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
      北极星为您找到“碳通量数据”相关结果40

      来源:中国石油报2024-01-24

      新疆油田实验检测研究院先后攻克了“缺数据、缺仪器、缺方法”三大难关,建立了天然气场站激光甲烷监测、固定顶罐呼吸气监测、涡度相关通量监测、二氧化碳注入与采出检测4类油气田碳排放源监测技术,为油气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强度提供了可量化

      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系统技术|上海市科学技术奖

      来源:上海科技2023-10-09

      获取了中国碳卫星首个全球通量数据集。证明了我国碳卫星可对碳源汇分布进行定量监测。使我国在大气二氧化碳监测方面跻身国际前列。...数据同化实现了对碳源汇定量估算,成果在《nature》《science bulletin》发表。02 “碳排放”有了中国数据“持家先要有账本,这个‘账本’就是我们自己监测到的碳排放量。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3-08-11

      平台采用了“双塔移动通量观测平台”的创新设计,通过在两座山峰之间搭建观测塔,并利用钢索索道使观测设备能够跨越山谷进行观测,实现24小时不间断的观测。...此外,该平台还开展了臭氧、挥发性有机物等大气化学成分通量观测,并建设多源、长期的数据集,探究大气化学成分交换过程的机理。这将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价值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3-05-29

      进一步完善碳监测技术指南和标准规范,为开展碳排放监测、通量监测、环境浓度监测打下更扎实基础。三是强化监测法精准支撑。加快突破流量监测等碳监测关键技术,提升利用监测数据校核核算数据的科学性。

      来源:生态环境部2023-05-29

      进一步完善碳监测技术指南和标准规范,为开展碳排放监测、通量监测、环境浓度监测打下更扎实基础。三是强化监测法精准支撑。加快突破流量监测等碳监测关键技术,提升利用监测数据校核核算数据的科学性。

      来源:中国环境2023-05-15

      在生态通量监测方面,目前,上海市共有11个通量观测塔,其中湿地类型6个,林地类型3个,农田系统1个,大学城1个,为生态通量监测提供了数据基础。

      来源:中国环境2023-05-06

      在生态通量监测方面,目前上海市共有11个通量观测塔,其中湿地类型6个、林地类型3个、农田系统1个、大学城1个,为生态通量监测提供了数据基础。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03-16

      项目主要工作目标之一,就是开展面向高时空分辨率、广域覆盖、高精度的“星空地”碳浓度与通量监测技术研发,通过空天信息技术助力“双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通过在典型区域和行业开展业务化运行和应用示范,规范碳排放计量监测领域的业务流程、明确数据核算方法,推动相关环节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傅伯杰:加强生态系统管理 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刊2022-12-13

      2 中国生态系统管理的气候减缓潜力基于文献、清查数据、遥感数据、公共数据库和政策文件,我们评估了中国生态系统多路径管理的气候变化减缓能力。...从长远来看,如果对生态系统不加干预,气候变化会逐渐减弱全球生态系统的韧性,降低其固碳和储碳能力。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来源:董战峰2022-12-01

      之后,地面观测数据逐渐积累,卫星遥感资料、通量观测技术和各类模型逐渐被应用和发展,推动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多数据源、多手段的综合应用。...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学者逐渐对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主要组分和相关参数开展了野外调查和监测,并将研究范围从样点尺度扩展至区域和全国尺度。

      来源:中国环境2022-11-25

      特别是近年来,安吉依托丰富竹林资源,不断探索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与路径,积极与浙江农林大学森林碳汇核心团队开展合作,从建立竹林通量观测系统到发布竹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再到开发竹林经营碳汇项目,积累了大量的科研数据和科技成果

      来源:新华社2022-11-25

      11月24日,由第二次青藏科考队“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碳循环”科考分队自主研发的“贡嘎”大气碳反演系统日前通过“全球碳计划”认证,为国际碳收支评估提供中国系统与中国数据

      来源:中国政府采购网2022-09-27

      备注:标项二标项名称:杭州森林通量监测系统建设项目数量:1预算金额(元):2000000简要规格描述或项目基本概况介绍、用途:杭州森林通量监测系统建设项目,主要包括:1.货物采购、安装服务。

      来源:江苏省生态环境厅2022-07-26

      此外,在苏州市吴中生态环境局和苏州市吴中环境监测站的大力支持下,省环境监测中心联合仪器设备供应商依托山顶现有钢结构塔完成了部分通量、生态系统及土壤参数观测设备的安装调试,将于近期启动野外在线观测试验。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6-10

      利用对全球二氧化碳浓度观测资料和中国气象局6个二氧化碳浓度观测站数据进行数据同化,计算我国通量的时空分布,揭示了之前被低估的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开展了基于我国碳卫星的全球通量计算,获得了我国首个碳卫星通量产品

      来源:中国环境报2022-06-09

      在生态系统碳汇方面,总站完成了近两年高分辨率全国生态类型数据收集,并实现逐年更新,为“十四五”期间碳监测评估提供基础数据保障,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基于生态系统生物量监测—通量观测—遥感监测的生态系统碳源汇立体监测体系

      930万!广州市碳达峰、碳中和温室气体监测网络构建项目招标

      来源:北极星碳管家网2022-04-18

      根据招标文件,目前广州市缺乏温室气体的立体化协同观测手段,尚未建成区域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网络和精准的碳源汇数据库,缺乏区域碳源汇理论框架,未能为制定产业碳排放调控政策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和数据支撑,因此深入开展广州市温室气体监测网络构建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2-03-18

      回复文章第一作者、中科院大气所王婧博士表示,在未来国别通量估算中需要考虑化学传输模式误差的影响,但影响程度还需进一步评估。...同时,美国轨道碳观测卫星(oco-2)最新第10版数据的计算结果也支撑这一结论。

      来源:能源杂志2022-02-15

      例如abb公司于2021年7月推出了全方位温室气体监测解决方案,其系统包含高精度温室气体浓度分析仪、温室气体通量分析系统、稳定同位素分析仪(碳同位素、氮同位素、水同位素)、分布式中精度co2、ch4温室气体分析仪

      来源:能源杂志2022-02-15

      例如abb公司于2021年7月推出了全方位温室气体监测解决方案,其系统包含高精度温室气体浓度分析仪、温室气体通量分析系统、稳定同位素分析仪(碳同位素、氮同位素、水同位素)、分布式中精度co2、ch4温室气体分析仪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