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碳卫星最终要实现全球观测,需要卫星平台实现灵活的观测模式,充分发挥载荷。团队设计了陆地和海洋耀斑2种与载荷系统设计紧密耦合的观测模式,实现了高信噪比观测,观测信号能量比美国OCO-2卫星提高了1倍。设计并实现了对日、对月、对TCCON站等9种定标方法--观测姿态多变如同跳华尔兹,将仪器物理变化过程和线型参量化模型融入至XCO2反演所采用的全物理反演模型当中,实现了光谱定标精度达0.7皮米,辐射定标精度优于0.9%,支撑了中国碳卫星XCO2和SIF高精度反演精问题。
当然,仅实现高信噪比观测和高精度定标是远远不能完成使命的,要想获取高精度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数据,还是进行反演同化,而二氧化碳反演同化精度受温度、气压、大气散射等多因素影响,相比传统水汽15%、湿度廓线10%的反演精度要求,CO2精度需要优于0.5%。项目创建了国内首套多要素耦合的二氧化碳全物理反演算法;并建立了首个碳卫星同化模型。实测数据表明,碳卫星反演精度达到了1.47ppm,远高于科技部提出的4ppm的任务书要求,优于日本GOSAT,与美国OCO-2卫星相当。数据同化实现了对碳源汇定量估算,成果在《Nature》《Science Bulletin》发表。
02 “碳排放”有了中国数据
“持家先要有账本,这个‘账本’就是我们自己监测到的碳排放量。碳卫星从研制、发射、到在轨应用、持续、高质量产出多项成果。填补了我国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空白,获取了我国首幅全球高精度二氧化碳分布图,反演精度1.47ppm。
得到我国首幅高精度全球植被叶绿素荧光分布图,技术指标国际领先,可用于精确估算全球植被光合生产力,被美国科学院院士列为国际上5种产品之一。
获取了中国碳卫星首个全球碳通量数据集。证明了我国碳卫星可对碳源汇分布进行定量监测。使我国在大气二氧化碳监测方面跻身国际前列。
03 科学、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碳卫星为国际气候与环境研究贡献了中国数据,科技部在第14届和15届GEO大会分别宣布碳监测数据和叶绿素数据全球共享,先后为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数十个国家用户提供了12.99TB的数据。技术引领方面,碳卫星实现了我国天基碳监测技术“0-1”突破。促进了我国天基碳监测体系建设,推动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下一代碳卫星项目部署,团队已经获得了科技部下一代碳卫星项目支持,正在开展我们下一代碳卫星研制。科学推动上,碳卫星验证了天基能够实现1ppm左右的大气二氧化碳监测能力,近期大气所团队唐山区域天基碳监测成果进一步证实了碳排放监测能力,为支撑双碳战略奠定了科学基础。碳卫星技术已应用于夸父一号、创新X科学实验卫星、齐鲁商业碳卫星星座等任务,获得直接经济效益3.4亿元,经济效益显著。同时,国际地球观测组织和欧空局分别将碳卫星纳入其合作计划,提升了我国在全球碳监测领域话语权。
碳卫星开创了我国天基二氧化碳监测的先河,建立了全链路技术体系和系统方法,为我国天基温室气体高精度监测和反演同化奠定了技术基础,支撑了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提升了我国在全球碳监测领域的话语权。后期,团队将继续在碳监测领域。
在“双碳”形势下,团队围绕加强我国天基碳监测能力,增强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中的知情权、话语权、主动权和主导权,推动基于下一代碳卫星的天基碳监测新方法、新技术、新能力的突破,完善我国天基碳监测体系,形成我国各省区和重点行业、重点排放源的高效监测能力,支撑碳核查和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为实现中国2030“碳达峰”与2060“碳中和”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7月25日,由生态环境部牵头的大气环境监测卫星在轨投入使用,标志着全球首颗具备主动激光二氧化碳探测能力的卫星在北京正式交付。生态环境部、中国气象局、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学院等相关单位共同签署了卫星《在轨投入使用证书》。此外,由生态环境部参与研制的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一并投入使用。两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悉,科学家利用我国碳卫星(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实现定量识别和计算城市二氧化碳排放,对于更加精准监测人为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由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团队与国际合作者共同完成,相关成果25日在学术期刊《大气科学进展》发表。全球二氧
根据生态环境部工作部署,为落实《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环办监测函[2021]435号)要求,加强温室气体监测量值溯源体系建设,支持试点城市监测评估试点工作,保障重点温室气体监测数据准确可比,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编写了《环境空气二氧化碳高精度监测量值溯源技术要求(试行
根据生态环境部工作部署,为落实《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方案》(环办监测函[2021]435号)要求,加强温室气体监测量值溯源体系建设,支持试点城市监测评估试点工作,保障重点温室气体监测数据准确可比,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编写了《环境空气二氧化碳高精度监测量值溯源技术要求(试行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近日,国家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二氧化碳实验室设备采购中标结果公示,青岛琦晟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以202万元获得中标。据招标公告显示,此次采购共包括1套DIC分析仪/带同位素检测器、3台CO2/H2O分析仪、以及1台水下CO2测量仪。用于建设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临安保障基地二氧
“中国第一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中国碳卫星(TanSat)首个全球碳通量数据,助力中国双碳目标和全球盘点行动”透露,基于中国碳卫星的大气二氧化碳含量观测,研究团队利用先进的碳通量计算系统,已获取中国碳卫星首个全球碳通量数据集。
12月22日3时2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这是我国首颗、全球第三颗专门用于看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卫星。太空中怎么能看到二氧化碳?看到了二氧化碳又有什么用?这颗卫星还带了哪些高精尖科技?记者采访相关专家,揭开碳卫星的神秘面纱。12月22日3时22分,我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11月1日发布关于公开征求《浙江省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该办法适用于浙江省行政区域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包括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名录制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控制方案报送和审核,月度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信息化存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获悉,2024年9月,由中节能风力发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节能风电公司”)牵头起草的《风电场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指南》(T/CSTE0650-2024)团体标准顺利发布,标志着我国风电行业在温室气体排放管理领域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该标准的发布,为风电场温室气体排放的量化提供了统一和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西安市人民政府发布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2024年度完成A级、B级和绩效引领性企业不少于80家,完成238台燃气锅炉低氮燃烧深度改造任务,完成含喷涂工艺汽修企业面漆使用水性涂料替代不少于700家,完成25个重点项目。实施方案如下: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
9月14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水泥行业(CETS—AG—02.01—V01—2024)》等4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技术规范的通知。关于印发《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水泥行业(CETS—AG—02.01—V01—2024)》等4项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技术规范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
卓越的环保开关设备将全面摒弃六氟化硫(SF)气体的使用,该气体的潜在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4300倍,在大气中降解时间超过1000年日立能源EconiQ550kV断路器(左)及EconiQ420kV柱式断路器·电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超级温室气体”SF,该领域的SF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80%。·随着电力需求的急剧上升,和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地方标准《碳中和实施指南组织》,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本标准确立了组织碳中和实施工作的总体原则和实施流程,提供了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评价阶段和声明阶段的指南。适用于组织或组织的一部分实施碳中和,其他主体参照使用。总体原则为做出碳中和承诺或宣传的组织,宜优先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7月30日发布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本办法适用于安徽省行政区域内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监督管理活动。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办法(2024年7月26日安徽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零碳工厂评价规范》(征求意见稿),零碳工厂是指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内,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以年度为单位)生产、服务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按照二氧化碳当量计算,在自主减排的基础上,剩余排放量由核算边界外的减排项目清除,和(或)相应数量的碳信用抵消的工厂
5月29日,生态环境部印发《火电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自2024年7月1日起施行。文件规定了火电行业建设项目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工作流程、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详情如下:关于印发《火电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的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火电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规定了火电行业建设项目开展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的一般工作流程、内容、方法和技术要求。详情如下:关于印发《火电行业建设项目温室气体排放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
陕西省生态环境厅消息,陕西省全面启动2023年度碳排放核查工作。为进一步落实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部署,有序推进我省碳排放核查,大力提升碳市场数据质量管理效能。4月22日上午,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召开专题工作部署会,全面启动我省2023年度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工作。省厅应对气候变化处、省环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悉,科学家利用我国碳卫星(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成功实现定量识别和计算城市二氧化碳排放,对于更加精准监测人为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由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团队与国际合作者共同完成,相关成果25日在学术期刊《大气科学进展》发表。全球二氧
8月4日11时08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遥四十运载火箭,成功将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以及搭载的交通四号卫星和闵行少年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这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30次飞行。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是我国空间基础设施中切实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核
北极星碳管家网获悉,根据国家航天局消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预计将于8月上旬择机发射。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由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支持,聚力陆地生态系统“质量”和“品质”遥感,可在碳储量监测、生态资源详查、国家重大生态工程监测评价等方向上提供遥感监测服务,将提高我国应对全球
12月22日3时2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这是我国首颗、全球第三颗专门用于看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卫星。太空中怎么能看到二氧化碳?看到了二氧化碳又有什么用?这颗卫星还带了哪些高精尖科技?记者采访相关专家,揭开碳卫星的神秘面纱。12月22日3时22分,我
请使用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完成登录
姓名: |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
邮箱: | |
所在地区: | |
行业类别: | |
工作经验: | |
学历: | |
公司名称: | |
任职岗位: |
我们将会第一时间为您推送相关内容!