化精准管控,持续推进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在政策制定、环境准入、园区管理等领域的应用,为发展“明底线”“划边框”。

      来源:武大发布2024-06-17

      邵新宇强调,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碳中和工作,高质量建设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目前,中碳登管理全国2533家企业、全球规模最大,成为全国碳市场“底层数据库”。...钟发平强调,碳中和研究院将依托武汉大学在基础理论研究和基础应用研究方面的优势,在低碳能源技术、碳足迹管理技术、碳感知技术、碳减排与节能技术、碳中和法治保障等五大领域开展前沿研究,并将聚焦碳中和关键技术、

      来源:肇庆市人民政府2024-06-13

      积极引导重点用能企业加入全国碳排放权和全国用能权交易市场。...面向园区双碳管理,形成园区多种可再生能源与多种综合能源单元的协同互济,实现园区综合能源体系的整体运行管控与智能优化调度,加速推动园区达成碳达峰碳中和发展目标,将肇庆高新区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碳达峰、碳中和

      来源:吉林省人民政府2024-05-29

      聚焦细颗粒物污染防治,以秋冬季为重点时段,以供热燃煤污染治理、秸秆处置、扬尘精细化管理等为抓手,加强中部城市联防联控,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完善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推动扩大碳排放权交易行业覆盖范围。实施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持续推进重点领域碳中和路径、机制、科学技术和标准规范研究。

      来源:中共福建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2024-05-28

      支持金融机构将碳表现纳入授信管理流程,聚焦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总量、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四个指标,综合生态环境部门企业碳账户、项目碳评等情况,在定价和授信额度等方面给予适度倾斜,设置绿色信贷尽职免责机制...近日,福建省多部门发布关于福建省金融支持绿色低碳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力争“十四五”期间,全省绿色贷款年均增速不低于25%,全省绿色上市公司数量稳步提升;初步建成集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资源和碳排放权

      来源:中共福建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2024-05-28

      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优化贷款额度测算、利率定价、保费定价等管理流程,逐步提升绿色建筑贷款在建筑业贷款比重。...国务院关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着力健全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力争“十四五”期间,全省绿色贷款年均增速不低于25%,全省绿色上市公司数量稳步提升;初步建成集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资源和碳排放权

      考虑电力行业碳排放的全国碳价预测

      来源:中国电力2024-05-27

      准确预测碳价,既能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更好的参考指标,也能助力企业更有效地管理碳资产和碳金融风险。...交易支持系统中,全国碳市场采用“双城模式”,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负责运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平台,由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负责运行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平台。

      来源: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2024-05-24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度上海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发放的通知,详情如下: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度上海碳排放配额有偿竞价发放的通知根据《上海市碳排放管理试行办法》(沪府令〔2013〕10...56903000-6023weishutian@cneeex.com(二)竞买人应确保已成功安装上海碳排放现货交易系统客户端,客户端下载请登录“上海环交所官方网站/碳排放交易/服务/交易客户端下载/上海碳排放权现货交易系统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2024-05-21

      出台了新能源的管理、建设、上网等20多项政策措施,开展了用能权、碳排放权等改革,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益,构建了新能源转型发展的制度框架。第二个方面,以技术创新助力能源转型发展。

      来源:中国能源报2024-05-20

      全面丰富监管体系修订后的《办法》明确了电力市场监管主体与监管对象,优化调整电力市场监管内容,细化电力市场规则管理,创新电力市场监管措施与手段。...各项改革重点任务有序推进,在政策改革、现货市场试点建设、绿色电力交易、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等改革热点问题上也取得显著成效,电力市场化改革步入整体优化提升的全新阶段。

      来源:上海市生态环境局2024-05-17

      机构及主要技术负责人近三年内承担过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核查、本市或其他碳交易试点省市的碳排放核查项目;或承担过温室气体控制和管理、碳排放核算等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课题或项目。...具有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明确保密管理、核查人员管理、核查活动管理、核查文件和记录管理、申诉、投诉和争议处理、不符合及整改措施处理以及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等相关制度。3.

      来源:国能(福州)热电有限公司2024-05-17

      本次核查是《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实施以来,开展的首次年度核查,较以往核查重点更加突出,数据链完整性要求更高,台账管理要求更加精细、规范。核查期间,核查组围绕现场核实和资料交叉核验两条主线展开。

      2023年国网江苏电力碳绩效责任报告:江苏虚拟电厂“发电”能力超过200万千瓦

      来源:苏电牛思2024-05-16

      碳资产,顾名思义,是指以碳排放权、碳排放配额等为核心的一种资产形式。简单而言,就是碳排放权的量化表达了,它不仅是一种经济资产,更是环境资产。...近年来,国网江苏电力积极发挥电网资源优化配置平台作用,与政府、社区、企业、居民等相关方共同行动,完善碳管理体系建设,加强节能减排管理,推动全社会节能提效,勇当能源绿色转型“先行者”。

      关于开展重庆市2023年度纳入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核查及复查工作的通知

      来源:重庆市生态环境局2024-05-15

      》(国务院令第779号)、《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生态环境部令第19号)、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2025年发电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环办气候函〔2023〕...详情如下: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关于开展重庆市2023年度纳入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核查及复查工作的通知有关区县生态环境局、两江新区分局,市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中心,有关重点排放单位,有关核查机构:按照《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来源:河北省人民政府2024-05-15

      完善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政策。加强城镇开发边界管控。严格管控河湖水域岸线空间,优化海洋空间功能布局。加强自然岸线保护。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到2027年,全省风电、光伏发电并网装机达到13700万千瓦;到203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进一步提高。

      来源:河北省人民政府2024-05-14

      完善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政策。加强城镇开发边界管控。严格管控河湖水域岸线空间,优化海洋空间功能布局。加强自然岸线保护。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到2027年,全省风电、光伏发电并网装机达到13700万千瓦;到203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进一步提高。

      “电-证-碳”市场交易机制协同发展路径探索

      来源:朗新研究院2024-05-14

      三个市场间政策机制、管理运作、交易体系等截然不同,但从电力行业而言,火力发电必然伴随着碳排放,清洁能源发电会产生环境价值,电力行业作为媒介,可以利用电力市场化调节机制推动三个市场实现链接。...图1 绿电、绿证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概括表从三个市场建设的目的及相关关系来看,绿电、绿证市场建设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电力用户为可再生能源消纳作出贡献,增强市场主体参与可再生能源建设意愿;碳市场则是以较低成本实现特定减排目标的政策工具

      来源: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4-05-09

      开展碳计量数据质量分析评价、安全可信共享和标准化等技术研究,为碳排放“双控”、用能权核查、碳排放权核查等专项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推动碳计量数据共享与应用。(四)开展能源资源及碳计量设备测试校准服务。...紧密结合产业和重要社会管理领域绿色发展对计量管理的需求,提供能源审查、节能监测、节能评估、节能量审核、能耗限额对标、能效检测、节能规划等节能技术服务。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